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素”对中小学课程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共同的根本要求,即要求课程的变化和发展能促进受教育者成为具有一定素质的人。从我国的现实情形看,社会、知识、学生三因素对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共同制约作用就在于要求学校课程积极促进中小学生成为合乎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公民。
人既是社会的客体,又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对中小学课程的根本要求集中体现在促进新生一代社会化,使他们成为社会的主体。具体地说,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我国人民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此,“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首先必须改革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和各级各类教材的编写。我国的实际情形充分说明,社会因素对中小学课程的根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中小学生的各项基本素质全面而各有特色地发展。
知识因素对课程的根本要求是要以更新的课程内容和知识结构去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科学文化知识自产生以来,一直处于不断更新和不断发展之中。当科学文化知识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以后,新生一代就面临着继承新知识、进而发展新知识的任务,这是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发展的趋势所必然产生的客观要求。新生一代能否完成这一任务,取决于他们能否学到合适的课程和受到合适的教育。科学文化发展史表明,经过科学筛选知识、组织知识而构建的课程是促进受教育者继承人类文化成果和进行知识再生产的重要工具。今天,科学文化知识在广度、深度和科学结构上所呈现的不断发展的客观趋势,要求中小学课程积极促进学生茁壮成长,不仅提供学生具有智力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和健身价值的各种知识,而且要按照各类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心理发展顺序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组织各级各类教材的体系,使学生主动地理解知识,能动地运用知识。最终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成为善于继承和发展前人文化遗产的人。这就是科学文化发展的趋势对中小学课程的根本要求。(www.daowen.com)
学生因素对课程的根本要求集中在促进受教育者能动地发展,即按照学生的合理需要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来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大家知道,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则是学校育人的蓝图和学生发展的媒体。中小学课程能否成为育人的蓝图和媒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反映学生因素的要求。如果它能满足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合理的需要,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水平,那么它就能成为育人的蓝图和媒体。学生因素对中小学课程的根本制约作用在于使课程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正确地育人。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课程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课程发展过程的本质联系就是课程与构成课程基础的社会因素、知识因素、学生因素的必然联系,课程与这三个因素错综复杂联系的必然趋势集中在它必然促进受教育者成为具有一定素质的人。由此可知,课程的产生和发展要符合社会发展、学生成长和知识增长的综合要求,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成为具有一定素质的人。这就是课程发展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