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清顺治二年(1645),改南直隶为江南省,改应天府为江宁府。
续表
【注释】
[1]参考赵华富:《从徽州宗族资料看宗族的基本特征》,载《谱牒学研究》第4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2]〔清〕叶梦珠:《阅世编》卷五《门祚一》,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0页。
[3]〔明〕徐师道纂修:《余姚江南徐氏宗谱》卷一吕本《徐氏家谱·序》,明稿本。
[4]监生须在国子监按期完成学业,获得国子监颁发的学历证书,即监照,才具备入仕的资格。
[5]李伯重:《八股之外:明清江南的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载《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
[6]《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2期。
[7]〔明〕李清:《三垣笔记》卷上,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页。
[8]〔清〕叶梦珠:《阅世编》卷五《门祚一》,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0页。
[9]严迪昌:《徽人与近四百年间吴地文化》,载《严迪昌自选论文集》,中国书店2005年版,第347页。
[10]〔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七《利己》,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89页。
[11]〔清〕孙星衍:《孙氏祠堂书目·自序》,《孙氏祠堂书目》,中华书局1985年版。
[12]参考旅日学者伍跃所著《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3]参见常建华:《宗族志》第三章第二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5~166页。
[14]徐树高纂修:《宜兴上阳徐氏家乘》世系图,民国三十一年(1942)木活字本。
[15]李世□等纂修:《京口李氏七修宗谱》世系图,民国四年(1915)木活字本。
[16]〔清〕善广:《(光绪)浦江县志》卷九《隐逸传》,民国五年(1916)黄志璠再增补铅印本。
[17]〔明〕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首,戴殿泗序,中华书局(上海)影印四部备要本。
[18]〔清〕顾炎武:《肇域志》卷八,清钞本。
[19]参见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第七章,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0]由于进士都出自举人或贡生,统计进士、举人和贡生的总人数时已减去进士人数。
[21]〔清〕朱轼:《朱文端公集》卷一,清乾隆二年(1737)刊本。
[22]〔清〕李塨:《恕谷后集》卷一,清雍正刻增修本。
[23]〔清〕褚人获:《坚瓠集》癸集卷一,清康熙刻本。
[24]〔清〕吴曾祺:《旧小说》第四册卷一七,商务印书馆(上海)1957年版,第20页。
[25]〔清〕薛凤昌:《吴江叶氏诗录·序》,《邃汉斋文存》卷三,稿本。
[26]〔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91~92页。
[27]〔唐〕姚思廉:《陈书》卷五《宣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2页。
[28]这些家族的著名人物有王守仁、谢迁、孙燧、孙鑛、孙如法、邵廷采、叶宪祖(黄宗羲岳父)、黄宗羲、何诏、何腾蛟、吴兴祚、刘宗周、朱燮元、徐渭、商周祚、陶望龄、董豫、孟称舜、翁五伦、毛奇龄、王三才、张谊、何世学、沈如懋、戴维师、周之麟、童儒、徐勇会、倪元璐等。
[29]〔明〕张岱:《张子诗粃》卷二,《张岱诗文集》,夏咸淳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
[30]〔明〕张岱:《过剑门》,《陶庵梦忆》卷七,马兴荣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0页。
[31]〔明〕张岱:《越山五佚记·曹山》,《琅嬛文集》卷二,栾保群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58页。(www.daowen.com)
[32]〔明〕张岱:《曹山》,《陶庵梦忆》卷六,马兴荣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60页。
[33]〔明〕张岱:《龙山雪》,同上书,卷六,第65页。
[34]〔明〕张岱:《金山夜戏》,同上书,卷一,第4页。
[35]〔明〕张岱:《闰中秋》,同上书,卷七,第67页。
[36]〔明〕祁承:《澹生堂集》卷九《书〈沈伯声序燕游草〉后》,明刻本。
[37]〔清〕余怀:《板桥杂记》卷上《雅游》,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38]〔清〕陈作霖:《凤麓小志》卷二,《金陵琐志九种》上册,南京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39]同上。
[40]同上书,第66~67页。
[41]〔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62页。
[42]〔清〕陈作霖:《凤麓小志》卷二,《金陵琐志九种》上册,南京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43]同上。
[44]〔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禁中演戏》,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857页。
[45]〔明〕俞汝楫:《礼部志稿》卷一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6]〔明〕李开先:《张小山小令·后序》,路工辑校:《李开先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70页。
[47]〔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卷一《节假》,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48]〔清〕谈迁:《枣林杂俎》仁集“女伎”,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5页。
[49]〔清〕计六奇:《明季南略》卷四“弘光出奔”,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3页。
[50]汪效倚辑:《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56、211页。
[51]〔清〕方文《嵞山集》卷一《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注云:“玄素先公有《贝叶斋》《青莲阁》诸集行世。”据此,玄素为李言恭之子李宗城之号。
[52]〔清〕方昌翰辑:《桐城方氏七代遗书》,清光绪刻本。
[53]〔清〕余怀:《板桥杂记》卷下《轶事》,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54]〔明〕张岱:《牛首山打猎》,《陶庵梦忆》卷四,马兴荣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2页。
[55]〔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一二《演戏》,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32页。
[56]〔明〕冒襄:《同人集》卷首,清康熙冒氏水绘庵刻本。
[57]〔明〕冒襄:《同人集》卷二徐元文《太征君前司李巢翁冒老年台先生七表荣寿序》,清康熙冒氏水绘庵刻本。
[58]《江苏戏曲志·扬州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59]〔清〕史彩等:《(康熙)上海县志》卷首鲁超《续修上海县志·序》,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本。
[60]罗时进:《明清江南文化型社会的构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5期。
[61]参考洪永铿等:《海宁查氏家族文化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5、69~71页。
[62]〔清〕钱大昕:《潜研堂集》文集卷四四《赠儒林郎刑部云南司小京官加一级补瓢韩先生墓志铭》,清嘉庆十一年(1806)刻本。
[63]〔清〕李先荣、阮升基等:《(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卷八《人物志·文苑》,无锡文库第一辑,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320页。
[64]〔明〕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七一《汪景纯家传》,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刻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