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景是一种文化图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万物的展示之道。“灵山出瑞草”,这句话体现的就是一种物与地景的关系。圣山自然少不了好物,尤其是名茶。太姥山的灵秀以及最终神圣化,不仅使其成为朝圣与游历的一处名胜,也为“绿雪芽”这一名茶的诞生,创造了丰富的人文地景资源。
在传说中,太姥除了是一位教会当地先民种靛制蓝、加工食物的人文始祖,同时也被视为当地的茶祖。在太姥山茶人中,广泛流传着太姥制茶的故事。这一传说的塑造,虽然与近代闽东茶产业的发展有关,但也有着一定的历史痕迹。清代嘉庆年间所编写的《福鼎县志》在记载当地植物志时,就提到太姥山上有一种草,名为“瘟茶”,其功能是可以治瘟。这种瘟茶的产生,也许就与太姥的传说有关。其实茶的种植与生产,是人类步入文明的一个标志。从自然界中百草的一种到成为人类的饮品,我们可以想见先民们花费了多少努力与智慧,才能发现与驯化这种“东方魔树”。而按照中国的神话逻辑,像茶这样的圣物绝非一般普罗大众能够慧眼识辨。能在千百种植物中将茶拣选出来,并培育成滋养人类的灵药及令人着迷的饮品,那只有神灵才能做到,而太姥恰恰符合这样的角色。
现在的太姥山,随着近年来白茶产业的兴盛,人们开始重塑太姥与茶的记忆,各种有关太姥制茶的传说也被建构出来,借以展示白茶的神圣性,这些都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再创造。在当地茶人看来,将本地茶的起源与南方上古影响最大的一位神灵联系在一起,不仅符合茶的神圣性,而且也可用以表明太姥山茶的久远历史。这种能够追根溯源的历史,是白茶独特性的保障,也符合茶作为神授的灵异之物的特点。
当然,由于时代久远,太姥与茶的关系,也许就如云霞明灭一般,后人只能从历代留存的传说中寻找到蛛丝马迹,但在唐宋以后的太姥山中,茶已经成为山中遍植之物,是建构太姥山地景的重要符号,这一点已是不争的事实。太姥山与茶,很早就不可分。宋代名士郑樵游历太姥山,经过灵峰寺,在石桥旁的蒙井,汲山泉煮茗,引发诗兴,赋诗一首,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宋代太姥山茶事中堪称经典的一幕:
静函寒碧色,泻自翠微巅。
品题当第一,不让惠山泉。
此处郑樵赞颂的是蒙井的水,被他拿来做比较的则是惠山泉。惠山泉在茶史上的地位,不啻美玉之于昆仑。惠山水品在诸水中,被茶圣陆羽誉为天下第二。多少人的梦想就是能喝上一口用惠山泉水煮的茶。相传宋代贵为天子的高宗赵构,在逃避金军追击的南奔途中,也不忘要在惠山泉煮一壶让他神往的茶来喝。明代李日华嗜茶如命,周围聚集了一批茶友,苦于居处没有可煮茶的上等泉水,就将目光转向了惠山泉,为此专门订立了“运泉约”,凑钱雇工每月跋涉数百里前往惠山泉汲水[8],可见惠山泉水在爱茶的中国人眼中是多么神圣。然而,在郑樵看来,太姥山的泉水,在烹茶上不让惠山泉,当他游至这里,碧绿清洌的蒙井深深吸引了他。和许多游人一样,他汲取山泉煮了一壶茶,品尝之后发出感慨,如果惠山泉是第二泉的话,蒙井或许可以和庐山康王谷洞帘水一样排第一。当然,我们可以理解这是诗人基于对故乡的喜好而对蒙井泉水给予不吝啬的赞誉;然而,这也说明太姥山的泉水在煮茶上确有过人之处。江南诸泉,美在景致,而太姥山的泉水,则因岩洞地貌,清洌澄澈,重在品质。
