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名茶要传承下来,除了进入类似《茶经》《续茶经》这样的名茶谱系之外,还需要满足另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那就是作为一种地方社会的历史记忆被保存下来。绿雪芽在清代中期以后之所以没有中断这个传承,是因为在不同时期仍然有一些知识精英注意到它并不断书写它,从而使得我们能够透过当时的历史文本观察到这一款茶是如何在这片滋养它的山水中与岁月一起生长的。
每一款茶,其实都是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些茶会消失,而有些则会一直延续下来。茶的存佚,一方面取决于社会是否珍视这个物产,是否有人愿意在现实世界中承继它,使其能代代繁衍;另一方面则要看它能不能被不断地书写,从而得以借助文本的载体而流传下来。无论是陆羽的《茶经》,还是陆廷灿的《续茶经》,记载的名茶很多,但不少茶今天已经失去了踪迹,不再被人们所记忆。这是每一种名物都要经历的生命历程。
幸运的是,“绿雪芽”这款产于太姥山的茶,没有因为明清之际的战火而中断传承,在清初仍然迎来了其繁盛的发展时期。当地茶人不断培植它,使得太姥山的茶事得以一直延续下来。同样,在熊明遇、周亮工这些人的推崇下,“绿雪芽”在明末清初已经成为一款颇有影响的海内名茶。随着清代知识界继承了书写绿雪芽的文化传统,有关绿雪芽的记录继续不断地出现在各类文本中,从而使得这一款茶在文化谱系中得以持续传递。
太姥山的茶事,在有清一代一直保持下来。绿雪芽也时不时出现在当时游历太姥山的文人笔墨之间。清代康熙年间,山东人冯协一(1661—1737)调任福建汀州知府,他邀请亲友、文士吴振臣一同入闽。吴振臣虽然是吴人,但因其父吴兆骞牵涉清初江南科场案而被流放到宁古塔,因此出生在东北苦寒之地。他生平喜游历山水,“素慕闽中风土”,欣然随同入闽游历。他记载了自己随从冯协一抵达福建的行踪:
戊子二月上旬,冯公始作赴任计。……又一日,抵延平府。汀州至延平,自西而东;由江、浙进闽之路,过仙霞岭,从浦城县下船,经建宁而至延平,自东而西:皆由险滩会于延平府南门外,方统一江向南四百里,至福州府。
随后,他将这段游览福建的经历写成《闽游偶记》一书。在该书中提到福建多产名茶,“太姥山亦产,名绿云芽者最佳”。
吴振臣提到太姥山出茶,其中最好的是“绿云芽”。此处所指绿云芽,或许就是“绿雪芽”的误写。他的这段记载,为我们留下了清初太姥山绿雪芽的珍贵记录。从吴振臣的记载可知,清代前期太姥山地区广植各类茶,其中,绿雪芽是品质最好的茶类。此时期太姥山的茶事,在同时代其他文人笔下也时常可见。如雍正年间地方文人郑鹏记载了他游览太姥山,走到滴水洞中,在那里煮茶消暑的场景:“最宜消夏客,煮茗对风尝。”
清乾隆年间另一位当地儒士王孙恭在游览太姥山时,也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
入七星洞,则容成丹井在焉。泉从岩罅涔涔滴井如掬之,游人每挹此烹“绿雪芽”。[5]
王孙恭是本地人,他在游历太姥山时,亲自见证了当地的一段茶事,即游客来到太姥山中的古迹——丹井时,常常从这口古井中打水,烹煮“绿雪芽”茶。上述吴、王二人游记中记载的绿雪芽情况,现在读来仍然很有画面感,这也表明在周亮工之后,太姥山的绿雪芽茶仍然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名茶。实际上,太姥山绿雪芽到了清代中期以后仍然受到时人的关注,以至于清代著名学者郭柏苍在为其所著的地方博物学著作《闽产录异》一书挑选福建的代表性物产时,也将绿雪芽作为其中一个重要代表收录书中,并留下了这样一段记录:“《闽小记》:‘太姥有山茶,名‘绿雪芽’。今福宁府各县溥种之,名‘绿头春’,味苦。”
