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茶曾经是中西之间海上茶路的主角。一段时间里,从福州到欧洲及北美的商船上,不知装载了多少来自闽东的茶叶。借助“白毫”这一符号,古老的绿雪芽也在近代走出了太姥山,成为世界体系中的一个商品,并和其他闽茶一起,将遥远的欧洲和北美都变成一片嗜茶之地。这样的辉煌持续了一个多世纪。
前人论茶,常常不忘强调其灵性,茶之能通灵,其实讲的是茶能否遇到合适的时代,找对珍惜它的人,因此这种灵性本质上体现的是茶与人类社会的互动。我们都知道,食物的盛衰,通常与国家的政治、社会与经济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也是食物对于人们所具有的意义和内涵。
明清帝制时代,绿雪芽得益于熊明遇、周亮工、宫鸿历等一干知识精英的培植与推广,得以跻身文化名茶之列;近代以后,又成为行销欧美的北路茶中的王者符号,进入国际茶文化圈中。这是绿雪芽曾经走过的一段近代历史,也深刻体现了文化是如何深植其中并成为绿雪芽茶的灵魂。也许正因为这款茶所具有的这一特殊文化性,使其生命力变得如此旺盛、蓬勃。即使在一段时间里出现过低谷,但很快又如雨后春笋般复兴。最近20年间,当代茶人对绿雪芽及其文化传统的重构,再次赋予了绿雪芽新的生机。
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绿雪芽茶又一次遇到了适合它的守护者。作为深受太姥山茶文化熏陶的林有希、施丽君二人,是当代闽东白茶的重要代表人物。而他们与绿雪芽的相遇,不仅促成了绿雪芽重新回归太姥山的自然天地之中,而且也迎来了一段重建记忆与文化传统的过程。
出生于1963年的林有希是生长在中国白茶发源地——福鼎的当地人,从小爱茶的他,其人生也一直和茶联系在一起。林有希精于茶事,目前是国家高级评茶师、高级经济师、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制茶技能大师、中国制茶大师、杰出中国茶人。1997年,林有希夫妇北上京城创业,让他开阔了眼界。独具慧眼的他,很快意识到茶叶原料品质的重要性。他于1999年回乡在太姥山承包了1500亩的茶园,成为福建省第一批中农认证的有机茶园。次年,林有希创建福建省天湖茶叶有限公司。机缘巧合的是,这一时期在太姥山和北路茶中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绿雪芽”这一名茶品牌正被人出让,林有希立刻花费重金,将这一品牌买下。也许经历了一段文化传统的中断,此时期的人们并不知晓“绿雪芽”在茶文化知识体系中的重要意义,也缺少对这一品牌所蕴含价值的认识,因此,一些人对林有希的举动并不理解。然而,在当时的林有希心中,或许从小深受故乡太姥山的影响,总觉得这一品牌不能流落在外,应该留在太姥山。如今,在林有希看来,当时绿雪芽的回归,是太姥山及太姥娘娘的恩赐。然而,正如我们已经说到,如果深入研究中国名茶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款历史上被创造出来的名茶,其传承经历都颇具传奇性。物的世界,并非静止的、沉默的,如同人一样,物也具有社会生命。而任何一种名物的生命史,也自有其规律。绿雪芽最终没有中断其传承历程,并能留在太姥山,对于绿雪芽而言,或许就是一种自然轮回,也是最好的归宿。
那么,如何将绿雪芽重新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如何重建绿雪芽的文化传统?对于林有希来说,明清以来知识精英面对的问题,同样无法回避。幸运的是,随着当地对茶产业的日渐重视,林有希塑造绿雪芽白茶品牌的行动,也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在林有希等人的推动下,围绕白茶与绿雪芽品牌的一整套茶文化“礼仪体系”被创造出来。其中,太姥山鸿雪洞“绿雪芽”白茶母树的发现与公祭,就是一个重要的仪式活动。
