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体现价值本位的方位校准、现实逻辑、意义必然,就需要坚持“中心”意识的价值坐标方法论。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生活实践中,所谓“中心”都代表的是一种价值系统及其得以存在并形成坐标体系的基点,以此为基点才能校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科学维度,才能完成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遵循,也才能将之变成一以贯之的现实逻辑,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的社会主义本质和人民至上情怀。以人民为中心正是中国共产党“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誓言的生动诠释,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将追求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现实化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崇高事业,并将“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其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融入中国现实的发展实践中。
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国家的前途与民族的命运始终与人民的本位性中心意识相关联。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代境遇标识出了新的历史方位和新征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正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表达,以其自身的至上性和终极性意蕴将在新时代继续发挥价值关怀和实践引领作用。在当今中国新时代创造历史的征程中,“人民”成为最核心的概念,是共产党人的最高信仰对象,由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一切爱国者组成,在中国追求共产主义理想中,人民是主体而非受体,是目的而非手段,人民群众既是出发点更是旨归点。这种价值定位在新时代就凝练为“人民至上”。
人民至上的要义,关键在于要创造越来越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不让一个人在小康路上掉队的共同富裕承诺。因此,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往往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的满足程度上,这也充分体现了迈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向,很大程度上可以用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评判。基于对新时代每个人的现实观照,每个人会投身人民实践实现个人真正的价值意义,而在每个人的人生价值实现中,人民也更加鲜活实在。因此,“以人民为中心”体现的是对人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统一,它往往体现为现实需求生发的集体力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然要求。
“以人民为中心”让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新时代更加鲜活,又通过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而具象化,越是重视信仰引领在“现实的个人”这个原点上的生发和动力作用,也就越发使得人民这个本位具有了崇高性。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内在于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中,而且主体的劳动实践创造越自觉,主体就越自由,人类自由本质的合目的性与幸福的价值意义相契合,那时劳动会成为人的第一需要。所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实践理念并未将人民整体虚置化,而是更注重人民内部关系的平等和谐,在共建共享中激发个体超越狭隘的利己主义,在人人互助中实现价值和快乐。“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5]所以,将人民立于本位性的中心意识位置上,是价值至上性和终极性使然,但更加具有信仰的深远意蕴。
总之,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在各种需要和利益的驱动下进行不同的活动,而只有发展才能切实满足人之需要,只有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发展。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围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使然。作为新发展理念,它的历史功能是使人摆脱对物的依赖并回归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只有强化其鲜明的人民的方向性、发展的价值性、中心的至上性,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民观和发展观,才能校准人民需求,把准社会主义方向,瞄准中国现代化发展新路径,在新的历史阶段上开创新发展格局,不断朝向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现实目标”前进。
【注释】
(www.daowen.com)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3.
[2]张爽.马克思国家观的人民性之维:从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辩论和批判说起[J].学术交流,2013(1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1.
[4]孙正聿.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4:2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