当然,同一时期,对于太姥山、绿雪芽而言,将山水与茶带到一个更广阔世界中的,则是一个外乡人,这个人名叫宫鸿历(1656—1718)。宫鸿历是江苏泰州人,廪贡生,康熙四十四年(1705)以“经魁”中顺天府举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殿试二甲十八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武英殿纂修官。从他的履历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才子。
除了才子的名号,宫鸿历也是一个旅行家兼美食家。他曾经两游福建,在游历途中遍尝八闽美食,为此还写了一首《闽中纪事》,赠给他在闽中的一众好友。在这首长诗中,他描述了自己经由仙霞关入闽游历的经过,品尝了荔枝、海鲜等闽中特产,快意无比。当然也少不了茶。
宫鸿历是一个嗜茶之人,且对自己茶的品鉴能力十分自信。他仿照白居易写过一首“新茶行”,记述安徽六安的茶事,“六安山中雪一尺,黄金如土茶如珠”[6],道尽茶户种植的不易与茶事对民生的影响。对于这么关心茶事的人而言,来到名茶辈出的福建,怎么能放过品尝好茶的机会呢?
宫鸿历的《闽游纪事》长诗,收录在陶梁所编《国朝畿辅诗传》中。这首长诗的内容很丰富,宫鸿历从一个异乡人的视角,描绘了他所观察到的清代康熙年间福建的物产与风土人情。其中,不仅有荔枝、龙眼、佛手等闽中果蔬,而且也提到了闽人喜食海鲜的习俗,如海扇、珠蚶、西施舌、沙噀虎鲟、龙虾等;对于福建当地族群特点如文身、妇女劳作、俗信鬼神等也一一加以描绘。可以说,宫鸿历的这首《闽中纪事》诗,展现了一幅17世纪晚期福建的生动文化图景。
《国朝畿辅诗传》卷二十八 清道光十九年红豆树馆刻本
在宫鸿历诗中所列举的诸多闽中物产,谈茶的只有一句“品茶知太姥”,他特意在这句诗旁注一句“太姥峰茶品极贵”。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宫鸿历出自江南世家,而且还入了翰林院,他本身很懂茶。当他来到福建,按他作为文人以及品鉴家的习性,茶应当是首要品尝之物。他从仙霞岭入闽,遇到的第一个茶区就是闽北武夷山,从品尝武夷茶开始,一路顺江而下,他的福建之旅,从某种意义而言也是一次品茶之旅。然而,在宫鸿历这篇反映八闽博物学的诗文中,作为茶的代表而出场的只有太姥山的茶,而且他特意提到“太姥峰茶品极贵”。所谓“品极贵”,不仅说明这款太姥峰茶是难得的佳茗,而且突出了它的“贵”气,也就是品质超凡之处。这一出自宫翰林之口的品鉴词,应是清代社会对于太姥山茶的最高评价之一。而且,我们也可以想象,被宫鸿历青睐的绿雪芽,自然会被这位翰林带入京廷,成为他向同僚和朋友们分享的一款新茶。
当然,与宫鸿历相比,本地人王家宾对太姥山茶的认识要深刻得多。王家宾,字悦相,生长于太姥山脚下的秦屿,年少时因父母双亡,跟随长兄王孙恭学习。后以拔贡身份得以通过顺天府乡试,担任四库馆誊录。这是一个笔墨职位,薪俸不高。几年后,王家宾本来有机会可以外放到京外担任知县,但长兄王孙恭去信要求他继续留在京城任京官,担任国子监学正。随着资历的增长,王家宾终得以担任长芦都转盐运运判之职,这个从六品官职是他所担任的最后一个帝国官衔,不久他就辞别人世。
根据卓剑舟《太姥山全志》的记载,王家宾写过一首《绿雪芽诗》:
春风一夜生萌芽,岁岁旗枪森如玉。
焙以柘溪楠木红,沦以蓝水之新绿。
俗朴不敢斗花间,装向筠笼自结束。
崇安商人三月来,收买往往争先躅。
世间万事蒙虚名,武夷乃是太姥属。
我来六六峰上游,穿岩仍虑岚气溽。
僧人贻我山上珠,珍之不啻金笃耨。
炉烟袅袅奏瓶笙,雨脚粥面相断续。
持向天门石上饮,清香直把肠胃浴。
卢仝七碗未为多,王濛茗饮讵言酷?