绿雪芽白茶母树
随着白茶产业的复兴与发展,人们对白茶历史文化资源的搜集与整理也日益重视。其中,寻找古茶树,保护白茶古树资源,重建太姥山白茶圣地,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太姥山是白茶的发源地,因此,寻找与发现太姥山的古茶树,显得意义尤为重大。不久,在太姥山鸿雪洞旁发现了树龄悠久的白茶古树,人们很容易将这样的白茶古树与太姥娘娘联系在一起。2004年,当地政府和茶界代表在鸿雪洞旁举办了隆重的祭祀白茶母树的活动。人们将这棵白茶古树命名为绿雪芽,以此来纪念这一太姥山中公认的白茶之祖 。
鸿雪洞是太姥山各类景观颇具符号意义的所在,其与“绿雪芽”的得名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卓剑舟在吟咏鸿雪洞的诗中,就特别强调两者之间的关联:“闻道郑渔仲,品泉蓝水涯。可曾到此洞,一试绿雪芽。”[1]也就是说,鸿雪洞旁有古茶树,很早为人所知。而且当年熊明遇在此处建鸿雪馆,或许就是在建馆期间,在这里发现了太姥山的古白茶树,并将其命名为“绿雪芽”。此后,鸿雪洞也成为出产绿雪芽的祖地。因此,鸿雪洞对于绿雪芽茶而言,具有独特的地点意义。而相隔4个世纪后,人们又在鸿雪洞旁重新寻找到了白茶古树,这种植物的再发现,如同茶谱续写一样,是一种自然传承的体现。而将鸿雪洞旁的白茶古树命名为绿雪芽,不仅意味着为绿雪芽在太姥山这一发源地重新接续上了生命史,也为绿雪芽提供了一个回归自然的纽带。此后,鸿雪洞旁自然生长的这棵古老白茶树,作为充分展现太姥山白茶“原生态”形态的象征,如同武夷山大红袍母树一样,被慎重地保护起来,并随之成为太姥山的一处著名人文景观。
重塑绿雪芽文化传统的一系列活动也逐步展开。由于确认了绿雪芽的白茶标志性意义,当地政府随之提出了“北有大红袍,南有铁观音,东有绿雪芽”的茶品牌战略。林有希也将“绿雪芽”品牌带到了当时中国最大的茶叶交易中心——北京马连道。作为当时较早树立茶叶品牌的茶企,“绿雪芽”也很快成为茶叶市场中知名度越来越大的品牌。2006年,随着林有希及其茶企制定了专营白茶的战略,绿雪芽终于真正回归到其作为白茶始祖的文化体系中。
绿雪芽白茶母树的发现与公祭,不仅将绿雪芽与白茶关联在一起,而且也为当代白茶的太姥起源创造了神圣空间意义。从地理位置上看,鸿雪洞恰好位于太姥墓右侧。太姥墓是太姥山最为核心的一处景观。这里是传说中太姥舍利所在,“太姥既上升,里人思之,虚为立墓于此”[2],也是历史上人们祭祀太姥的神圣中心。因此,如果说随着与太姥墓毗邻的鸿雪洞被确立为绿雪芽白茶母树所在地,以及随之所开展的定期祭祀活动,将绿雪芽与白茶的谱系重新编织起来,那么,敬祀太姥茶祖,则是将绿雪芽白茶神圣化的另一个重要的仪式文化。
如前所述,随着太姥的神圣化,帝国时代太姥已被列为官府祭祀的对象,但这一祭祀的用意是将太姥作为山川之神,象征着中央政权对帝国边陲地带的控御,并没有将太姥放置在物产之神的角度来看待。而在当地人看来,太姥是早期太姥山文明的缔造者,在当地的传说中,太姥被视为太姥山茶的最早驯化者。上古时期太姥娘娘就在太姥山中采山茶治麻疹救人,而白茶为人所看重的正是其药效。白茶作为一种药茶,恰好符合太姥娘娘的灵异性。因此,将太姥娘娘塑造为创制绿雪芽所代表的白茶始祖,可以很好地向人们传递白茶的古老与原生态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白茶产业的发展,太姥经历了当代的再神圣化。作为绿雪芽的当代持有者和守护人,对于林有希而言,绿雪芽和太姥山、太姥娘娘的关系,天然之间存在着一种神圣谱系,因此,他将敬祀太姥白茶始祖视为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与使命感,并推动了这一白茶始祖祭祀体系在太姥山区域的最终确立。