明 文征明 《惠山茶会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蒙井品甘泉这样的雅事,若没有好茶,显然是激不起郑樵这类雅士的兴致的。可以想象,郑樵一行人登山休憩,面对溪边茶园,友人拿出佳茗,汲水烹茶,就山作画屏,傍石为茶席,品茗赏山景,这才有了上述的蒙井烹茶一段故事。
近10个世纪后,郑樵的后人、诗人郑丽生循着祖先的足迹来登太姥山。他看到了蒙井的样子:井口二尺左右,四方形,石上青苔遍布,经年岁久,井沿上的石刻字迹模糊,不可辨读,井水满溢,清澈可人。他感慨不已,也写下了一首《蒙井》诗:
明 文征明 《惠山茶会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蒙井品甘泉这样的雅事,若没有好茶,显然是激不起郑樵这类雅士的兴致的。可以想象,郑樵一行人登山休憩,面对溪边茶园,友人拿出佳茗,汲水烹茶,就山作画屏,傍石为茶席,品茗赏山景,这才有了上述的蒙井烹茶一段故事。
近10个世纪后,郑樵的后人、诗人郑丽生循着祖先的足迹来登太姥山。他看到了蒙井的样子:井口二尺左右,四方形,石上青苔遍布,经年岁久,井沿上的石刻字迹模糊,不可辨读,井水满溢,清澈可人。他感慨不已,也写下了一首《蒙井》诗:
明 文征明 《惠山茶会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蒙井品甘泉这样的雅事,若没有好茶,显然是激不起郑樵这类雅士的兴致的。可以想象,郑樵一行人登山休憩,面对溪边茶园,友人拿出佳茗,汲水烹茶,就山作画屏,傍石为茶席,品茗赏山景,这才有了上述的蒙井烹茶一段故事。
近10个世纪后,郑樵的后人、诗人郑丽生循着祖先的足迹来登太姥山。他看到了蒙井的样子:井口二尺左右,四方形,石上青苔遍布,经年岁久,井沿上的石刻字迹模糊,不可辨读,井水满溢,清澈可人。他感慨不已,也写下了一首《蒙井》诗:
惠山泉
长溪有蒙井,郑氏为之铭。
品评泉第一,不让惠山清。
井在灵峰寺,其地傍潋城。
我来寻古迹,未见已心倾。
井径才二尺,韩作四方形。
水高手可掬,汲勿烦绠瓶。
石垣苔藓蚀,旧刻辨难明。
僧言取不竭,旱亦见渊渟。
从宋代到近代,历经近千年,蒙井古井仍然活跃,水涌不息。尽管郑樵石刻因岁月流逝而磨灭,难以辨认,但是井水满溢,即使是旱季,也十分充沛。当地僧人告诉诗人,井水取之不竭。诗人用手捧水,感受到那份清凉。在游历过程中,当地僧人拿出好茶,汲水烹茶,款待他们一行:
款客出佳茗,舀泉试一烹。
玉瓶浮绿雪,两腋清风生。
山僧备好佳茗,庄重地汲取井中清泉,生火烹茶,茶汤泛起,如绿雪一般,众人举杯轻品,甘润无比,那种感觉,犹如两腋生风,清爽沁鼻。这一幕是如此相像,人们仿佛回到了宋朝,穿越时空,两代郑家文人完成了同一个品茶蒙井的梦想,也为太姥山茶事留下了一段佳话。
郑丽生诗中提到的绿雪,虽然更多指的是茶汤的美好,却暗喻着太姥山最有名的一款茶,也就是本书的主角——绿雪芽,这一点,在后面的章节中可以得到印证。无论如何,宋代郑樵的诗,让我们记住了蒙井烹茶这一太姥山茶事的重要环节与风韵。
