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代印度教育与社会阶级、宗教信仰密不可分

古代印度教育与社会阶级、宗教信仰密不可分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元6世纪以前的印度教育通常称为婆罗门教育。古代印度的教育与它的社会阶级和宗教信仰是密不可分的,以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主要任务,以培养婆罗门为教育的最高使命,具有强烈的贵族性。古代印度教育的分期比较明确,一般儿童7岁以前在家里接受教育,8—16岁在学校学习,以后在高等学府学习。古代印度的医学、天文学、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主要是在宗教学校以外由学者私人传授。

古代印度教育与社会阶级、宗教信仰密不可分

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在印度河流域就已出现了奴隶制城邦国家。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750年间,当地的土著居民就创造了哈拉巴文化。约公元前1400年,中亚游牧部落雅利安人入侵古印度,建立了王国。在征服过程中,雅利安人的游牧文化逐渐转化为农耕文化,并与当地的土著文化融合,发展成印度-雅利安文明,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梵文。

印度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是在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600年间逐渐形成的。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从高往下依次为:(1)婆罗门,即僧侣;(2)刹帝利,即贵族;(3)吠舍,即农民和从事工商业的平民;(4)首陀罗,即奴隶及处于奴隶地位的穷人(主要为当地土著)。不同种姓的人通婚所生的子女不在种姓之内,被称为“贱民”。

公元6世纪以前的印度教育通常称为婆罗门教育。古代印度的教育与它的社会阶级和宗教信仰是密不可分的,以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主要任务,以培养婆罗门为教育的最高使命,具有强烈的贵族性。婆罗门教育以《吠陀经》为学习的首要内容,教学方法是口授,实行导师制。古代印度教育的分期比较明确,一般儿童7岁以前在家里接受教育,8—16岁在学校学习,以后在高等学府学习。

公元前9世纪以前,婆罗门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儿童在3—5岁时经过剃度礼后,就开始家庭教育。婆罗门家庭在教育自己的子弟时,也会招收几个刹帝利和吠舍的子弟一起学习,主要学习用古梵文写成的《吠陀经》,一般要10年左右才能学完一部经。学习方法的机械性、烦琐性和神秘性非常突出。

公元前8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办在婆罗门家中的学校即古儒学校,教师被称为古儒。儿童入学须经过古儒的考验。古儒声称不收学费,但实际上要接受家长丰厚的馈赠,其田地由学生代耕。学生入学后住到古儒家中,学习年限为12年,《吠陀经》为主要的学习内容,语音学、韵律学、文法学、字源学、天文学和祭礼这六科是学习《吠陀经》所必需的基本训练。因此,虽然课程以神学为主,但涉及的知识领域相当广泛,在客观上有利于学术的发展。学科的学术性质推动了教学方法的改进,但体罚仍是常用的手段。古儒在教学中常让年长儿童充当助手,由助手协助教师教学。这种方法后来被英国教师贝尔所袭用,成为19世纪在英国盛极一时的“导生制”。(www.daowen.com)

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崛起,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印度进入列国时代。掌握军事力量、日益强盛的刹帝利和上层大商人吠舍不满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婆罗门势力日益削弱,佛教应运而生。公元前3世纪,佛教得到广泛发展,佛教教育也随之发展起来。佛教在教育方面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教育民主化,主张四种姓平等,在人民群众中普遍传播了接受初等教育的愿望;二是对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了改革,强调用方言而不是梵文进行教学,把教授、讲解及个人钻研结合起来。

佛教采取寺院教育制度,寺院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既提供教育,又训练祭祀人员。佛教要求学习者必须出家进寺为僧,过禁欲生活。当时的印度社会盛行以学僧为尚的风气,家长争相送子女入寺或庵。学习内容主要是佛教经典,最初阶段由教师口授,学生记诵;到了高深阶段,就采用争辩和议论的方法。学习12年并合格的僧人称为“比丘”。他们多数离寺回家,少数留寺者继续修习10年后担任寺中僧侣。尼庵是女生修行和学习的地方,水平低于寺院。女僧学习结束后称为“比丘尼”。

寺院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学术中心。印度的著名寺院曾吸引不少外国青年和学者前来就学,我国唐代玄奘就是其中的一位。佛教教育对印度以及东方各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其精深的哲理推动了思辨哲学的发展。佛教教育扩大了教育对象,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了下层民众,具有平民性。

不管是婆罗门教育还是佛教教育,它们的教育目的都与人生目的相同,主要是一种道德陶冶,让人蔑视现世、追求来世,使自己的灵魂“得救”和“超脱”;其内容大都是消极的、遁世的;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和印度社会的变革。古代印度的医学、天文学、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主要是在宗教学校以外由学者私人传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