从2012年起,林有希及其茶企与当地社会合作,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太姥羽化的日子,于太姥殿及太姥神像前举办隆重的敬祀白茶始祖太姥娘娘的活动。祭祀仪式除了常规的朝山进香、祈福法会之外,白茶被置于核心的一个内容。首先,在林有希、施丽君的带领下,企业全体员工向太姥娘娘进香,礼敬太姥山神。接着,众人念诵《绿雪芽赋》,向太姥娘娘敬香、献礼、叩首、呈茶。仪式中有一项十分特别的内容——“绿雪芽普茶”,即向登览太姥山的游人施茶。祭祀太姥白茶始祖的用意是感恩太姥创制白茶,治病救人,而这种“普茶”活动,则寓意着绿雪芽白茶继承太姥这一普济众生的精神。由于绿雪芽白茶与太姥信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在绿雪芽白茶中更好地传承太姥文化,除了太姥山中传统的太姥遗迹之外,当地也陆续建造了一些新的太姥祭祀空间。在林有希的努力规划下,在太姥山绿雪芽山庄中专门建起了一座太姥娘娘茶祖庙,作为供奉与祭祀太姥娘娘的一个新的神圣空间。
同样,作为绿雪芽文化的一个部分,围绕绿雪芽茶的一系列节日体系也被打造出来。其中头采节的举办,很好地展现了这一节日体系对于绿雪芽文化遗产的记忆塑造与认同强化。
从传统时代开始,人们就尤为重视头春茶。茶树作为植物,自有其生长周期。然而,茶叶的时间性,却是一种文化产物。茶是一种对生态特别敏感的植物,其品质不仅与山水土质相关,也颇受岁时节气的影响。茶树越冬后,经过了一冬的休眠与养分积累,其有机物质十分充足。春季到来,茶园温度适中,空气湿润度高,因此有利长势,茶叶肥硕,内含物质丰富,其鲜爽度、饱满度和协调度都极高。历代茶人在种植、生产茶叶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茶的这种生长节奏、节气环境与茶叶品质的关系,创造了茶采摘与生产的时间文化,并据此分为头春茶、二春茶、三春茶、尾茶等。清代陈盛韶在闽北任官时,就注意到当地茶界所流行的这一时间性:“二月杪,头春茶下山。四月杪,二春茶下山。五月杪,三春茶下山。六七月尚有尾茶,名为秋露。”[3]尽管各地对于上述茶的采摘节奏,也有头春茶、明前茶、雨前茶等不同称呼,但在时间上大体一致,都体现了茶的生产与节气之间的关系。
在上述茶的时间序列中,头春茶最为特别,几乎所有中国名茶,都极为重视头春茶,都把头春茶当作最高品质的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头春茶文化。近年来,各地茶区都围绕头春茶打造本地的茶文化,其中,举办头采节是一项主要的内容。而为了更好地展现太姥山绿雪芽白茶品牌,林有希及其茶企也从2017年起每年都举办中国太姥山绿雪芽白茶头采节,迄今已经举办了五届。
头采节的仪式过程主要包含祭祀大典、白茶头采、艺术雅集、文化研讨及相关茶美学评比等。头采节以敬祀白茶始祖太姥娘娘为起点,再次强化了绿雪芽作为白茶发源者与太姥山、太姥娘娘的茶脉联系,也为头采这样的茶生产活动增加了一种神圣意义。雅集与茶美学评比环节,充分展示了茶与传统艺术的高度融合。焚香,抚琴,插花,挂画,这些传统人文主义的内容,将人们拉回到宋明以来的生活美学世界,并重新感悟到茶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密切关系。一个小小的茶空间,在茶人的精心布置下,给人们提供了一处愉快放松的所在,暂时忘却现代社会所带来的嘈杂与烦扰。不禁让人想起当年熊明遇在太姥山建造鸿雪馆,一定也少不了这样高贵典雅的茶室。