太姥山地景中的茶事,在宋、明以后应该越来越多了。明代霞浦人林爱民对太姥山抱有特别的情感,他仿李白写了一首“梦游太姥”的长诗,描绘太姥三十六峰的奇秀,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有具体的地景指向,如摩霄庵、蓝溪、岩洞庵等,其中有一句:
一僧辟谷可旬日,煮茗只向石底烧。
上引“煮茗只向石底烧”这一句诗中的“石底”,应是指太姥山传说中容成子炼丹留下的石井,现在已经是太姥山的一处景点,同时也是当时游人登山途中品茗解乏的好去处。
如果说林爱民只是提及游人在山中品茶,我们从他的诗中只能想象当地产茶的情况,那么后来登山的文士则提供了更多关于太姥山茶的信息。万历三十六年(1608)九月,福州人陈仲溱与友人陈伯全相邀一起游历太姥山,当地官员张宪周做向导,他们一行蹑石攀岩,沿途指点江山,游兴勃勃。在转到叠石庵时,陈仲溱就看到一幕“缁徒颇繁,然皆养蜂卖茶”的场景。叠石庵也许因为僧众人数众多,为了生计,必须从事养蜂卖茶,因此多了几分忙碌,少了几分清净。在陈仲溱看来,避世修行的僧众,本来应该是在禅堂静坐,青灯黄卷中诵经念佛,然而现在却忙于种茶生计,或者不符合戒律规定,但他也报以同情之理解。因为寺中清贫,衣食都要自给,只有能够维生,才能留得住僧尼。陈仲溱的游记留下了太姥山茶史上的一段重要资料,反映出这个时期的太姥山上,已经是茶园遍布,甚至成为支撑僧众生活的主要产业。
万历三十七年(1609),太姥山来了一位特别的访客——当时的大才子谢肇淛。作为17世纪大明帝国最专业的旅游家之一,谢肇淛特别钟爱名山大川,此次造访太姥山,他不只是一般性的旅行,而是带着为太姥山写一部山志的任务。正月的最后一天,他抵达福宁州治所在地霞浦,为登临太姥山做准备,但因为连日降雨,延迟到半个多月后才成行。当年二月十九日,谢肇淛一行人出发,取道杨家溪,进入山中,一路览胜,兴致勃发。路上他遇到了山中畲民烧畲种粮的生计活动,写下了“畲人烧草过春分”的诗句。中午时分,他们一行到达了太姥山,映入眼中的是一幕繁忙采茶的景象:
太姥山中
崎岖历尽扣山家,日午山蜂已放衙。
到处探云筇竹杖,入门迎客海棠花。
野猿竞采初春果,稚子能收未雨茶。
自分鹿麋踪迹久,老僧无用具袈裟。
“野猿竞采初春果,稚子能收未雨茶”,这一句诗描写的是太姥山清明前的茶事活动。这个时节的茶最为珍贵,太姥山茶园里满目皆是采茶景象,茶农们倾家而出,甚至连孩童也要参与到采茶生产中。当他来到天源庵,这座竹庵掩映在竹林中,清风徐来,绿枝婆娑,春天的午后,景象精致无比:
清溪环竹屋,不觉类禅关。
酌此庵前水,遥看天际山。
棋声春院闭,鹤梦午松前。
借问僧何处,采茶犹未还。
天源庵门半掩半闭,他敲门询问庵中住持僧的去处。看门人回答他说,一早就去山中茶园采茶,这个时候还没有回来。我们不知道这个住持僧的名字,但可以想象,在万历三十七年(1609)的春天,这个清明前太姥山最重要的茶季,所有的生活都围着茶事转,连寺庵中修行的僧人,也早早出门去茶园采茶了。
惠山泉
长溪有蒙井,郑氏为之铭。
品评泉第一,不让惠山清。
井在灵峰寺,其地傍潋城。
我来寻古迹,未见已心倾。
井径才二尺,韩作四方形。
水高手可掬,汲勿烦绠瓶。
石垣苔藓蚀,旧刻辨难明。
僧言取不竭,旱亦见渊渟。
从宋代到近代,历经近千年,蒙井古井仍然活跃,水涌不息。尽管郑樵石刻因岁月流逝而磨灭,难以辨认,但是井水满溢,即使是旱季,也十分充沛。当地僧人告诉诗人,井水取之不竭。诗人用手捧水,感受到那份清凉。在游历过程中,当地僧人拿出好茶,汲水烹茶,款待他们一行:
