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聚焦把控,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思考

聚焦把控,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思考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部编本七(上)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时,抓住文题设置问题:“题目里的‘秋天’一词,在文中有哪些含义?自由诵读课文,寻找答案。”标题,是文章的起点,也是文章的落点。

聚焦把控,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思考

文章标题,总是文章内容的支撑点,作者情感的出发点。从标题切入文本,往往能够得心应手地带着学生往文章更深处“漫溯”。

部编本九(上)第六单元《范进中举》故事性很强,学生自读掌握情节没问题,自读后直接从文题入手进行学生活动:根据课文内容,用一个字补充文题——《范进中举而________》。学生大多补充为“疯”,也有用“富”的。采用《范进中举而疯》推进阅读的,设置问题:范进是如何疯态?为什么会有如此疯态?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品味范进“喜极而疯”丑态的精彩描绘,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范进中举前后的反差,让学生通过不同人物前后言行举止的变化,体会到是社会制度的顽疾侵蚀了范进和范进身边所有人,范进的精神早就疯病不浅,“喜极而疯”是潜在的精神疯病经中举诱发在身体上的爆发而已。采用《范进中举而富》推进阅读,其实只是颠倒两个问题的顺序而已:范进中举后有房、有钱、有“兄弟”,和中举前的落魄、孤苦形成对比,在范进际遇的强烈反差中体会强烈的疯态,“为什么疯”迎刃而解。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引导学生关注诗题的语法结构,要求学生在诵读诗歌的基础上,从诗歌里找到使题目句子完整的两个词语。“摸索”“轻抚”两个词语找到了,诗歌前半部分的荒凉与死寂,后半部分的温暖与生机;前半部分的晦暗,后半部分的明丽;前半部分的凄楚哀叹、愤怒呼喊,后半部分的热切期盼、深情向往,就一目了然了。“摸索”“轻抚”两个词本身就自带画面,自带情感,顺着这两个词引导学生体会前后两组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意象与诗人情绪的完美融合,顺理成章。(www.daowen.com)

学习部编本七(上)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时,抓住文题设置问题:“题目里的‘秋天’一词,在文中有哪些含义?自由诵读课文,寻找答案。”学生阅读讨论,找出“秋天”的多种含义:1.文中的主要事件“到北海看菊花”发生在秋天。2.作者双腿瘫痪后,情绪恶劣,悲观绝望,人生如秋天一样萧瑟。3.母亲坚忍地克制自己内心的痛苦,苦心孤诣地呵护儿子,想方设法地宽慰儿子,这一份深沉的母爱,就如秋天一样含蓄、深沉、丰富、饱满。4.作者走过情绪的泥淖后,懂得了母亲的期望,生命走向秋天般的成熟: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都要活得坚忍,活得有尊严,活出生命应该有的样子。学生的题解,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到作者遭受生命打击后的痛苦和暴躁,到母亲无私坚忍、母亲的包容细心、母亲的慈爱睿智,再到文章的深刻蕴含都被撩开了一角。掀开这一角,在文字的咀嚼中,感受作者痛彻肺腑的哀痛和母亲默默凝视儿子之间的碰撞,感受作者从心灵阴霾里的怒号到走出阴霾的痛定思痛,感受“好好儿活”这朴素语言里的深沉意蕴,感受大起大落的人生变故依存于生活细节的力道。“秋天”一词的含义理解,像一条主旋律回旋在这篇经典散文的解读过程中,余音缭绕。

标题,是文章的起点,也是文章的落点。执掌好文题这个“本”,文章的内容、走向、意蕴,则可以“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