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虚拟角色的信任并不等于对现实社会个体的信任。对网络虚拟角色的信任往往是因为网络拉开了网络社交双方的距离,距离确保了任何意外都不太可能直接涉及个体的切身利益与安危,这种信任的风险性相对较低。在这个意义上,对网络虚拟角色的信任可以说是由距离做保证的信任。而对现实社会个体的信任则不然,风险相对较大,可能会直接涉及个体的切身利益与安危,这种信任的风险性相对较高。因而,在所要承担的风险上,这两种信任之间有着极大的区别。不过,这两种信任之间依然存在转变的可能性。
通常,当一方认为网络信任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或者是出于其他目的),有必要将网络关系转移至现实世界之时,就有可能发出见面邀请。不过,另一方是否接受邀请则取决于其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认可程度。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见面邀请都能得到积极回应。有关在线关系发展的研究表明,始于网上的关系有可能会转变为其他渠道的交互,甚至会走出网络,进入现实生活。[71][72]在惠蒂及加文就网上的关系如何转移至现实的研究中,参与者说为了让关系成功进行下去,他们必须不断增加相互之间的信任,相互之间透露的信息越多,代表了关系本身及对网上同伴的信任程度的不断增加。[73]至于网络信任走出网络,走向现实之时,其发展趋向——是继续深入还是中断依然不得而知。
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如果个体接受见面邀请,那么网友之间的初次见面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向。通常,个体都会将自己的网络社交对象理想化,如果见面之后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关系很可能就到此为止了。以容貌、年龄等个人信息为例,很多网民会在此方面修饰,甚至是撒谎。而且既有研究发现,大多数的网民虽然允许自己在此方面撒谎,却不见得会允许他人在此方面对自己撒谎。[74]因此,见面就意味着谎言被戳穿,不仅现实世界中的社交就此结束,而且网络社交也可能因此而停止了。网络关系的此种发展趋向与本研究中某些被试的网络关系发展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本研究中亦有部分被试宣称他们曾尝试将网络上的关系发展到现实世界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成功的可能性并不高。至于何种原因,本研究在此不进行探讨。
在线关系走出网络的局限,发展至线下,意味着网络信任将要向现实世界中的信任转变。通常,当一方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时(当然,也不排除并非因为关系发展成熟而要求见面的可能),就会发出见面的邀请。那么,“90后”大学生被试的网络社交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完成这种转变呢?本研究调查发现:13.5%的“90后”大学生被试收到过见面邀请并与网友见过面,37.6%的“90后”大学生被试收到过见面邀请但并未与网友见过面,48.9%的“90后”大学生被试从未收到过见面邀请;另外,10.1%的“90后”大学生被试发出过见面邀请而且对方也接受了邀请,9.4%的“90后”大学生被试发出过见面邀请但是遭到了拒绝,80.5%的“90后”大学生被试从未发出过见面邀请(如图3-5所示)。那么,在“是否与网友见面”这个问题上,不同个体是否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呢?单因素方差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因素在“90后”大学生被试对待“是否收到过见面邀请并与网友见面”及“是否发出过见面邀请并与网友见面”这两个问题的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Sig值分别为0.001、0.000),女性被试与网友见面的概率明显低于男性被试与网友见面的概率。此外,个体拥有的可信网友的数量也在“90后”大学生被试对待以上两个问题的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Sig值分别为0.000、0.000)。拥有可信网友数量越多的个体与其网友见面的可能性越高。
(www.daowen.com)
图3-5 “90后”大学生被试与网友见面情况示意图
由上述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可见,对本研究中所调查的“90后”大学生被试,尤其是对女性被试而言,他们与网友见面的概率并不是很高,这也就意味着网络信任转变为现实世界中的信任的可能性比较低。至于与网友见面之后,还能继续维系下去的信任到底有多少,就更不得而知了。因而,对于“90后”大学生被试而言,他们可能更希望网络社交止于网络,网络信任亦止于网络,享受这种带着“朦胧美”的网络社交。
在前文,研究者曾指出,当网络关系发展到朋友或恋人关系时,网络社交双方之间就会产生情感联结,衍生出情感信任。在“90后”大学生被试的网络社交中,网络恋情(在本研究中,网络恋情指的是以网络作为交往平台,将恋情发展到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而非仅仅止于网络恋情)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友谊的发生率。37.6%的“90后”大学生被试相信网恋,但是愿意尝试网恋的比例却不足16.7%;大部分的“90后”大学生被试不仅自己不愿意尝试网恋,而且还会劝阻身边的人不要尝试网恋。毫无意外,性别因素在“90后”大学生被试对待网恋的态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男性被试相比女性被试更倾向于尝试网恋。对于“90后”大学生被试而言,网络社交对象看不见、摸不着,其个人信息真实性难以确定,这也就意味着网络上发展而来的恋情的风险性远远高于始于现实世界的恋情的风险性,且网恋远不如现实世界的恋情来得那么真实。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在现实世界中发展一段恋情。
在网络世界中的人际关系发展为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之后,个体还会进一步调整有关信任的决定。然而,此时的人际关系已经超出了网络空间范围,与其他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为其交流提供了契机。此时的人际关系已经超出了本研究的范畴,至于后续的人际关系将如何发展,本研究在此并没有尝试进行探讨,而是仅就网络信任走向现实信任的可能性进行了简单的描述性数据统计,并没有探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