款客出佳茗,舀泉试一烹。
玉瓶浮绿雪,两腋清风生。
山僧备好佳茗,庄重地汲取井中清泉,生火烹茶,茶汤泛起,如绿雪一般,众人举杯轻品,甘润无比,那种感觉,犹如两腋生风,清爽沁鼻。这一幕是如此相像,人们仿佛回到了宋朝,穿越时空,两代郑家文人完成了同一个品茶蒙井的梦想,也为太姥山茶事留下了一段佳话。
郑丽生诗中提到的绿雪,虽然更多指的是茶汤的美好,却暗喻着太姥山最有名的一款茶,也就是本书的主角——绿雪芽,这一点,在后面的章节中可以得到印证。无论如何,宋代郑樵的诗,让我们记住了蒙井烹茶这一太姥山茶事的重要环节与风韵。
太姥山地景中的茶事,在宋、明以后应该越来越多了。明代霞浦人林爱民对太姥山抱有特别的情感,他仿李白写了一首“梦游太姥”的长诗,描绘太姥三十六峰的奇秀,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有具体的地景指向,如摩霄庵、蓝溪、岩洞庵等,其中有一句:
一僧辟谷可旬日,煮茗只向石底烧。
上引“煮茗只向石底烧”这一句诗中的“石底”,应是指太姥山传说中容成子炼丹留下的石井,现在已经是太姥山的一处景点,同时也是当时游人登山途中品茗解乏的好去处。
如果说林爱民只是提及游人在山中品茶,我们从他的诗中只能想象当地产茶的情况,那么后来登山的文士则提供了更多关于太姥山茶的信息。万历三十六年(1608)九月,福州人陈仲溱与友人陈伯全相邀一起游历太姥山,当地官员张宪周做向导,他们一行蹑石攀岩,沿途指点江山,游兴勃勃。在转到叠石庵时,陈仲溱就看到一幕“缁徒颇繁,然皆养蜂卖茶”的场景。叠石庵也许因为僧众人数众多,为了生计,必须从事养蜂卖茶,因此多了几分忙碌,少了几分清净。在陈仲溱看来,避世修行的僧众,本来应该是在禅堂静坐,青灯黄卷中诵经念佛,然而现在却忙于种茶生计,或者不符合戒律规定,但他也报以同情之理解。因为寺中清贫,衣食都要自给,只有能够维生,才能留得住僧尼。陈仲溱的游记留下了太姥山茶史上的一段重要资料,反映出这个时期的太姥山上,已经是茶园遍布,甚至成为支撑僧众生活的主要产业。
万历三十七年(1609),太姥山来了一位特别的访客——当时的大才子谢肇淛。作为17世纪大明帝国最专业的旅游家之一,谢肇淛特别钟爱名山大川,此次造访太姥山,他不只是一般性的旅行,而是带着为太姥山写一部山志的任务。正月的最后一天,他抵达福宁州治所在地霞浦,为登临太姥山做准备,但因为连日降雨,延迟到半个多月后才成行。当年二月十九日,谢肇淛一行人出发,取道杨家溪,进入山中,一路览胜,兴致勃发。路上他遇到了山中畲民烧畲种粮的生计活动,写下了“畲人烧草过春分”的诗句。中午时分,他们一行到达了太姥山,映入眼中的是一幕繁忙采茶的景象:
太姥山中(www.daowen.com)
崎岖历尽扣山家,日午山蜂已放衙。
到处探云筇竹杖,入门迎客海棠花。
野猿竞采初春果,稚子能收未雨茶。
自分鹿麋踪迹久,老僧无用具袈裟。
“野猿竞采初春果,稚子能收未雨茶”,这一句诗描写的是太姥山清明前的茶事活动。这个时节的茶最为珍贵,太姥山茶园里满目皆是采茶景象,茶农们倾家而出,甚至连孩童也要参与到采茶生产中。当他来到天源庵,这座竹庵掩映在竹林中,清风徐来,绿枝婆娑,春天的午后,景象精致无比:
清溪环竹屋,不觉类禅关。
酌此庵前水,遥看天际山。
棋声春院闭,鹤梦午松前。