解衣磅礴发浩歌,历尽奇峰万事足。
王家宾的这首诗,在研究太姥山茶史乃至东南茶文化史方面很值得注意。如同宫鸿历的《闽中记事》诗一样,这首诗不是一般的吟咏之作,而是太姥山茶事的真实写照,清晰地呈现了清中期太姥山绿雪芽一些不为人知的情况。
从王家宾的诗文中可见,清乾嘉年间的太姥山上,茶园遍地,春季时分,满山遍野的茶树,萌发出如碧玉般的新芽,采茶人采摘一芽一叶,这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茶类。在茶法上,当地人也十分讲究,他们用柘荣山中的楠木来烘焙,用春天蓝溪的水来煮茶。而且当地茶农十分淳朴,不懂包装,虽然绿雪芽茶的品质很好,却都只是用竹笼封装。闽北崇安一带的茶商,每年3月都会定期来这里,收买绿雪芽茶。以至于当时广为流行的武夷茶,其实不少就是来自太姥山的绿雪芽。
诗人登山览胜,当他穿越重重岩石,直抵山峰时,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山僧送给他一款绿雪芽茶,王家宾奉若珍宝,将其比作“山上珠”。所谓“山上珠”指的就是好茶。在茶史上,将茶比作“珠”早有先例。传统茶法上就有“珠茶”一说,是“圆炒青”的一种,又称“平炒青”,因起源于浙江省绍兴县平水镇而得名,明清以来被精制成出口茶。历史上珠茶主要产于浙江绍兴、余姚、嵊州、新昌、鄞州、上虞、奉化、东阳等县。太姥山地处闽浙交界地带,王家宾对珠茶并不陌生,以至于他用来形容太姥山绿雪芽的金贵。珠茶的茶法是“三蒸三揉,手工成珠”,由此可知当时太姥山也颇受影响,采用揉捻成珠的方式。在王家宾看来,僧人所赠绿雪芽茶是如此难得,甚至比笃耨这样金贵的香木都珍贵。他取出些许茶,汲山泉水烹煮,坐在天门巨石上,小心翼翼地品饮,感觉一股清香直贯肺腑。这样的快感,即使是卢仝的七碗茶都比不上。为了形容喝到绿雪芽茶的美好感受,他还在诗中举了历史上王濛善饮的例子。王濛是晋代的名士,有一个爱好,就是喝茶,不仅自己每天都喝好几道,而且只要有客人来,就一定要陪客人好好喝茶。晋朝饮茶之风刚刚兴起,尚未普及,尤其是这个时候的茶法以煮茶汤为主,人们把茶叶碾成粉末熬煮,所以那个时候喝的其实就是后来日本流行的抹茶。因此,王濛招待宾客的就是这种末茶。由于茶汤量大,自然被邀请者都颇为担心,所以临行前都相顾而戏言“今日有水厄”。王家宾诗中引用王濛的这个典故,是想说明,类似绿雪芽茶这样的好茶,即使像王濛那样豪饮,也不啻为快意之事。而且在饮完绿雪芽后,全身畅快无比,登高望远,太姥群峰尽收眼底,顿觉世间万物,功名利禄,都不如一杯茶来得实在。
