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说:“小艺术品、小的知识、小技能的教授转向大艺术品——人类生活,社会公民以美的鉴赏力和创作力,发展人的感官,养成美的感情,催生人的智慧,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实现十分正当、十分远大、十分认真地涵养美感,陶冶身心、养成人格,有伦理、论理方向,更有美学方向的现代艺术教育的宗旨。”(注:丰子恺:《关于学校中的艺术科》,浙江教育版,《丰子恺文集》(艺术)二,第224—233页.)丰先生在这里突出了艺术教育的道德教化功能。的确,在各门学科中,艺术对人的思想品德、人格境界的影响是其它任何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当教育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提供职业训练和准备,艺术教育在实利竞争中往往显得黯然无光;而当教育的目的是为着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国民时,艺术教育便不可或缺。历史上,不少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实践家们都将艺术视为道德教化、兴邦治国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自先秦始,“礼乐教化”就一直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乐作为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对人的情感的激发、疏导和净化的作用一直是被先秦儒家所充分看重的,诵诗、弦歌、习礼、演舞被看作为“成人之道”,即培养完善的理想人格和道德楷模所不可或缺的环节,正如《学记》所言,“不兴其艺,不乐其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先秦儒家十分注重美感在道德意识中,以及艺术美感教育在整个礼乐教化中的作用。孔子《论语·泰伯》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诗和乐视作是修身成人的重要途径。孔子之后,荀子对孔子的这一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的《乐论》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在我国古代,对音乐的道德教化作用论述最系统,探讨最全面的首倡《乐记》,《乐记》认为,音乐是道德教化的最重要手段和政治统治的重要辅佐,“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并把歌者看作是道德的传播者:“夫歌者执己而陈德也。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由先秦儒家所开创的“诗教”、“乐教”的美育理论,一直延续到清末,其间尽管有些变化,但其终极目的均是将诗、乐视为道德教化的工具。
到了近代,艺术教育的道德教化意味有所减弱,而人格完善思想普遍增强。这种注重人格完善的艺术教育理论,主要体现在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人的思想和教育实践中。梁启超提出了“用感情激发人”的艺术教育思想,主张通过艺术来“改良群治”、“欲新民”。他认为艺术,特别是小说,在审美教育中对人有着“重”、“浸”、“刺”、“提”的作用,能够达到移情育人的目的(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24页.)。王国维主张以“纯艺术”对人进行审美教育,使人通过对艺术形式美的欣赏唤起“美情”,在纯美享受中“超然于利害之外,而忘物我之关系”,达到培养“完美人物”之目的(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38页.)。他还认为艺术审美教育是一条“拯救国民精神的重要途径,是避免鸦片毒害的积极办法”。蔡元培不仅是艺术教育理论的积极倡导者,也是艺术教育实践的推行者。蔡先生身体力行,主张通过音乐、美术、文学教育为社会培养贤才,塑造“超脱于生死利益之上”,具有“高尚、勇敢与舍己为群思想”的道德楷模。
在西方,自古希腊至近代,艺术审美教育一直被视为净化灵魂的重要手段。如艺术教育在古希腊教育中就占据重要位置,它被视作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好方式、净化灵魂的最有效手段。斯巴达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军事教育和音乐教育,通过军事教育塑造人的强壮体格和坚毅性格,通过音乐教育以培养人的美好品质和灵魂。雅典教育则实施体、智、美、德并重,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在这里,音乐教育必不可少,通过它培养人的节奏感,陶冶人的性情和道德品质。尽管柏拉图认为诗和悲剧迎合了“人性中低劣的部分”,主张把诗人和悲剧家逐出理想国,但他对音乐却颇有好感,他认为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人,能够很快地把美“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注:柏拉图:《文艺对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3页.)
以上各国各个时期的艺术教育思想理论证明: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品性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确也如此。如上海少管所善于用艺术对少年犯进行心灵上的教育,他们成立了回春艺术团,有舞蹈队、军乐队、合唱团等。几年以后,上海少管所出现了一个奇迹,凡参加过回春艺术团的少年犯期满出所后,上百人中竟然没有一个“二进宫”的(注:陈晓克等:《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是时代的呼唤》,《人民教育》,1998年第5期.)。(www.daowen.com)
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年—2000年)中,有这样一段话:“学校艺术教育应通过教师的艺术教学工作和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爱国主义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这里面,明确地指出了学校艺术教育的辅德性。应该说,在“德育首位”还远远没有到位的今天,倡导艺术教育对德育的辅促作用,是有积极现实意义的。艺术的辅德性有两层含义:
第一,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德育的效果。导致学校德育工作滑坡的原因并不是德育活动缺乏,主要是方式方法上的问题。由于在方式方法上一味地强调传递和灌输,缺乏感情的激励,因而苍白乏力。由于艺术自身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审美价值,它可以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政治内容以一种通俗易懂、潜移默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德育中辅之以艺术教育的形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教于美,这样,德育便可得到人的感性的支持,学生对于道德品性,便不仅知之,而且好之,进而乐之,最终达到以美辅德,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第二,通过艺术教育塑造完美人格。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注重学生整体人格的塑造,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教育。而艺术教育,说到底不仅是专指某种艺术技巧的教育,而是培养人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反应方式的教育。而这种有机的、整体的反应方式,是完美人格形成的基础。所以,艺术教育与完整人格塑造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已揭示了这种关系的生理机制:人发育到十岁左右时,便开始取得一种拆散、分散或打碎他开始获得的那种整体知觉形象的能力。他将其中的各个构成成分分离开来加以比较和联系,从而形成一种抽象的思维或概念。艺术审美教育在这个阶段发挥着最为关键的作用。如果在这个阶段加强艺术感受力的训练,就能把原有的整体反应方式保存下来,从而为完美人格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