借问僧何处,采茶犹未还。
天源庵门半掩半闭,他敲门询问庵中住持僧的去处。看门人回答他说,一早就去山中茶园采茶,这个时候还没有回来。我们不知道这个住持僧的名字,但可以想象,在万历三十七年(1609)的春天,这个清明前太姥山最重要的茶季,所有的生活都围着茶事转,连寺庵中修行的僧人,也早早出门去茶园采茶了。
惠山泉
长溪有蒙井,郑氏为之铭。
品评泉第一,不让惠山清。
井在灵峰寺,其地傍潋城。
我来寻古迹,未见已心倾。
井径才二尺,韩作四方形。
水高手可掬,汲勿烦绠瓶。
石垣苔藓蚀,旧刻辨难明。
僧言取不竭,旱亦见渊渟。
从宋代到近代,历经近千年,蒙井古井仍然活跃,水涌不息。尽管郑樵石刻因岁月流逝而磨灭,难以辨认,但是井水满溢,即使是旱季,也十分充沛。当地僧人告诉诗人,井水取之不竭。诗人用手捧水,感受到那份清凉。在游历过程中,当地僧人拿出好茶,汲水烹茶,款待他们一行:
款客出佳茗,舀泉试一烹。
玉瓶浮绿雪,两腋清风生。
山僧备好佳茗,庄重地汲取井中清泉,生火烹茶,茶汤泛起,如绿雪一般,众人举杯轻品,甘润无比,那种感觉,犹如两腋生风,清爽沁鼻。这一幕是如此相像,人们仿佛回到了宋朝,穿越时空,两代郑家文人完成了同一个品茶蒙井的梦想,也为太姥山茶事留下了一段佳话。
郑丽生诗中提到的绿雪,虽然更多指的是茶汤的美好,却暗喻着太姥山最有名的一款茶,也就是本书的主角——绿雪芽,这一点,在后面的章节中可以得到印证。无论如何,宋代郑樵的诗,让我们记住了蒙井烹茶这一太姥山茶事的重要环节与风韵。
太姥山地景中的茶事,在宋、明以后应该越来越多了。明代霞浦人林爱民对太姥山抱有特别的情感,他仿李白写了一首“梦游太姥”的长诗,描绘太姥三十六峰的奇秀,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有具体的地景指向,如摩霄庵、蓝溪、岩洞庵等,其中有一句:
一僧辟谷可旬日,煮茗只向石底烧。
上引“煮茗只向石底烧”这一句诗中的“石底”,应是指太姥山传说中容成子炼丹留下的石井,现在已经是太姥山的一处景点,同时也是当时游人登山途中品茗解乏的好去处。
如果说林爱民只是提及游人在山中品茶,我们从他的诗中只能想象当地产茶的情况,那么后来登山的文士则提供了更多关于太姥山茶的信息。万历三十六年(1608)九月,福州人陈仲溱与友人陈伯全相邀一起游历太姥山,当地官员张宪周做向导,他们一行蹑石攀岩,沿途指点江山,游兴勃勃。在转到叠石庵时,陈仲溱就看到一幕“缁徒颇繁,然皆养蜂卖茶”的场景。叠石庵也许因为僧众人数众多,为了生计,必须从事养蜂卖茶,因此多了几分忙碌,少了几分清净。在陈仲溱看来,避世修行的僧众,本来应该是在禅堂静坐,青灯黄卷中诵经念佛,然而现在却忙于种茶生计,或者不符合戒律规定,但他也报以同情之理解。因为寺中清贫,衣食都要自给,只有能够维生,才能留得住僧尼。陈仲溱的游记留下了太姥山茶史上的一段重要资料,反映出这个时期的太姥山上,已经是茶园遍布,甚至成为支撑僧众生活的主要产业。
万历三十七年(1609),太姥山来了一位特别的访客——当时的大才子谢肇淛。作为17世纪大明帝国最专业的旅游家之一,谢肇淛特别钟爱名山大川,此次造访太姥山,他不只是一般性的旅行,而是带着为太姥山写一部山志的任务。正月的最后一天,他抵达福宁州治所在地霞浦,为登临太姥山做准备,但因为连日降雨,延迟到半个多月后才成行。当年二月十九日,谢肇淛一行人出发,取道杨家溪,进入山中,一路览胜,兴致勃发。路上他遇到了山中畲民烧畲种粮的生计活动,写下了“畲人烧草过春分”的诗句。中午时分,他们一行到达了太姥山,映入眼中的是一幕繁忙采茶的景象:
太姥山中
崎岖历尽扣山家,日午山蜂已放衙。
到处探云筇竹杖,入门迎客海棠花。
野猿竞采初春果,稚子能收未雨茶。
自分鹿麋踪迹久,老僧无用具袈裟。
“野猿竞采初春果,稚子能收未雨茶”,这一句诗描写的是太姥山清明前的茶事活动。这个时节的茶最为珍贵,太姥山茶园里满目皆是采茶景象,茶农们倾家而出,甚至连孩童也要参与到采茶生产中。当他来到天源庵,这座竹庵掩映在竹林中,清风徐来,绿枝婆娑,春天的午后,景象精致无比:
清溪环竹屋,不觉类禅关。
酌此庵前水,遥看天际山。
棋声春院闭,鹤梦午松前。
借问僧何处,采茶犹未还。
天源庵门半掩半闭,他敲门询问庵中住持僧的去处。看门人回答他说,一早就去山中茶园采茶,这个时候还没有回来。我们不知道这个住持僧的名字,但可以想象,在万历三十七年(1609)的春天,这个清明前太姥山最重要的茶季,所有的生活都围着茶事转,连寺庵中修行的僧人,也早早出门去茶园采茶了。
摩霄庵
这次登山,太姥山茶留给谢肇淛的印象太深了,他在另一首诗中又特别记载了当地的茶。当他来到位于摩霄庵背面最为幽胜的白箬庵时,看到的也是一片茶园与高入云霄的石柱交相辉映的景象。在他的笔下,白箬庵前,“天柱青初近,云牙绿未齐”,早春的茶园是如此的生机盎然。越往山顶走,茶的生长也缓慢得多,即使是春天了,一些茶树吐出绿芽,芽头参差不一,还没有长齐。
谢肇淛来到了玉湖庵。宋代大儒朱熹来过太姥山地区,曾经短暂住在此处,因此,这里也是朱子过化之区。先圣已去,庵址仍在。也许他想起了朱子,而这座名庵,经过了数百年风雨之后却没落了,庵中空无一人,原来守庵人也去采茶了:“采茶人去猿初下”。沧海桑田,从来胜迹易凋零。他对于这种胜迹的没落,心里很不是滋味,却无可奈何。尽管有这些遗憾,但这一趟太姥山之行对于谢肇淛来说还是收获很大,不仅为其所编著的《太姥山志》积累了宝贵的实地考察资料,也得以深入了解太姥山茶事。他在每一个景观处都看到了遍地的茶园与采茶活动,从而加深了对太姥山茶区的认识。对于他这样的爱茶之人而言,还有什么会比亲近茶山更令人愉悦的事呢?
摩霄庵
这次登山,太姥山茶留给谢肇淛的印象太深了,他在另一首诗中又特别记载了当地的茶。当他来到位于摩霄庵背面最为幽胜的白箬庵时,看到的也是一片茶园与高入云霄的石柱交相辉映的景象。在他的笔下,白箬庵前,“天柱青初近,云牙绿未齐”,早春的茶园是如此的生机盎然。越往山顶走,茶的生长也缓慢得多,即使是春天了,一些茶树吐出绿芽,芽头参差不一,还没有长齐。
谢肇淛来到了玉湖庵。宋代大儒朱熹来过太姥山地区,曾经短暂住在此处,因此,这里也是朱子过化之区。先圣已去,庵址仍在。也许他想起了朱子,而这座名庵,经过了数百年风雨之后却没落了,庵中空无一人,原来守庵人也去采茶了:“采茶人去猿初下”。沧海桑田,从来胜迹易凋零。他对于这种胜迹的没落,心里很不是滋味,却无可奈何。尽管有这些遗憾,但这一趟太姥山之行对于谢肇淛来说还是收获很大,不仅为其所编著的《太姥山志》积累了宝贵的实地考察资料,也得以深入了解太姥山茶事。他在每一个景观处都看到了遍地的茶园与采茶活动,从而加深了对太姥山茶区的认识。对于他这样的爱茶之人而言,还有什么会比亲近茶山更令人愉悦的事呢?
