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夏文字创制与使用 | 西夏博物馆陈列详解

西夏文字创制与使用 | 西夏博物馆陈列详解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夏文字是西夏建国前,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以党项语为基础,仿借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创制的。西夏文字属表意性文字,形制和汉字相近,共有6000余字。西夏文字体有楷书、行书、草书、篆书。西夏文碑刻遗存较少。碑身高2.5米,宽0.9米,两面刻文共计3640个字,一面刻西夏文,以西夏文篆字题名,意为“敕感通塔之碑文”。西夏仿照宋朝的体制设立印刷管理机构—刻字司。

西夏文字创制与使用 | 西夏博物馆陈列详解

西夏文字是西夏建国前(1036年),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以党项语为基础,仿借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创制的。西夏文字属表意性文字,形制和汉字相近,共有6000余字。它不仅使西夏在民族语言文字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且对西夏文化教育的兴盛、佛教的传播、印刷业的进步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西夏文字

西夏文字是记录党项语的一套书写符号,其字体方正,由点、横、竖、撇、捺、拐等基本笔画组成。西夏文字笔画多在10画左右,字画均匀,舒展大方,其文字构成受汉字影响,有规律可循,可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

西夏 西夏文刻本《文海宝韵》
长29.0cm、宽19.0cm
黑水城出土

西夏 西夏文写本《五音切韵》
长19.0cm、宽13.0cm
黑水城出土

西夏 西夏文木雕版残块
长3.7-6.9cm、宽1.9-5.6cm、厚1.3-2.0cm
1990年贺兰县宏佛塔出土

二、西夏书法

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西夏文字笔画匀称,书写时舒展潇洒,饱满严谨。西夏文字体有楷书行书草书、篆书。西夏陵出土的残碑文体各异,风格不一,有的端正大方,有的字势豪迈,有的温淳婉丽,有的圆熟深沉,是西夏书法艺术的真实写照。

西夏 西夏文描金云龙纹灰砂岩残碑
残长71.0cm、残宽42.0cm、残厚21.0cm
1998年3号陵西碑亭遗址出土

西夏 西夏文描金灰砂岩残碑
残长24.5cm、残宽30.0cm、残厚29.0cm
1998年3号陵西碑亭遗址出土

西夏 西夏文描金灰砂岩残碑
残长23.2cm、残宽31.0cm、残厚25.5cm
1998年3号陵西碑亭遗址出土

西夏 西夏文篆书寿陵碑额

三、西夏语音

西夏语是西夏主体民族党项族的语言。党项族称自己的民族语言为“弥”语。西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除了有汉藏语系各语言都具备的共同特征外,还具有藏缅语族的重要特点。其声母共分为9大类,韵母有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西夏语有平、上、入3个声调。韵母间有成系统的音韵转换现象。

中国古代民族文字总表

四、西夏文碑刻

西夏文字于1036年颁布,经元代直到明后期仍有西夏文碑刻。西夏文碑刻遗存较少。碑的形制有盝式方形、长方形。碑头有半圆形或梯形,有的有碑座,有的无碑座。有的有边饰图案,有的是无饰纹素碑。西夏碑额多为篆书,楷书则用于石刻正文。

居庸关云台六体石刻(www.daowen.com)

居庸关云台洞壁上的西夏文字石刻

居庸关云台六体石刻拓片

居庸关云台六体石刻拓片

河北保定西夏文石经幢拓片

五、凉州碑简介

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又称凉州碑、西夏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刻于西夏崇宗乾顺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清嘉庆九年(1804年)发现,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西夏碑刻。碑身高2.5米,宽0.9米,两面刻文共计3640个字,一面刻西夏文,以西夏文篆字题名,意为“敕感通塔之碑文”。正文为西夏楷书,计28行,每行65字,第一行意为“大白上国境凉州感通塔之碑文”。另一面刻汉文,碑头汉文小篆题名“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正文为汉文楷书,计26行,每行70字。碑文的内容叙述:凉州护国寺佛塔,前凉时期(314—367年)就显“灵应”,西夏时“灵应”更多。特别是1092年武威地震,佛塔被震倾斜,据说正要派人维修时,竟又自行恢复了原状。于是,西夏皇太后、皇帝下诏对塔重新进行修建装饰,工程完毕后立碑记功,以弘扬佛法的“灵应”和西夏统治者的功德。

凉州护国寺感通塔碑场景复原

凉州碑拓片

六、西夏造纸

西夏设有造纸院,专门掌管造纸。西夏人多用自己所造的纸,且品种、质量多有不同,从厚而紧密、光滑的胶合纸,到薄而透明、类似现代的烟卷纸都有。纸张颜色多为灰色,深浅程度不等,从雾白色到近乎褐色皆有,也有少量纸张是涂鲜黄色的。《文海》对纸的解释为“白净麻布、树皮等造纸也”。

七、西夏印刷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西夏不仅继承中原地区的雕版印刷技术,还大力推行活字印刷。西夏仿照宋朝的体制设立印刷管理机构—刻字司。传世的很多雕版印刷品,图文并茂,印刷精良,足与宋刻本媲美。1991年,宁夏拜寺沟方塔出土的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共9册,为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印本。中国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活字印刷出版方面,衣钵相传,成就了中华民族对世界印刷出版的重大贡献。

八、西夏装帧

西夏刻书装帧形式多样而富于变化。卷子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等多种装帧形式反映了西夏的文化面貌和人文形态。特别是佛教刻书装帧中最有价值的插图艺术和内文装饰,对装帧文化的传承做了基础性积累。西夏原始刻书的装帧形式与艺术风格在中国古代书籍装帧演变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夏活字印刷场景

西夏文《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卷》 缝缋装
内蒙古博物院藏

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经折装
武威市博物馆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