在上述头采节的仪式过程中,采摘头茶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参与者来到绿雪芽白茶园中,和茶工们一起采摘当年春天茶树中孕育出来的第一批茶芽。这些茶芽,也是制作白茶中最为珍贵的“白毫银针”必不可少的部分。头采活动中,人们不仅可以亲自体验采摘的过程,而且也因零距离亲近茶树而增进了与茶的情感,并对茶园的原生态及茶品质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在近年的头采节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环节是茶园头采穿插着歌舞活动。身穿闽东地区畲族服饰的少女们,在茶园中盛装迎宾;一些歌手也被邀请在茶园欢唱。随着茶园主人带头高喊“采茶喽”,茶园沸腾起来,到处都是采茶的声音。这种类似集体欢腾的形式,既增加了头采节的展演性,同时也带有在绿雪芽白茶中传承闽茶传统的“喊茶”习俗。
“喊茶”是闽茶采摘中一个流传颇久的茶俗,尤其以闽北武夷山茶区最为典型。每年3月春茶开采前,当地茶人就会举行“喊茶”的仪式活动。欧阳修曾经写过一首诗:“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夜间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万木寒凝睡不醒,唯有此树先萌发。”诗中描写了武夷山茶区千人齐聚,喊山喊茶的壮观景况。同样,明代曹学佺也在一首诗中记载了闽北“喊茶”的习俗:
长春轩为清江刘先生题
竹密年年笋,树多日日花。
天应怜老景,春且住贫家。
邹氏律吹谷,建溪鼓喊茶。
终须窥造化,不似此生涯。[4]
明代武夷山御茶场附近,还有一处喊茶山神坛,每年惊蛰到来的时候,地方官府要先到这里祭祀武夷山神,之后才开始造茶。[5]其实,这种“喊茶”习俗,在闽浙一带不少茶区都存在。例如,宋代文豪刘克庄在一首诗中就描述了丹山一带的“喊茶”习俗:
“隽游回首记端平,朝退联鞍出大明。紫陌难寻看花伴,丹山聊听喊茶声。”[6]
随着茶文化的传播,“喊茶”也成为近年来各地头春茶的一个共同仪式。而在绿雪芽头采节中所开展的上述歌舞欢唱仪式,从某种角度说,也具有类似“喊茶”的文化意义。它与其他仪式活动一道,共同建构了绿雪芽白茶头采节的仪式体系。
从传统时代开始,人们就尤为重视头春茶。茶树作为植物,自有其生长周期。然而,茶叶的时间性,却是一种文化产物。茶是一种对生态特别敏感的植物,其品质不仅与山水土质相关,也颇受岁时节气的影响。茶树越冬后,经过了一冬的休眠与养分积累,其有机物质十分充足。春季到来,茶园温度适中,空气湿润度高,因此有利长势,茶叶肥硕,内含物质丰富,其鲜爽度、饱满度和协调度都极高。历代茶人在种植、生产茶叶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茶的这种生长节奏、节气环境与茶叶品质的关系,创造了茶采摘与生产的时间文化,并据此分为头春茶、二春茶、三春茶、尾茶等。清代陈盛韶在闽北任官时,就注意到当地茶界所流行的这一时间性:“二月杪,头春茶下山。四月杪,二春茶下山。五月杪,三春茶下山。六七月尚有尾茶,名为秋露。”[3]尽管各地对于上述茶的采摘节奏,也有头春茶、明前茶、雨前茶等不同称呼,但在时间上大体一致,都体现了茶的生产与节气之间的关系。(www.daowen.com)
在上述茶的时间序列中,头春茶最为特别,几乎所有中国名茶,都极为重视头春茶,都把头春茶当作最高品质的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头春茶文化。近年来,各地茶区都围绕头春茶打造本地的茶文化,其中,举办头采节是一项主要的内容。而为了更好地展现太姥山绿雪芽白茶品牌,林有希及其茶企也从2017年起每年都举办中国太姥山绿雪芽白茶头采节,迄今已经举办了五届。
