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跳读课文:找到汪曾祺眼中“昆明的雨”的特点,并有感情地读出来。
(1)昆明的雨季长,但不使人厌烦,不使人气闷,人很舒服;
(2)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3)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朗读指导:总体读出舒缓的、抒情的语调。但是,语句内在的语气变化值得注意。如“昆明的雨季长,但不使人厌烦,不使人气闷,人很舒服”。前半句“昆明的雨季长”,叙述语气,平缓朗读,后半句“不使人厌烦,不使人气闷,人很舒服”,平缓中多一份接纳和喜悦。同样是接纳和喜悦,“人很舒服”相比于“不使人厌烦,不使人气闷”,不仅句式有变化,主语也悄悄变换,“人”又多了一份陶醉,朗读时要读出“舒服”味。
2.思考:“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这句话怎么理解?
讨论归纳:昆明雨季的“明亮”“丰满”,是因为昆明雨季里的人、事、景、物和民俗风情丰满了作者的记忆,鲜亮了作者的记忆:雨中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味道鲜美种类繁多的菌子、一点都不酸的杨梅、带着雨珠芬芳馥郁的缅桂花、和德熙喝着酒赏着花的旧时光……
这些鲜活、生动的记忆使作者对昆明的雨动情。
作者通过色彩(明亮)和情状(丰满)描摹昆明的雨季,用诗的手段意象化了昆明的雨,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独特感受和珍爱情感。(www.daowen.com)
3.体会昆明雨季里人、事、景、物的特点。
引导学生默读发现:作者信笔所至的都是些小事、平凡事,但是有情趣、有诗意。结合文章开头的画和结尾的诗,初步体会作者在日常小事、普通生活里感受到的诗情画意。
4.小组讨论归纳昆明雨的“味道”。
示例:
如诗如画昆明雨,
凡人小事生活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文题虽为《昆明的雨》,其实写的是昆明雨季的记忆,文章围绕“昆明的雨”娓娓道来,雨中的菌子、雨中的果子、雨中的缅桂和缅桂花、雨中“我”和同学的对坐,在这些雨中景和物的描述里流动着昆明人的普通生活:不同菌子的制作、苗族女孩的叫卖声、送花的房东,看似信手拈来的凡人小事,却又掩饰不住扑面而来的生活情趣,实为作者借雨中的景、物、人、事的回忆,给我们传递生活的美感和诗意。为了给学生搭建走进文本的通道,抓住表现“昆明的雨”特点的句子,尤其是“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这一充满诗意的句子的品读,引领学生体会昆明雨的“味道”,就是普通生活里的情趣和美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