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一般的家族,男丁成家后往往要自立门户,与父母和兄弟比邻而居,累世同堂的情况并不常见,而望族则不同,主要采取两种居住方式:(1)整个家族由多个家庭组成,同地并邻而居,析产、分爨,但核心家庭累代同堂。(2)累世共财、合爨、同堂,既是家族,也是一个庞大的家庭。第一种是主要的存在方式,核心家庭三世、四世同堂共爨的情况相当普遍;第二种则比较少见,又称为义门,如号称“江南第一家”的浦江郑氏,自南宋迄明初,十三世合居聚食。在明初,五世祖郑德璋创办东明精舍,后改名东明书院,供郑氏子弟读书求学。七世祖郑鉴(字景明)“聚书数千卷”[16],宋濂于元末“得郑氏藏书八万卷”[17]。明清两代,郑氏一门共三十余人留下了近五十种著述,涉及诗文、经史、书画、古琴、音韵和医学等领域,形成了源远流长、博雅厚重的家族文化,非常引人注目。再如,江宁府句容县戴睿家族在明成化年间已七世同居,扬州府泰州王玉家族在弘治年间已八世同居,台州府临海县王士芳家族在清乾隆年间已七世同居。
由于同姓聚居,在乡村,“兄弟析烟,亦不远徙。祖宗庐墓,永以相依。一村之中,同姓者至数十家,或数百家,往往以姓名其村巷”[18]。一个中等以上的村落往往同时也是一个家族,有的大家族还聚居于毗邻的几个村庄。倘若众姓杂居,也必有一姓占多数。[19]在城市或市镇,一个家族则多住在某一个或邻近的几个街区。《红楼梦》中,宁国府与荣国府分别位于街东和街西。第十六回、第二回、第七十五回云:“虽有一小巷界断不通,然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连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二府之门相隔,没有一箭之路”,即200米左右。贾氏宗祠在宁国府中路正院的西侧,是一个有着五间正堂、三间抱厦的院落。这种彼此相连,又相互独立的居住格局相当典型,比较常见。可见,无论城乡,家族成员都拥有共同的活动场所,如村落、街区、宗祠、祖茔、社庙等;至少能共享部分财产,如族田(义庄)等;部分资源,如族学、家塾等。
应该指出的是,明中叶以后,江南一带望族聚族而居的格局产生了一些变化,导致的原因主要是迁徙,有三种情况:(1)由于社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新的城市和市镇不断涌现,而原有的城市和市镇也不断扩大规模。人口的流动性也随之明显加大,望族中部分有钱有势的家庭从农村迁至临近的市镇或城市。与乡村相比,城市和市镇物质更为富饶,生活更便利、优越,各种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源也更为丰厚。(2)不少望族成员在自己或其子孙金榜题名,为官入仕后迁到县城、府城。如余姚泗门的谢迁于成化年间考中状元,官至少傅兼太子太傅。其子谢丕是弘治年间的探花,授编修。父子俩在绍兴府城建第寓居,往返于余姚与绍兴。余姚秘图山王华于明成化年间状元及第,也在绍兴府城光相桥营建府第。余姚孙家境官至文渊阁大学士的孙如游,其父孙鏊迁居县城;官至吏部尚书的孙鑨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成进士,迁居绍兴府城。余姚官至大学士的吕本也于府城建行府,其宅第至今尚存。常熟瞿氏世居藕渠,瞿景淳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中会元后迁居城里,所在街区人称“会元坊”。在县城或府城修建宅第,既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同时也是显示其身份和地位的需要。(3)因避难、讲学、读书、经商、做官等其他原因迁徙异地。明嘉靖年间,武进唐氏的唐顺之在翰林院任编修任上辞职回乡。为了远离城市的喧嚣,潜心读书,他相继从城内迁至宜兴山中和更僻远的陈渡庄。昆山归氏的归有光乡试中举后多次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遂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迁居嘉定安亭江上,聚徒讲学二十余年。总的来说,由于迁徙的逐渐增加,在城市和市镇,望族聚族而居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不过,就总体而言,聚族而居的特点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www.daowen.com)
由上可知,由于规模大,又采取聚居的方式,望族的文化生活具有相当强的公共性。其成员的构成、关系都比较复杂,族中事务繁多,更需要加强本家族的文化建设,以强化、传承其文化传统,保证整个家族的稳定与繁荣。官僚和士绅阶层既是明清社会的主干,也是家族的主干,在家族事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