可以说,清中期绿雪芽在当时的文化界已经颇有影响,除了王家宾外,其长兄王孙恭也曾经郑重其事地描述丹井烹绿雪的雅事。而和王家宾同时代的地方文人邱椿,曾写了一本《太姥指掌》,这是一本太姥山的导游指南书。他在书中也特别推荐太姥山的茶,并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记载:
《国朝畿辅诗传》卷二十八 清道光十九年红豆树馆刻本
在宫鸿历诗中所列举的诸多闽中物产,谈茶的只有一句“品茶知太姥”,他特意在这句诗旁注一句“太姥峰茶品极贵”。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宫鸿历出自江南世家,而且还入了翰林院,他本身很懂茶。当他来到福建,按他作为文人以及品鉴家的习性,茶应当是首要品尝之物。他从仙霞岭入闽,遇到的第一个茶区就是闽北武夷山,从品尝武夷茶开始,一路顺江而下,他的福建之旅,从某种意义而言也是一次品茶之旅。然而,在宫鸿历这篇反映八闽博物学的诗文中,作为茶的代表而出场的只有太姥山的茶,而且他特意提到“太姥峰茶品极贵”。所谓“品极贵”,不仅说明这款太姥峰茶是难得的佳茗,而且突出了它的“贵”气,也就是品质超凡之处。这一出自宫翰林之口的品鉴词,应是清代社会对于太姥山茶的最高评价之一。而且,我们也可以想象,被宫鸿历青睐的绿雪芽,自然会被这位翰林带入京廷,成为他向同僚和朋友们分享的一款新茶。
当然,与宫鸿历相比,本地人王家宾对太姥山茶的认识要深刻得多。王家宾,字悦相,生长于太姥山脚下的秦屿,年少时因父母双亡,跟随长兄王孙恭学习。后以拔贡身份得以通过顺天府乡试,担任四库馆誊录。这是一个笔墨职位,薪俸不高。几年后,王家宾本来有机会可以外放到京外担任知县,但长兄王孙恭去信要求他继续留在京城任京官,担任国子监学正。随着资历的增长,王家宾终得以担任长芦都转盐运运判之职,这个从六品官职是他所担任的最后一个帝国官衔,不久他就辞别人世。
根据卓剑舟《太姥山全志》的记载,王家宾写过一首《绿雪芽诗》:
春风一夜生萌芽,岁岁旗枪森如玉。
焙以柘溪楠木红,沦以蓝水之新绿。
俗朴不敢斗花间,装向筠笼自结束。
崇安商人三月来,收买往往争先躅。
世间万事蒙虚名,武夷乃是太姥属。
我来六六峰上游,穿岩仍虑岚气溽。
僧人贻我山上珠,珍之不啻金笃耨。(www.daowen.com)
炉烟袅袅奏瓶笙,雨脚粥面相断续。
持向天门石上饮,清香直把肠胃浴。
卢仝七碗未为多,王濛茗饮讵言酷?