头采节的仪式过程主要包含祭祀大典、白茶头采、艺术雅集、文化研讨及相关茶美学评比等。头采节以敬祀白茶始祖太姥娘娘为起点,再次强化了绿雪芽作为白茶发源者与太姥山、太姥娘娘的茶脉联系,也为头采这样的茶生产活动增加了一种神圣意义。雅集与茶美学评比环节,充分展示了茶与传统艺术的高度融合。焚香,抚琴,插花,挂画,这些传统人文主义的内容,将人们拉回到宋明以来的生活美学世界,并重新感悟到茶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密切关系。一个小小的茶空间,在茶人的精心布置下,给人们提供了一处愉快放松的所在,暂时忘却现代社会所带来的嘈杂与烦扰。不禁让人想起当年熊明遇在太姥山建造鸿雪馆,一定也少不了这样高贵典雅的茶室。
在上述头采节的仪式过程中,采摘头茶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参与者来到绿雪芽白茶园中,和茶工们一起采摘当年春天茶树中孕育出来的第一批茶芽。这些茶芽,也是制作白茶中最为珍贵的“白毫银针”必不可少的部分。头采活动中,人们不仅可以亲自体验采摘的过程,而且也因零距离亲近茶树而增进了与茶的情感,并对茶园的原生态及茶品质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在近年的头采节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环节是茶园头采穿插着歌舞活动。身穿闽东地区畲族服饰的少女们,在茶园中盛装迎宾;一些歌手也被邀请在茶园欢唱。随着茶园主人带头高喊“采茶喽”,茶园沸腾起来,到处都是采茶的声音。这种类似集体欢腾的形式,既增加了头采节的展演性,同时也带有在绿雪芽白茶中传承闽茶传统的“喊茶”习俗。
“喊茶”是闽茶采摘中一个流传颇久的茶俗,尤其以闽北武夷山茶区最为典型。每年3月春茶开采前,当地茶人就会举行“喊茶”的仪式活动。欧阳修曾经写过一首诗:“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夜间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万木寒凝睡不醒,唯有此树先萌发。”诗中描写了武夷山茶区千人齐聚,喊山喊茶的壮观景况。同样,明代曹学佺也在一首诗中记载了闽北“喊茶”的习俗:
长春轩为清江刘先生题
竹密年年笋,树多日日花。
天应怜老景,春且住贫家。
邹氏律吹谷,建溪鼓喊茶。
终须窥造化,不似此生涯。[4]
明代武夷山御茶场附近,还有一处喊茶山神坛,每年惊蛰到来的时候,地方官府要先到这里祭祀武夷山神,之后才开始造茶。[5]其实,这种“喊茶”习俗,在闽浙一带不少茶区都存在。例如,宋代文豪刘克庄在一首诗中就描述了丹山一带的“喊茶”习俗:
“隽游回首记端平,朝退联鞍出大明。紫陌难寻看花伴,丹山聊听喊茶声。”[6]
随着茶文化的传播,“喊茶”也成为近年来各地头春茶的一个共同仪式。而在绿雪芽头采节中所开展的上述歌舞欢唱仪式,从某种角度说,也具有类似“喊茶”的文化意义。它与其他仪式活动一道,共同建构了绿雪芽白茶头采节的仪式体系。
从传统时代开始,人们就尤为重视头春茶。茶树作为植物,自有其生长周期。然而,茶叶的时间性,却是一种文化产物。茶是一种对生态特别敏感的植物,其品质不仅与山水土质相关,也颇受岁时节气的影响。茶树越冬后,经过了一冬的休眠与养分积累,其有机物质十分充足。春季到来,茶园温度适中,空气湿润度高,因此有利长势,茶叶肥硕,内含物质丰富,其鲜爽度、饱满度和协调度都极高。历代茶人在种植、生产茶叶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茶的这种生长节奏、节气环境与茶叶品质的关系,创造了茶采摘与生产的时间文化,并据此分为头春茶、二春茶、三春茶、尾茶等。清代陈盛韶在闽北任官时,就注意到当地茶界所流行的这一时间性:“二月杪,头春茶下山。四月杪,二春茶下山。五月杪,三春茶下山。六七月尚有尾茶,名为秋露。”[3]尽管各地对于上述茶的采摘节奏,也有头春茶、明前茶、雨前茶等不同称呼,但在时间上大体一致,都体现了茶的生产与节气之间的关系。
