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网络信任:90后大学生的动机与社交情境

网络信任:90后大学生的动机与社交情境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0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网络信任的网络情境直接取决于其进行网络社交的动机,不同的动机决定了其会选择进入什么样的网络情境。图2-8“90后”大学生被试网络社交的动机“打游戏,娱乐”也是当前“90后”大学生被试网络社交的主要动机,如图2-8所示。综上所述,本研究以“90后”大学生被试网络社交中的两种不同动机为例说明了不同的动机如何驱动个体之间产生不同类型及程度的网络信任。

网络信任:90后大学生的动机与社交情境

“90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网络信任的网络情境直接取决于其进行网络社交的动机,不同的动机决定了其会选择进入什么样的网络情境。而每一类网络信任行为都只有与具体的情境联系起来,才会有意义。[68]情境决定行为。这就意味着,在不同的网络情境中面对不同的社交对象,会很容易形成不同类型及程度的网络信任。而这都受制于“90后”大学生的网络社交动机,不同的动机对应于不同类型及程度的网络信任,即被信者建立关系的目的(例如获取信息,发展友谊)分别对应于网络信任的不同维度

网络空间并非是一个笼统的空间,而是由若干个子空间构成,即包含若干个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情境可能有不同的“吸引力”,适用于不同网络社交动机的网民及不同类型的网络社交活动。[69]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同的动机催生出了不同的网络社交形式。比如,调查结果发现,“90后”大学生被试网络社交最典型的就是与现实生活中已经认识的人维系关系,被试与这类群体之间早已建立信任关系,网络社交的作用就是提高亲友间联系的频率,进一步强化人们的“强连带”,从而维系或者加深信任。[70]

对于那些想通过网络社交来交友、发展人际关系的个体而言,他们抱着交往的目的来寻找“志同道合”者,他们往往是网络信任关系的启动者,其态度是真诚的、友善的,他们不太可能欺骗自己的网络社交对象。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网络上仍然存在“小世界”现象,谎言、欺骗的事实一旦被拆穿,代价是非常大的,他们苦心经营的“形象”毁于一旦不说,而且往往会被“抛弃”,甚至可能会被公之于众,贴上“骗子”的标签,被踢出社交网络。在这种包含着情感交换的与他人的交换类交互过程中,他们会从对方提供的个人信息或者是话语中搜索某些线索,并根据以往与类似的人的交往经验——他们假定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只可能发现某些特定的个体[71]来判断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及对方是否值得信任,他们会试探性地选择信任对方,认为他们也一样怀着真诚的交往态度,并向其抛出信任的“橄榄枝”。这起初往往是一种基本的、浅层次的对他人的人格、品德等方面的信任,其中既包含了认知维度又包含了情感维度的信任。就关系的性质而言,更偏向于朋友间的互惠关系而非利用关系,双方仅限于给予或者是分享快乐。[72]如果双方对彼此有好感,这种关系往往持续的时间比较久,是随着了解的不断加深而逐渐建立起来的信任。

(www.daowen.com)

图2-8 “90后”大学生被试网络社交的动机

“打游戏,娱乐”也是当前“90后”大学生被试网络社交的主要动机,如图2-8所示。此外,他们还有其他的动机。对于那些热衷于合作性网络游戏的大学生而言,当他们与他人在游戏中相遇并组成一个团队时,他们要么选择信任对方,认为彼此会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即为赢得游戏胜利而“奋力拼搏”,要么退出团队。或许在这种情境中的网络信任是共同利益驱动之下的对他人能力的信任,是局部的认知信任,施信者几乎没兴趣了解其搭档的性格、兴趣、身份等。他们关注的往往是搭档能不能为了“共同目标”而“献身”。在某些情况下,被信者往往会借助某种手段(例如宣传或者是花言巧语)来让施信者信任自己,虽然承担很大的风险,但他们并不会因误导或者是操纵了施信者而感到内疚。宣传或者是操纵手段的使用意味着这种信任具有较多的情感成分[73],但是在网络游戏情境中,个体几乎不会使用这些手段。因为个体在游戏中的级别、身份、游戏装备等就是其能力的象征,同时也是促使施信者向其发出信任委托的判断依据。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90后”大学生被试网络社交中的两种不同动机为例说明了不同的动机如何驱动个体之间产生不同类型及程度的网络信任。就事实而言,被试与陌生人之间建立的社会性信任实际上是对某一角色的片面信任,是建立在对某一虚拟角色的某一方面的考察基础之上的,原因可能与具体情境的局限性有关,具体情境无法让个体全面了解其社交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