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背景
清朝末期,闭关锁国的清王朝被鸦片战争的大炮打败,中国也由此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想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变革来改变中国的面貌。1898年6月11日,在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首的维新派的积极推动下,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以期达到“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的目的。但不幸的是,新政只维持了103天便因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而夭折,史称戊戌变法。失败的变法虽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却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一次尝试,也激起了广大人民改变中国封建落后面貌的极大爱国热情。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力度的加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在资产阶级作为一股新生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的同时,爆发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无能的清政府却对外示好帝国主义,对内极力镇压义和团运动。虽然义和团运动以失败告终,但是清政府内的守旧势力却被大大地削弱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二)经济背景
纵观世界各国早期社会学前教育机构的出现,都与其工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正是在经济发展的驱动下,早期的幼儿教育学校才得以产生。如英国的罗伯特·欧文(1771—1858)在1800年为了减轻工人的家庭负担,为5岁以下的孩子创办了幼儿学校,用以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纪律。1837年,德国的学前教育家弗雷德里克·福禄贝尔(1782—1852)在勃兰根堡正式创办了德国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这些早期的幼儿教育机构都是在工业生产发展需要的驱使下产生的。(www.daowen.com)
鸦片战争以后,一方面帝国主义资本不断入侵中国原有的手工业及小农经济体制,另一方面,中国也兴起了一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性质的工厂。在洋务运动的促进下,还有一部分由清政府主办的官僚买办性质的枪炮、弹药、船只等军工厂。无论是资本主义的入侵,还是清政府官僚买办性质的军工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都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1870年以后,中国的一些手工作坊逐步开始采用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制开始瓦解,很多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很多家庭妇女迫于生计也不得不走出家门,到新兴的纺织厂工作。在经济体制的变革下,原来以家庭教育为主的学前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学前教育机构应运而生。
(三)文化思想背景
社会性质的转变必然引起文化思想上的改变,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清政府的衰败使得一部分开明的中国人以批判的视角看待中国社会的问题。维新运动虽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本质,但迎来了思想的解放,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猛烈地抨击中国数千年来的封建教育思想,在学习外国教育思想的同时,也提出了一套改良中国封建专制教育制度的教育体系,在这套体系当中就包括了全新的幼儿教育方案——儿童公育。康有为在他的《大同书》中提到,在大同社会里,家庭是不应该存在的。他认为,家庭以一种强制的形式将夫妻、妯娌、兄弟、姑嫂固定在一起,不仅违反了大同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儿童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废除家庭之后,儿童是整个社会的儿童,不再是某个家庭或个人的子女,儿童的抚养和教育则由社会来承担。康有为设计的儿童公育体系,从母亲受孕进入人本院接受胎教起,到出生后进育婴院,然后再进入慈幼院,直到进入小学院。[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