在上述茶的时间序列中,头春茶最为特别,几乎所有中国名茶,都极为重视头春茶,都把头春茶当作最高品质的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头春茶文化。近年来,各地茶区都围绕头春茶打造本地的茶文化,其中,举办头采节是一项主要的内容。而为了更好地展现太姥山绿雪芽白茶品牌,林有希及其茶企也从2017年起每年都举办中国太姥山绿雪芽白茶头采节,迄今已经举办了五届。
头采节的仪式过程主要包含祭祀大典、白茶头采、艺术雅集、文化研讨及相关茶美学评比等。头采节以敬祀白茶始祖太姥娘娘为起点,再次强化了绿雪芽作为白茶发源者与太姥山、太姥娘娘的茶脉联系,也为头采这样的茶生产活动增加了一种神圣意义。雅集与茶美学评比环节,充分展示了茶与传统艺术的高度融合。焚香,抚琴,插花,挂画,这些传统人文主义的内容,将人们拉回到宋明以来的生活美学世界,并重新感悟到茶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密切关系。一个小小的茶空间,在茶人的精心布置下,给人们提供了一处愉快放松的所在,暂时忘却现代社会所带来的嘈杂与烦扰。不禁让人想起当年熊明遇在太姥山建造鸿雪馆,一定也少不了这样高贵典雅的茶室。
在上述头采节的仪式过程中,采摘头茶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参与者来到绿雪芽白茶园中,和茶工们一起采摘当年春天茶树中孕育出来的第一批茶芽。这些茶芽,也是制作白茶中最为珍贵的“白毫银针”必不可少的部分。头采活动中,人们不仅可以亲自体验采摘的过程,而且也因零距离亲近茶树而增进了与茶的情感,并对茶园的原生态及茶品质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在近年的头采节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环节是茶园头采穿插着歌舞活动。身穿闽东地区畲族服饰的少女们,在茶园中盛装迎宾;一些歌手也被邀请在茶园欢唱。随着茶园主人带头高喊“采茶喽”,茶园沸腾起来,到处都是采茶的声音。这种类似集体欢腾的形式,既增加了头采节的展演性,同时也带有在绿雪芽白茶中传承闽茶传统的“喊茶”习俗。
“喊茶”是闽茶采摘中一个流传颇久的茶俗,尤其以闽北武夷山茶区最为典型。每年3月春茶开采前,当地茶人就会举行“喊茶”的仪式活动。欧阳修曾经写过一首诗:“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夜间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万木寒凝睡不醒,唯有此树先萌发。”诗中描写了武夷山茶区千人齐聚,喊山喊茶的壮观景况。同样,明代曹学佺也在一首诗中记载了闽北“喊茶”的习俗:
长春轩为清江刘先生题
竹密年年笋,树多日日花。
天应怜老景,春且住贫家。
邹氏律吹谷,建溪鼓喊茶。
终须窥造化,不似此生涯。[4]
明代武夷山御茶场附近,还有一处喊茶山神坛,每年惊蛰到来的时候,地方官府要先到这里祭祀武夷山神,之后才开始造茶。[5]其实,这种“喊茶”习俗,在闽浙一带不少茶区都存在。例如,宋代文豪刘克庄在一首诗中就描述了丹山一带的“喊茶”习俗:
“隽游回首记端平,朝退联鞍出大明。紫陌难寻看花伴,丹山聊听喊茶声。”[6]
随着茶文化的传播,“喊茶”也成为近年来各地头春茶的一个共同仪式。而在绿雪芽头采节中所开展的上述歌舞欢唱仪式,从某种角度说,也具有类似“喊茶”的文化意义。它与其他仪式活动一道,共同建构了绿雪芽白茶头采节的仪式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