解衣磅礴发浩歌,历尽奇峰万事足。
王家宾的这首诗,在研究太姥山茶史乃至东南茶文化史方面很值得注意。如同宫鸿历的《闽中记事》诗一样,这首诗不是一般的吟咏之作,而是太姥山茶事的真实写照,清晰地呈现了清中期太姥山绿雪芽一些不为人知的情况。
从王家宾的诗文中可见,清乾嘉年间的太姥山上,茶园遍地,春季时分,满山遍野的茶树,萌发出如碧玉般的新芽,采茶人采摘一芽一叶,这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茶类。在茶法上,当地人也十分讲究,他们用柘荣山中的楠木来烘焙,用春天蓝溪的水来煮茶。而且当地茶农十分淳朴,不懂包装,虽然绿雪芽茶的品质很好,却都只是用竹笼封装。闽北崇安一带的茶商,每年3月都会定期来这里,收买绿雪芽茶。以至于当时广为流行的武夷茶,其实不少就是来自太姥山的绿雪芽。
诗人登山览胜,当他穿越重重岩石,直抵山峰时,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山僧送给他一款绿雪芽茶,王家宾奉若珍宝,将其比作“山上珠”。所谓“山上珠”指的就是好茶。在茶史上,将茶比作“珠”早有先例。传统茶法上就有“珠茶”一说,是“圆炒青”的一种,又称“平炒青”,因起源于浙江省绍兴县平水镇而得名,明清以来被精制成出口茶。历史上珠茶主要产于浙江绍兴、余姚、嵊州、新昌、鄞州、上虞、奉化、东阳等县。太姥山地处闽浙交界地带,王家宾对珠茶并不陌生,以至于他用来形容太姥山绿雪芽的金贵。珠茶的茶法是“三蒸三揉,手工成珠”,由此可知当时太姥山也颇受影响,采用揉捻成珠的方式。在王家宾看来,僧人所赠绿雪芽茶是如此难得,甚至比笃耨这样金贵的香木都珍贵。他取出些许茶,汲山泉水烹煮,坐在天门巨石上,小心翼翼地品饮,感觉一股清香直贯肺腑。这样的快感,即使是卢仝的七碗茶都比不上。为了形容喝到绿雪芽茶的美好感受,他还在诗中举了历史上王濛善饮的例子。王濛是晋代的名士,有一个爱好,就是喝茶,不仅自己每天都喝好几道,而且只要有客人来,就一定要陪客人好好喝茶。晋朝饮茶之风刚刚兴起,尚未普及,尤其是这个时候的茶法以煮茶汤为主,人们把茶叶碾成粉末熬煮,所以那个时候喝的其实就是后来日本流行的抹茶。因此,王濛招待宾客的就是这种末茶。由于茶汤量大,自然被邀请者都颇为担心,所以临行前都相顾而戏言“今日有水厄”。王家宾诗中引用王濛的这个典故,是想说明,类似绿雪芽茶这样的好茶,即使像王濛那样豪饮,也不啻为快意之事。而且在饮完绿雪芽后,全身畅快无比,登高望远,太姥群峰尽收眼底,顿觉世间万物,功名利禄,都不如一杯茶来得实在。
可以说,清中期绿雪芽在当时的文化界已经颇有影响,除了王家宾外,其长兄王孙恭也曾经郑重其事地描述丹井烹绿雪的雅事。而和王家宾同时代的地方文人邱椿,曾写了一本《太姥指掌》,这是一本太姥山的导游指南书。他在书中也特别推荐太姥山的茶,并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记载:
《国朝畿辅诗传》卷二十八 清道光十九年红豆树馆刻本
在宫鸿历诗中所列举的诸多闽中物产,谈茶的只有一句“品茶知太姥”,他特意在这句诗旁注一句“太姥峰茶品极贵”。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宫鸿历出自江南世家,而且还入了翰林院,他本身很懂茶。当他来到福建,按他作为文人以及品鉴家的习性,茶应当是首要品尝之物。他从仙霞岭入闽,遇到的第一个茶区就是闽北武夷山,从品尝武夷茶开始,一路顺江而下,他的福建之旅,从某种意义而言也是一次品茶之旅。然而,在宫鸿历这篇反映八闽博物学的诗文中,作为茶的代表而出场的只有太姥山的茶,而且他特意提到“太姥峰茶品极贵”。所谓“品极贵”,不仅说明这款太姥峰茶是难得的佳茗,而且突出了它的“贵”气,也就是品质超凡之处。这一出自宫翰林之口的品鉴词,应是清代社会对于太姥山茶的最高评价之一。而且,我们也可以想象,被宫鸿历青睐的绿雪芽,自然会被这位翰林带入京廷,成为他向同僚和朋友们分享的一款新茶。
当然,与宫鸿历相比,本地人王家宾对太姥山茶的认识要深刻得多。王家宾,字悦相,生长于太姥山脚下的秦屿,年少时因父母双亡,跟随长兄王孙恭学习。后以拔贡身份得以通过顺天府乡试,担任四库馆誊录。这是一个笔墨职位,薪俸不高。几年后,王家宾本来有机会可以外放到京外担任知县,但长兄王孙恭去信要求他继续留在京城任京官,担任国子监学正。随着资历的增长,王家宾终得以担任长芦都转盐运运判之职,这个从六品官职是他所担任的最后一个帝国官衔,不久他就辞别人世。
根据卓剑舟《太姥山全志》的记载,王家宾写过一首《绿雪芽诗》:
春风一夜生萌芽,岁岁旗枪森如玉。
焙以柘溪楠木红,沦以蓝水之新绿。
俗朴不敢斗花间,装向筠笼自结束。
崇安商人三月来,收买往往争先躅。
世间万事蒙虚名,武夷乃是太姥属。
我来六六峰上游,穿岩仍虑岚气溽。
僧人贻我山上珠,珍之不啻金笃耨。
炉烟袅袅奏瓶笙,雨脚粥面相断续。
持向天门石上饮,清香直把肠胃浴。
卢仝七碗未为多,王濛茗饮讵言酷?
