文/杨钰鸾 摄影/丘
潮州手拉壶的出现源于工夫茶在潮人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性,宜兴紫砂壶虽是明末清初潮州工夫茶冲泡器具的不二之选,然而昂贵的价格、普遍的需求,使得潮州人不得不想办法自创自己的茶壶。于是潮州手拉壶就出现了。
对手拉壶的简要认识当是其起源、老字号、泥料和制作这几个要素。对泥料和制作的认识,一方面有利于消费者对手拉壶的选购;另一方面,对炼泥、制壶等传统手艺的记录,是必要且有价值的。老字号则应当是手拉壶的最可贵之处,潮州“源兴号”、“安顺号”历经四五代一直没有中断过,如今他们的70后、80后、甚至90后后代,都还在埋头制壶。
老字号
目前潮州公认有据可查、有老壶传世的老字号为吴氏“源兴号”和章氏“安顺号”。
“源兴号”创立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创始人吴英武,因制壶备受肯定,人称“吴孟臣”。其作坊所在地,也因其制壶规模、名声而远近闻名,被称为“红罐铺内”。其后两代人都继续制壶经营此商号,直到解放后,私有成分瓦解,第三代传人吴锦永和第四代传人吴瑞深父子加入集体陶瓷厂,继续制作手拉壶。另一分支,同是第三代传人的吴锦河以源兴入股并入陶瓷四厂。如今第四代传人吴瑞深、吴瑞全在枫溪分别设有“源兴炳记”和“源兴号”店铺加工作室。
“安顺号”创立于清末,创始人章大得。过去,安顺号制作的壶在港台及一些华人聚居的东南亚国家销路很好。50年代,安顺号加入合作社,第三代传人章永添作为陶社技术员还曾到宜兴学习壶艺。其子第四代传人章燕明则进入枫溪美术一厂专事雕花、彩绘。或许正因其具备美术功底,因而从枫溪众多的制壶人、众多老字号传人中跳脱而出,其作品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备,在潮州手拉壶界,二者兼备者尚属稀有。
“源兴号”第五代传人吴培良制壶工作台
“源兴号”第五代传人吴培良制壶工作台
“源兴号”第五代传人吴培良制壶工作台
吴培良现场手拉的壶身壶盖
泥料
不少购壶行家都将制壶泥料当作选壶首要考虑因素,可见泥料之关键。它关系到壶的吸水率、气孔率等实用指标,关系到壶烧成后的质感,养壶后的润感。
潮州手拉壶泥料为何?这问题着实迷糊了很多人,直到今天,问很多资深潮州本地手拉壶爱好者、藏家、从业者、相关从业者,所能得到的答案都是片面的。一说本地田土,一说本地山土,一说本地土加宜兴土。其实是因为泥料为各家不愿外露之各自“秘方”,所以外人多不知晓。最终,看到李炳炎《枫溪潮州窑》一书中的描述,再对照上述受访者所述,才得到了相对正确而全面的答案。
以两家老字号源兴号与老安顺(据《枫溪潮州窑》一书,安顺号第三代传人章永添口述,其父亲起,将所制壶落款“老安顺”。其后辈至今一直沿用)来说,因其具有传统代表性,有传统炼泥之法。
源兴号泥料为青毛山(音)山石粉碎以后,加当地田土调配而成。配好以后过筛,筛下的泥放入大缸中,清水浸泡数月,期间要经常搅动,取出的泥沥干水分,就可以密封陈腐了。陈腐的过程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期间要保持泥的湿度。因而会出现父亲炼泥,儿子用,代代相传的情况。源兴号所制的壶中有调砂壶,其表面有砂点,砂的原料正是大缸浸泥后缸底大颗过不了筛的砂粒。还有被称为“漆罐” 的壶,其表面红亮如漆,是上了宜兴一种被称为“朱表”的泥。
老安顺的泥料则以本地田土为主。
吴培良现场手拉的壶身壶盖
泥料
不少购壶行家都将制壶泥料当作选壶首要考虑因素,可见泥料之关键。它关系到壶的吸水率、气孔率等实用指标,关系到壶烧成后的质感,养壶后的润感。
潮州手拉壶泥料为何?这问题着实迷糊了很多人,直到今天,问很多资深潮州本地手拉壶爱好者、藏家、从业者、相关从业者,所能得到的答案都是片面的。一说本地田土,一说本地山土,一说本地土加宜兴土。其实是因为泥料为各家不愿外露之各自“秘方”,所以外人多不知晓。最终,看到李炳炎《枫溪潮州窑》一书中的描述,再对照上述受访者所述,才得到了相对正确而全面的答案。
以两家老字号源兴号与老安顺(据《枫溪潮州窑》一书,安顺号第三代传人章永添口述,其父亲起,将所制壶落款“老安顺”。其后辈至今一直沿用)来说,因其具有传统代表性,有传统炼泥之法。
源兴号泥料为青毛山(音)山石粉碎以后,加当地田土调配而成。配好以后过筛,筛下的泥放入大缸中,清水浸泡数月,期间要经常搅动,取出的泥沥干水分,就可以密封陈腐了。陈腐的过程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期间要保持泥的湿度。因而会出现父亲炼泥,儿子用,代代相传的情况。源兴号所制的壶中有调砂壶,其表面有砂点,砂的原料正是大缸浸泥后缸底大颗过不了筛的砂粒。还有被称为“漆罐” 的壶,其表面红亮如漆,是上了宜兴一种被称为“朱表”的泥。
