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作主体对文体的影响,往往也和社会文化相关,往往是社会文化影响写作主体的审美意识、行为方式等,再由写作主体反映到文体创作上,因此前面二者实则可综合归纳为文化对文体的影响里。风俗文化对文体的影响,可分为外在的存在状况影响和文体本体影响两个方面。外在的影响,主要是文体的产生、兴盛、传播、文化功能等方面,文体本体影响则在文体体裁、题材、内容、表达方式、语体风格等方面体现。
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做古代文体的研究,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文学的层面,那就要理清文学与文体的逻辑关系。我们今天在论及文学时,往往受到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强调艺术、审美。而我国古代文学的实际情况,如先秦时期文与文学的未区分,难以简单地以是否有文学性将文体截然区分为文学性文体与非文学性文体。因为有的文体体裁虽然属于应用性质,但在实际创作中,往往因作者个人发挥又会写出有审美、有情感的美文。笔者认为曾枣庄先生主张将古代文体区分为文学性、非文学性和两可性[17]三类,则可比较好地解决这一界限难以截然区分的问题。根据这一观点,文学类文体包括诗歌、小说、戏剧、辞赋、赠序、杂记、哀祭、楹联等文体;非文学性文体包括诏令、奏议、公牍、祈祷等应用文体;两可性文体指书启、序跋、论说、箴铭、颂赞、传状、碑志等类。因为这一分析是以整个古代文体为参照,笔者认为具体到唐代文体,根据一些文体的创作实际情况,如唐代墓志的兴盛和文学性的加强,文学类的文体可以包括诗歌、传奇、墓志、辞赋、赠序、杂记、哀祭等文体,本书的唐代文体研究也主要以这些文学类文体为中心。
文体的发展演变与社会文化、写作主体与文体自身发展规律相关。写作主体对文体的影响,往往也和社会文化相关,往往是社会文化影响写作主体的审美意识、行为方式等,再由写作主体反映到文体创作上,因此前面二者实则可综合归纳为文化对文体的影响里。风俗文化对文体的影响,可分为外在的存在状况影响和文体本体影响两个方面。外在的影响,主要是文体的产生、兴盛、传播、文化功能等方面,文体本体影响则在文体体裁、题材、内容、表达方式、语体风格等方面体现。(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风俗文化与唐代文体关系研究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