摩霄庵
这次登山,太姥山茶留给谢肇淛的印象太深了,他在另一首诗中又特别记载了当地的茶。当他来到位于摩霄庵背面最为幽胜的白箬庵时,看到的也是一片茶园与高入云霄的石柱交相辉映的景象。在他的笔下,白箬庵前,“天柱青初近,云牙绿未齐”,早春的茶园是如此的生机盎然。越往山顶走,茶的生长也缓慢得多,即使是春天了,一些茶树吐出绿芽,芽头参差不一,还没有长齐。
谢肇淛来到了玉湖庵。宋代大儒朱熹来过太姥山地区,曾经短暂住在此处,因此,这里也是朱子过化之区。先圣已去,庵址仍在。也许他想起了朱子,而这座名庵,经过了数百年风雨之后却没落了,庵中空无一人,原来守庵人也去采茶了:“采茶人去猿初下”。沧海桑田,从来胜迹易凋零。他对于这种胜迹的没落,心里很不是滋味,却无可奈何。尽管有这些遗憾,但这一趟太姥山之行对于谢肇淛来说还是收获很大,不仅为其所编著的《太姥山志》积累了宝贵的实地考察资料,也得以深入了解太姥山茶事。他在每一个景观处都看到了遍地的茶园与采茶活动,从而加深了对太姥山茶区的认识。对于他这样的爱茶之人而言,还有什么会比亲近茶山更令人愉悦的事呢?
明代太姥山繁盛的茶事,并不是只有谢肇淛注意到,而是这个时期一个普遍的印象。例如,与谢肇淛同游的道士周千秋,也对太姥山随处可见的茶园印象深刻。他在去往太姥山的路上,看到道路两旁都是茶园,“几处茶园分别墅,数家茅屋自成村”。周千秋来自福建莆田,虽然是一位道人,但也是明代闽中出名的雅士,他和谢肇淛、徐这些当时东南文坛的精英人物来往密切,能诗善画,也懂茶。他进入太姥山,怎能不被山中的茶所吸引呢?同样,同行的宁德人崔世召在玉湖庵旁也看到了茶园中新茶泛着翠绿、生机勃勃的样子。
明代太姥山繁盛的茶事,并不是只有谢肇淛注意到,而是这个时期一个普遍的印象。例如,与谢肇淛同游的道士周千秋,也对太姥山随处可见的茶园印象深刻。他在去往太姥山的路上,看到道路两旁都是茶园,“几处茶园分别墅,数家茅屋自成村”。周千秋来自福建莆田,虽然是一位道人,但也是明代闽中出名的雅士,他和谢肇淛、徐这些当时东南文坛的精英人物来往密切,能诗善画,也懂茶。他进入太姥山,怎能不被山中的茶所吸引呢?同样,同行的宁德人崔世召在玉湖庵旁也看到了茶园中新茶泛着翠绿、生机勃勃的样子。
明代太姥山繁盛的茶事,并不是只有谢肇淛注意到,而是这个时期一个普遍的印象。例如,与谢肇淛同游的道士周千秋,也对太姥山随处可见的茶园印象深刻。他在去往太姥山的路上,看到道路两旁都是茶园,“几处茶园分别墅,数家茅屋自成村”。周千秋来自福建莆田,虽然是一位道人,但也是明代闽中出名的雅士,他和谢肇淛、徐这些当时东南文坛的精英人物来往密切,能诗善画,也懂茶。他进入太姥山,怎能不被山中的茶所吸引呢?同样,同行的宁德人崔世召在玉湖庵旁也看到了茶园中新茶泛着翠绿、生机勃勃的样子。
谢肇淛 《太姥志》
慧猴缘树狎,静鸟抱沙喧。
古木青攒汉,新茶翠点园。