老安顺的泥料则以本地田土为主。
吴培良现场手拉的壶身壶盖
泥料
不少购壶行家都将制壶泥料当作选壶首要考虑因素,可见泥料之关键。它关系到壶的吸水率、气孔率等实用指标,关系到壶烧成后的质感,养壶后的润感。
潮州手拉壶泥料为何?这问题着实迷糊了很多人,直到今天,问很多资深潮州本地手拉壶爱好者、藏家、从业者、相关从业者,所能得到的答案都是片面的。一说本地田土,一说本地山土,一说本地土加宜兴土。其实是因为泥料为各家不愿外露之各自“秘方”,所以外人多不知晓。最终,看到李炳炎《枫溪潮州窑》一书中的描述,再对照上述受访者所述,才得到了相对正确而全面的答案。
以两家老字号源兴号与老安顺(据《枫溪潮州窑》一书,安顺号第三代传人章永添口述,其父亲起,将所制壶落款“老安顺”。其后辈至今一直沿用)来说,因其具有传统代表性,有传统炼泥之法。
源兴号泥料为青毛山(音)山石粉碎以后,加当地田土调配而成。配好以后过筛,筛下的泥放入大缸中,清水浸泡数月,期间要经常搅动,取出的泥沥干水分,就可以密封陈腐了。陈腐的过程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期间要保持泥的湿度。因而会出现父亲炼泥,儿子用,代代相传的情况。源兴号所制的壶中有调砂壶,其表面有砂点,砂的原料正是大缸浸泥后缸底大颗过不了筛的砂粒。还有被称为“漆罐” 的壶,其表面红亮如漆,是上了宜兴一种被称为“朱表”的泥。(www.daowen.com)
老安顺的泥料则以本地田土为主。
源兴号制壶原料
源兴号制壶原料
源兴号制壶原料
手工揉泥
制作
手拉,应该是潮州壶不同于其他地方制壶的最大特征。在拉胚机上,制壶人熟练地运作着手中柔软的泥,任何一个手指任何部位的用力稍有改变,泥在拉胚机的高速旋转下,形状就会发生变化。因此,每个制壶人都像是与泥相处得很好的魔法师,一团团泥在他们手上霎时间随心改变造型。
由于拉胚机是以一个圆心为中点高速旋转的,因此所有手拉壶的壶体部分都是中心对称的,绝不会出现椭圆壶、方形壶或者多边形壶。然而圆并不意味着单调,几百年来,从宜兴到潮州,制壶人都在圆上大做文章,因此有“圆非一相”的说法。
先拉出壶身,而后拉出壶盖,能体现制壶人经验之妙的是,虽然壶身、壶盖是分别拉制的,但很多制壶人,可以不借助任何工具测量或参照,拉出的壶盖丝毫不差,刚好与壶口相扣合。壶盖、壶身制好后,进行修胚,就是将壶表面修理光滑,一般是借助竹篾来完成。修胚后,安装盖钮,通盖钮气孔,然后制壶嘴,通壶嘴,捏制、安装壶柄。待上釉干燥之后,就可以烧制了。
手工揉泥
制作
手拉,应该是潮州壶不同于其他地方制壶的最大特征。在拉胚机上,制壶人熟练地运作着手中柔软的泥,任何一个手指任何部位的用力稍有改变,泥在拉胚机的高速旋转下,形状就会发生变化。因此,每个制壶人都像是与泥相处得很好的魔法师,一团团泥在他们手上霎时间随心改变造型。
由于拉胚机是以一个圆心为中点高速旋转的,因此所有手拉壶的壶体部分都是中心对称的,绝不会出现椭圆壶、方形壶或者多边形壶。然而圆并不意味着单调,几百年来,从宜兴到潮州,制壶人都在圆上大做文章,因此有“圆非一相”的说法。
先拉出壶身,而后拉出壶盖,能体现制壶人经验之妙的是,虽然壶身、壶盖是分别拉制的,但很多制壶人,可以不借助任何工具测量或参照,拉出的壶盖丝毫不差,刚好与壶口相扣合。壶盖、壶身制好后,进行修胚,就是将壶表面修理光滑,一般是借助竹篾来完成。修胚后,安装盖钮,通盖钮气孔,然后制壶嘴,通壶嘴,捏制、安装壶柄。待上釉干燥之后,就可以烧制了。
手工揉泥
制作
手拉,应该是潮州壶不同于其他地方制壶的最大特征。在拉胚机上,制壶人熟练地运作着手中柔软的泥,任何一个手指任何部位的用力稍有改变,泥在拉胚机的高速旋转下,形状就会发生变化。因此,每个制壶人都像是与泥相处得很好的魔法师,一团团泥在他们手上霎时间随心改变造型。
由于拉胚机是以一个圆心为中点高速旋转的,因此所有手拉壶的壶体部分都是中心对称的,绝不会出现椭圆壶、方形壶或者多边形壶。然而圆并不意味着单调,几百年来,从宜兴到潮州,制壶人都在圆上大做文章,因此有“圆非一相”的说法。
先拉出壶身,而后拉出壶盖,能体现制壶人经验之妙的是,虽然壶身、壶盖是分别拉制的,但很多制壶人,可以不借助任何工具测量或参照,拉出的壶盖丝毫不差,刚好与壶口相扣合。壶盖、壶身制好后,进行修胚,就是将壶表面修理光滑,一般是借助竹篾来完成。修胚后,安装盖钮,通盖钮气孔,然后制壶嘴,通壶嘴,捏制、安装壶柄。待上釉干燥之后,就可以烧制了。
拉胚
拉胚
拉胚
安装壶嘴
安装壶嘴
安装壶嘴
修胚
修胚
修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