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刻板印象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刻板印象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刻板印象的通俗解释:人们对某件事物形成的固定模式的印象与认识。刻板印象有着积极的一面,尤其是当它正确的时候,它会让我们对事物的判断有着异常简洁的力量。但当刻板印象原本就是错误的时候,它的消极一面亦暴露无遗。刻板印象之所以会产生这样根深蒂固的错误,主要原因是推导和产生的逻辑起点,有可能是正确的,即错误的刻板印象可能起始于正确的立论。这是刻板印象最有迷惑性与最可怕的地方。

刻板印象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刻板印象的通俗解释:人们对某件事物形成的固定模式的印象与认识。比如我们在长期工作相处中,认为同事老刘是个好人,忠厚、可靠。这番印象,刻在心中,从而对我们的认识与判断产生了超人意料的影响。老刘说“啊,我有一笔生意做,很赚钱的哈”,我们想“老刘是个好人,忠厚,可靠”,因此判断:他说的一定不是假话。后来老刘又说“啊,我生意缺钱用,谁能借我,我高利报酬的”,我们又想“老刘是个好人,忠厚、可靠”,因此得出结论:把钱借给他,应该不会有错。于是有人借钱给他。后来老刘果然高利报酬,这时我们又会想“啊,老刘果然是个好人,忠厚、可靠”——这不,许诺的高利不是兑现了吗?于是“老刘是个好人”并且“忠厚、可靠”的印象进一步固化。有一天,老刘又说“啊,我做生意又缺钱用,你们尽管借钱给我吧,我一定高利报酬”。于是,很多人都会想“是啊,老刘是个好人,以前说话算话,把钱借给他一定没错”,于是纷纷解囊。张三拿十万,李四拿八万,王二麻子拿了五十万。这个时候,总会有聪明人开始计算了,不对呀,这么高的利息,什么样的生意能覆盖得过来呀?于是,对老刘产生了怀疑。但这个时候的怀疑对大多数人已经不起作用了:当我们对张三提示风险时,他一定会告诉你“没事,老刘是个好人,忠厚、可靠,以前从没有欺骗过我们”;你去李四那儿提示风险,李四可能会给你以相同的答案;你若再去找王二麻子提示风险,大家可能会突然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你,好像是你居心不良一样。当你站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的时候,你就会得到这种群体性的质疑和嘲笑,你也就能最深刻地理解到这种由刻板印象带来的事物失衡状态对你所造成的压力究竟有多大了。终于有一天,有消息传来:老刘资不抵债,携款跑路了。

这样的事情,回叙起来,显得那么滑稽可笑,可是仔细想想,是不是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呢?

刻板印象有着积极的一面,尤其是当它正确的时候,它会让我们对事物的判断有着异常简洁的力量。比如我们在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警察就是打击违法犯罪”的印象,一旦遭逢歹徒威胁,就会不假思索地拨打110、向公安求助,大量节省思考与选择的成本。

但当刻板印象原本就是错误的时候,它的消极一面亦暴露无遗。比如当我们形成“世上贪官很多”的印象后,见到公务员,马上与贪官画起等号。事实上一国公务员整体上贪污是不可想象的,历史上往往只在极端朝代环境下产生。这个例子恰恰向我们展示了刻板印象可能的两个错误方向:一是以整体印象代替对个体的判断,比如“贪官都是公务员”和“公务员都是贪官”原本就是不搭边的两个判断,但是当整体与个体混淆后,二者即被画上等号;二是原本立意就错的刻板印象天生地排斥掉了正确方向的思考——至少,它轻易地让我们犯下了拒绝深入思考的错误。