这次谢肇淛一行登临太姥山,对于东南山岳文化遗产来说是浓重的一笔。谢肇淛等人聚游太姥山,是明代太姥山一次难得的文化雅集,极大地丰富了太姥山文明史的内容。谢肇淛本人不仅撰写完成了一部系统的太姥山志书,为后人留下了明代最系统完备的一部太姥山山志,同时也为太姥山地区的茶事景观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志资料。《太姥山志》与谢肇淛所撰写的其他两部山志——《鼓山志》《支提山志》一样,成为建构明代东南山岳地景记忆的三部重要地志书籍。与谢肇淛同游的一行人,不约而同地在诗文中描写了太姥山的茶事,这是太姥山茶史的重要资料,为今人追溯明代太姥山茶的状况提供了重要的亲历观察。从谢肇淛这一行人登太姥山对茶的关注来看,他们来太姥山,除了赏景、编书之外,其实也带着寻茶的重要目的。他们这一群人都是爱茶之人,也是明代福建茶的重要推广者,在他们的生活世界中,茶这样的名物,和诗文、功名一样,都是人生不可分割的部分。
谢肇淛 《太姥志》
慧猴缘树狎,静鸟抱沙喧。
古木青攒汉,新茶翠点园。
这次谢肇淛一行登临太姥山,对于东南山岳文化遗产来说是浓重的一笔。谢肇淛等人聚游太姥山,是明代太姥山一次难得的文化雅集,极大地丰富了太姥山文明史的内容。谢肇淛本人不仅撰写完成了一部系统的太姥山志书,为后人留下了明代最系统完备的一部太姥山山志,同时也为太姥山地区的茶事景观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志资料。《太姥山志》与谢肇淛所撰写的其他两部山志——《鼓山志》《支提山志》一样,成为建构明代东南山岳地景记忆的三部重要地志书籍。与谢肇淛同游的一行人,不约而同地在诗文中描写了太姥山的茶事,这是太姥山茶史的重要资料,为今人追溯明代太姥山茶的状况提供了重要的亲历观察。从谢肇淛这一行人登太姥山对茶的关注来看,他们来太姥山,除了赏景、编书之外,其实也带着寻茶的重要目的。他们这一群人都是爱茶之人,也是明代福建茶的重要推广者,在他们的生活世界中,茶这样的名物,和诗文、功名一样,都是人生不可分割的部分。
谢肇淛 《太姥志》
慧猴缘树狎,静鸟抱沙喧。
古木青攒汉,新茶翠点园。
这次谢肇淛一行登临太姥山,对于东南山岳文化遗产来说是浓重的一笔。谢肇淛等人聚游太姥山,是明代太姥山一次难得的文化雅集,极大地丰富了太姥山文明史的内容。谢肇淛本人不仅撰写完成了一部系统的太姥山志书,为后人留下了明代最系统完备的一部太姥山山志,同时也为太姥山地区的茶事景观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志资料。《太姥山志》与谢肇淛所撰写的其他两部山志——《鼓山志》《支提山志》一样,成为建构明代东南山岳地景记忆的三部重要地志书籍。与谢肇淛同游的一行人,不约而同地在诗文中描写了太姥山的茶事,这是太姥山茶史的重要资料,为今人追溯明代太姥山茶的状况提供了重要的亲历观察。从谢肇淛这一行人登太姥山对茶的关注来看,他们来太姥山,除了赏景、编书之外,其实也带着寻茶的重要目的。他们这一群人都是爱茶之人,也是明代福建茶的重要推广者,在他们的生活世界中,茶这样的名物,和诗文、功名一样,都是人生不可分割的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