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七月半:海陵东乡传说与中元节习俗

七月半:海陵东乡传说与中元节习俗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七月十五中元节,海陵东乡俗称“七月半”。传说此日为中元赦罪地宫清屡大帝的诞日,并谓整个七月阴间鬼门大开,无祭孤魂四处闯荡,因此,中元节期间寺庙要举行盂兰盆会,普遍超度孤魂野鬼。七月半祭祖是日家家于晌午时分祭祖,海陵东乡有“早烧清明晏烧冬,七月半亡人等不到中”之说。里下河地区流传明代某年七月,此地遭受特大洪涝,百姓未及吃饭,即葬身鱼腹,均成饿鬼。斋孤与祭孤稍有不同,一般在农历七月三十傍晚。

七月半:海陵东乡传说与中元节习俗

七月十五中元节,海陵东乡俗称“七月半”。中元节与正月十五上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并称“三元”。传说此日为中元赦罪地宫清屡大帝的诞日,并谓整个七月阴间鬼门大开,无祭孤魂四处闯荡,因此,中元节期间寺庙要举行盂兰盆会,普遍超度孤魂野鬼。旧时地方戏草台班子多于此日上演应时戏《目连救母》。

七月半祭祖

是日家家于晌午时分祭祖,海陵东乡有“早烧清明晏烧冬,七月半亡人等不到中”之说。里下河地区流传明代某年七月,此地遭受特大洪涝,百姓未及吃饭,即葬身鱼腹,均成饿鬼。于是,后人形成了晌午时分敬亡人慰祖先的风俗。

旧时有些富裕人家为求平安发愿心,或因回家一般较晚怕遇野鬼者,于此日请和尚放一台利孤焰口以超度,当晚在高墩上竖桅杆,悬挂七盏灯笼,名“七星灯”,以召唤孤魂野鬼前来看戏受斋。(www.daowen.com)

海陵东乡人家于中元节普遍吃“扁食”。“扁食”形似较大饺子,多以甜豆沙为馅,少数也有用青菜剁碎加肉丁的,面粉发酵包裹成花卷灵芝形状,上笼蒸熟。“扁食”为祭祖主食,外加菜肴水酒。祭祖焚化的锡箔纸钱主要是给“门中三亲”,但中元节还须另外在屋角巷尾烧化一部分纸钱,谓之“祭孤”。这是专门奉送给孤魂野鬼的,以免他们危及家人。

斋孤与祭孤稍有不同,一般在农历七月三十傍晚。天快黑时,当家的捧几刀“茂昌纸”上打成一串串半圆形孔的纸钱,到河边、路边,烧给那些没有善终、没有宗族后人祭奠的孤魂野鬼。尤其那些家里有幼童的人家,多是由祖父在家的四周路口、河边,全部烧一遍纸钱,乞求那些路过的魂魄们远离自己的孙辈。正如有句俗语所说,“七月三十大放赦,孤魂野鬼都来拿钱”。昏暗的夜色里,处处燃着点点烟火,空气里弥漫着烧纸钱的味道。这种气息透露出的,是古人的和谐理念。人们认为,没有善终的人,他们死后的魂魄会在人世间游走,他们无法进入后人的堂屋。后辈祭奠时烧的纸钱自然就得不到了。它们是冥界里经济上没有收入、感情上倍受煎熬的苦鬼。那些没有后辈祭奠的鬼同样也是冥界的弱势群体,因为鬼的能量要依靠阳界族人的阳刚之气。这些受苦的鬼在七月三十会感到更加痛苦,在属于它们的节日里,它们仍然是那样的孤苦,它们心中的怨愤会累积,会爆发。于是,人们就不约而同地走出家门,在丁字路口,在河边,给它们烧一串纸钱,告慰这些孤苦的鬼:阳界的人并没有忘记它们;同时也请它们不要惊扰了自家的孩子。因为孩子的阳气还不足,容易受到阴气的冲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