刻板印象之所以会产生这样根深蒂固的错误,主要原因是推导和产生的逻辑起点,有可能是正确的,即错误的刻板印象可能起始于正确的立论。这是刻板印象最有迷惑性与最可怕的地方。举个例子:过去几年,无论从市盈率市净率还是股息率方面看,银行股的估值都非常低,但是人们依然认为银行股是不值得投资的。我们且从源头算起,看看这种印象是怎样形成的:2008年世界金融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推出了世所瞩目的“四万亿”刺激计划。计划一出,即有经济学家指出,这四万亿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严重的后遗症。受到刺激,楼市会满血复活,各地“铁公鸡”项目会纷纷上马,原本就高企的楼价、物价火上浇油。争论中,经济学家推导的现象果然出现了:各地重大工程纷纷上马,全国上下一片热火朝天,楼价果然暴涨。于是人们的头脑中就有了第一个印象:“四万亿是不好的,会留下巨大的后遗症。”接下来,专家们继续为我们推导,而事实也一再遵从着他们的推导:先是钢铁、水泥煤炭等落后产能满血复活,甚至在强大的刺激效应下,已经过剩的产能更加过剩。后来过剩症状继续向其他上下游产业全面蔓延,造成工业产能的整体过剩。还不算完,专家们又告诉我们:后遗症最终的传导结果是,产能过剩的工厂最终将无利可盈,经济陷入困境,经济增速显著下滑,而银行的坏账将大量增加——增加到什么程度呢?他们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出乎你想象的程度。因为推导的过程与现实观察到的现象有着高度的重合性,于是由“银行也是落后产能”,到“坏账将大幅增加”,到“最终将利润下降”,甚至是亏损、倒闭,最后很容易得出“银行股是不能投资”的刻板印象。这个推导过程持续了近十年,在刻板印象的支配下,抛弃银行股的投资者越来越多,适度的担忧渐渐地过度到了不顾一切的担忧。最终人们头脑里只有坏账、破产、倒闭这些印象,而罔顾这么多年银行的业绩一直在稳定增长、从来还没有发生过利润下降这类推测的事实,更不用说亏损了。最终形成低估。一旦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刻板印象就会给我们传来声音:银行现在的确还在挣钱,但这种挣钱是不可持续的,它早晚会坏账爆发、早晚会利润下降、早晚会亏损、早晚会破产清算。

不可否认,“四万亿会有后遗症”的推论起点是没有什么错误的。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的特征。但是一路推导下来,我们不知不觉地越过“适度”的中点,滑向另外一个极端。正如钟摆理论所揭示的情景,股市的钟摆从不会在轨迹的中点停下脚步,它总会遵循一种趋势的力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均衡走向失衡,再从失衡回归均衡,而后再走向另一个方向的失衡——投资界的钟摆理论,实际上就是一个失衡规律的完美阐释。(www.daowen.com)

再回到银行股的争论上来——市场中人,终于渐渐形成了“银行股没有投资价值”的印象,于是它的推论对市场中所有的银行都起到了“盖棺论定”的魔力,好像所有的银行股都没有投资价值了一样。实际上这些年招商、浦发、民生、兴业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是非常强劲的,长期追踪和投资它们的投资者至少到目前为止都还获利丰厚,少则几倍,多则十几倍。即使经历2015年的股灾冲击,他们的投资业绩依然可以笑傲江湖。再进一步地说,这些年投资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投资者,小日子也过得不错。股价甚至在股灾中还一度创出近年新高。股灾之后的今天,单纯股价就比2014年行情启动前要高出不少。而这么多年来,这些银行一直维持着稳定、较高的分红率和股息率,仅红利再投资一项,收益就相当可观。最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哪怕是包含上坏账率大幅上升、盈利下降、亏损等极端预期,我认为这个行业,都还是具有显著的投资价值的。但是现在市场上关于银行股的刻板印象已经发展到了“银行必将整体倒闭”的地步了。这是多么可笑、可怕的推论呀——大家可以翻翻古今中外的历史,一国的金融业整体上出现倒闭的问题,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恶果?在这些人心中,“中国崩溃论”似乎已经不可避免了。适度的警惕甚至悲观,可能是一种积极的预防,但当警惕和悲观过度使用时,我认为八成会犯大错。

无独有偶,当前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也在其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始终与这种悲观的预期相伴相生。所以才会成就巴菲特如下一句名言:“200多年来,还没有一个人是可以通过卖空美国而获得成功的。”这句话,我们可以借用一下,套用到中国,然后送给所有判断和盼望自己国家行将崩溃的“高人”。

刻板印象的推论基础首先起源于一个对事实的正确判断,然后人们不停地强化这种判断,最终形成刻板印象——接下来,人们在刻板印象的指导下,越过适度的中点,朝着与事实不再相符的某一个方向赶去,最终达到一个极端的地步。最终,事物的失衡状态完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事物从印象到失衡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话题回到十几年前:我岳父当初的错误结论是怎样形成的呢?与上述所有的失衡状态形成过程一般无二:首先,他脑子里有一个“别人用我们的钱盖房然后再卖给我们”的印象,这个印象直接产生了第二个印象“我们这样做不是吃亏了吗”。之后,他又发现我们买房的成本并不占明显的优势,而且岳母的意见“我们没必要住这么大的房子”又进一步佐证了他“没有什么便宜可赚”的判断,并最终固化了他“这不是一笔好买卖”的印象。而事实上,刻板印象一旦形成,他便再也听不进我中肯的计算了。判断与事实的失衡状态,自此再也无法避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