解衣磅礴发浩歌,历尽奇峰万事足。
王家宾的这首诗,在研究太姥山茶史乃至东南茶文化史方面很值得注意。如同宫鸿历的《闽中记事》诗一样,这首诗不是一般的吟咏之作,而是太姥山茶事的真实写照,清晰地呈现了清中期太姥山绿雪芽一些不为人知的情况。
从王家宾的诗文中可见,清乾嘉年间的太姥山上,茶园遍地,春季时分,满山遍野的茶树,萌发出如碧玉般的新芽,采茶人采摘一芽一叶,这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茶类。在茶法上,当地人也十分讲究,他们用柘荣山中的楠木来烘焙,用春天蓝溪的水来煮茶。而且当地茶农十分淳朴,不懂包装,虽然绿雪芽茶的品质很好,却都只是用竹笼封装。闽北崇安一带的茶商,每年3月都会定期来这里,收买绿雪芽茶。以至于当时广为流行的武夷茶,其实不少就是来自太姥山的绿雪芽。
诗人登山览胜,当他穿越重重岩石,直抵山峰时,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山僧送给他一款绿雪芽茶,王家宾奉若珍宝,将其比作“山上珠”。所谓“山上珠”指的就是好茶。在茶史上,将茶比作“珠”早有先例。传统茶法上就有“珠茶”一说,是“圆炒青”的一种,又称“平炒青”,因起源于浙江省绍兴县平水镇而得名,明清以来被精制成出口茶。历史上珠茶主要产于浙江绍兴、余姚、嵊州、新昌、鄞州、上虞、奉化、东阳等县。太姥山地处闽浙交界地带,王家宾对珠茶并不陌生,以至于他用来形容太姥山绿雪芽的金贵。珠茶的茶法是“三蒸三揉,手工成珠”,由此可知当时太姥山也颇受影响,采用揉捻成珠的方式。在王家宾看来,僧人所赠绿雪芽茶是如此难得,甚至比笃耨这样金贵的香木都珍贵。他取出些许茶,汲山泉水烹煮,坐在天门巨石上,小心翼翼地品饮,感觉一股清香直贯肺腑。这样的快感,即使是卢仝的七碗茶都比不上。为了形容喝到绿雪芽茶的美好感受,他还在诗中举了历史上王濛善饮的例子。王濛是晋代的名士,有一个爱好,就是喝茶,不仅自己每天都喝好几道,而且只要有客人来,就一定要陪客人好好喝茶。晋朝饮茶之风刚刚兴起,尚未普及,尤其是这个时候的茶法以煮茶汤为主,人们把茶叶碾成粉末熬煮,所以那个时候喝的其实就是后来日本流行的抹茶。因此,王濛招待宾客的就是这种末茶。由于茶汤量大,自然被邀请者都颇为担心,所以临行前都相顾而戏言“今日有水厄”。王家宾诗中引用王濛的这个典故,是想说明,类似绿雪芽茶这样的好茶,即使像王濛那样豪饮,也不啻为快意之事。而且在饮完绿雪芽后,全身畅快无比,登高望远,太姥群峰尽收眼底,顿觉世间万物,功名利禄,都不如一杯茶来得实在。
可以说,清中期绿雪芽在当时的文化界已经颇有影响,除了王家宾外,其长兄王孙恭也曾经郑重其事地描述丹井烹绿雪的雅事。而和王家宾同时代的地方文人邱椿,曾写了一本《太姥指掌》,这是一本太姥山的导游指南书。他在书中也特别推荐太姥山的茶,并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记载:
明 丁云鹏 《卢仝煮茶图》局部
磨石坑三里许至平冈,居民十余家,结茅为居,种园为业,园多茶,最上者“太姥白”,即《三山志》绿雪芽茶是也。
邱椿的这段话十分值得注意,他从一个地方文化观察者的视角,指出清乾隆年间太姥山上茶园遍布的情况。在当时山中所植的各种茶中,品质最好的是一种名叫“太姥白”的茶,而这种太姥白,就是宋明典籍中所提到的绿雪芽。
明 丁云鹏 《卢仝煮茶图》局部
从上述各类有关绿雪芽的记载可知,清代中期,绿雪芽已经是太姥山区域世所公认的最好的茶的代表,并随着帝国精英的书写,声名远扬。无论是宫鸿历这样的京廷翰林,抑或王家宾、王孙恭、邱椿等当地文人,这群帝国精英,都将绿雪芽视为福建茶中的珍品,也从品尝绿雪芽中,找到托付心灵的片刻感悟。
清代中期以后,随着太姥山地区日益卷入世界体系进程中,绿雪芽也通过贸易与流动的渠道,打通了其与广阔的外部世界的联系。
磨石坑三里许至平冈,居民十余家,结茅为居,种园为业,园多茶,最上者“太姥白”,即《三山志》绿雪芽茶是也。
邱椿的这段话十分值得注意,他从一个地方文化观察者的视角,指出清乾隆年间太姥山上茶园遍布的情况。在当时山中所植的各种茶中,品质最好的是一种名叫“太姥白”的茶,而这种太姥白,就是宋明典籍中所提到的绿雪芽。
从上述各类有关绿雪芽的记载可知,清代中期,绿雪芽已经是太姥山区域世所公认的最好的茶的代表,并随着帝国精英的书写,声名远扬。无论是宫鸿历这样的京廷翰林,抑或王家宾、王孙恭、邱椿等当地文人,这群帝国精英,都将绿雪芽视为福建茶中的珍品,也从品尝绿雪芽中,找到托付心灵的片刻感悟。
清代中期以后,随着太姥山地区日益卷入世界体系进程中,绿雪芽也通过贸易与流动的渠道,打通了其与广阔的外部世界的联系。
明 丁云鹏 《卢仝煮茶图》局部
磨石坑三里许至平冈,居民十余家,结茅为居,种园为业,园多茶,最上者“太姥白”,即《三山志》绿雪芽茶是也。
邱椿的这段话十分值得注意,他从一个地方文化观察者的视角,指出清乾隆年间太姥山上茶园遍布的情况。在当时山中所植的各种茶中,品质最好的是一种名叫“太姥白”的茶,而这种太姥白,就是宋明典籍中所提到的绿雪芽。
从上述各类有关绿雪芽的记载可知,清代中期,绿雪芽已经是太姥山区域世所公认的最好的茶的代表,并随着帝国精英的书写,声名远扬。无论是宫鸿历这样的京廷翰林,抑或王家宾、王孙恭、邱椿等当地文人,这群帝国精英,都将绿雪芽视为福建茶中的珍品,也从品尝绿雪芽中,找到托付心灵的片刻感悟。
清代中期以后,随着太姥山地区日益卷入世界体系进程中,绿雪芽也通过贸易与流动的渠道,打通了其与广阔的外部世界的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