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网络社交中的虚拟角色创建者及其行为

网络社交中的虚拟角色创建者及其行为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社交过程中,虚拟角色背后的创建者可以是任何的社会实体。就本研究而言,网络信任关系的一方是由“90后”大学生创建的虚拟角色。因此,关于这部分网络信任主体创建者的人口统计学数据不在本研究的调查范围之内。有被试在网络社交中经常更换身份,游弋于自己创建的各种虚拟角色之间;有被试甚至会迷失于自己创建的各种虚拟角色之间,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谁。

网络社交中的虚拟角色创建者及其行为

网络社交过程中,虚拟角色背后的创建者可以是任何的社会实体。就本研究而言,网络信任关系的一方是由“90后”大学生创建的虚拟角色。具体来说,是由以下两部分被试创建的虚拟角色:问卷调查被试及访谈被试。其中,访谈被试来源比较复杂,在此不进行人口统计学数据分析,问卷调查被试共计681人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分布情况如表2-1所示。网络信任关系的另一方是“90后”大学生的网络社交对象所创建的虚拟角色。相比较之下,本研究所涉及的“90后”大学生的网络社交对象的多元化程度更高一些,可能是身处各地的从事不同行业的不同年龄的人员。本研究中每个被试都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网络社交对象,根本不可能将其逐一列举出来,也就更不可能提取其个人信息,进行人口统计学数据分析。因此,关于这部分网络信任主体创建者的人口统计学数据不在本研究的调查范围之内。

表2-1 虚拟角色扮演者人口统计学信息(单位:人)

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网络社交的非正式性及匿名性便于用户进行交互、发展关系。[18]2001年,一项针对使用网络聊天室交互的30名被试(17名男性,13名女性)进行的初步研究发现,尽管所有被试都表示他们并没有在交流过程中透露个人的真实信息(例如姓名),而且过半的男性被试还对自己的年龄、外貌等撒了不同程度的谎,但是还是有超过80%的被试与陌生人发展了朋友关系,甚至还有个别被试与陌生人发展了亲密或浪漫关系。[19]有趣的是,在另一项有关个人档案信息真实性的调查中,被试也对自己的外貌、社会关系、体重、社会经济地位等进行了虚假展示,说谎的动机是为了吸引他人,与男性被试相比,更多的女性被试会在外貌方面说谎。[20]信任是所有关系建立的必要前提,网络空间中朋友及亲密关系的构建与发展说明不同虚拟角色之间确实形成了信任关系。在本研究中,67.4%的被试与陌生人建立起了信任关系,且不止与一个人建立起了信任关系。

交流过程中个人真实信息的保密、不同程度美化或虚构都表明:社交用户不管是以何种身份或角色与他人在网络中交互,其自我暴露程度都不同。正如乔伊森(Joison)的实证研究结果所表明的,个人在网络上透露的信息远比面对面情境中透露的信息要多得多。[21]同时,因特网的匿名性可以让人们在情感上表现得更加诚实与开放。[22]本研究中,45.9%的被试表示与现实世界中的社交相比,他们在网络社交过程中会表现得更真实,自我暴露程度会更高一些。亦如鲍德里亚(Baudrillard)所言,虚拟比真实更为实在。“数字化”的生存或许更能揭示个体的真实“自我”。

虽然法国学者格罗塞(Grosser)在《身份认同的困境》(Les Identites Difficiles)一书的“再版序言”中宣称,互联网的使用大大增加了每个网民对自我、自身归属及自身身份反省的空间。[23]然而,事实显然并非如此乐观,研究发现:21%的被试在网络社交中几乎不使用自己的真实身份信息,52.9%的被试会视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自己的真实信息,26.1%的被试会选择使用自己的真实信息。有被试在网络社交中经常更换身份,游弋于自己创建的各种虚拟角色之间;有被试甚至会迷失于自己创建的各种虚拟角色之间,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谁。网络社交过程中,自我迷失的原因可能就在于新创建出来的身份的某些特质无法被整合到当前的自我中,从而产生一定的分裂。[24]太靠近幻想的边界或者是偏离现实太远导致了避之不及的心理疾病。[25]

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这些大学生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而成长,他们最先感受着各种新技术带来的冲击,他们的社交方式带着鲜明的时代特征,那就是“数字化”。他们对“数字化”设备的熟悉与热衷程度远远在生于其他年代的人群之上。各种网络社交方式几乎没有经历任何坎坷就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并迅速成为其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生于其他年代的人群(例如,“80后”)在“90后”大学生这个年龄时,他们与他人联络的方式主要是书信、电话,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厚厚的通讯录,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朋友们的各种联络方式。这样的联络方式在“90后”大学生看来是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甚至想象不出来“80后”“70后”在收信、写信与回信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或许,不少“90后”大学生至今还未收到过他人的来信,他们体会不到笔锋与纸张摩挲所产生的“书写的愉悦”,更无法感受斟字酌句的那种纠结。他们崇尚的是网络社交及那些被生于其他年代的人群称之为“火星文”的网络流行语言和动感十足的表情符号。甚至,有些“90后”在现实世界的交流中都会频频说出网络流行语,更有甚者,在写作时都会使用让教师困惑的“火星文”。在很多不了解网络语言来源背景的人看来,这并不是人人都可以顺利并准确解读的“精致语码”。电子化的联络方式几乎完全取代了书信这种传统的联络方式,“90后”可以记不清楚自己的通讯地址,但绝不会忘记自己的网络社交账户,在他们的意识里,网络交流取得了优先权

“90后”的生活中既没有通讯录,也没有邮筒,取而代之的是数字化的“无纸”沟通。当两个“90后”相遇的时候,他们留下的联络方式是自己的各类网络社交账户。例如,QQ号码、微信号码等。不少“90后”甚至会直接开启手机中的“微信”或“米聊”等网络社交平台中附带的“附近的人”功能搜索身边好友的账户信息。如此一来,所有的网络社交方式便一下子到手了,省却了录入的烦恼。他们可能不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但是一定知道对方的网络社交方式。对他们来说,如果网络社交是“主食”,电话可能就是“饭后甜点”了,可有可无,必要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指尖触摸屏幕跳跃出来的字符几乎完全取代了笔尖在纸张上留下的“痕迹”,“碎片化”的双向交流取代了冗长的单向陈述。

“交笔友”几乎是80年代初、中期出生的那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不少青少年读物上都会有类似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个人简介及通讯地址,而个人简介往往是吸引他人与之交流的重要线索,这就类似于后文所提及的“个人自我呈现”中的“社会性标签”。当“80后”在结交笔友、期待笔友的来信时,“90后”已经在网络上做着类似的事情了,而且将之做得更好,如鱼得水。只不过他们的“笔友”不再被称作“笔友”,而是有了新的称谓——“网友”。“70后”“80后”津津乐道的书信交流早已被“90后”抛到了时代的垃圾桶里,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为他们提供了交友、塑造角色的更广阔的空间。(www.daowen.com)

在虚拟角色的塑造方面,“90后”大学生似乎得心应手,他们是“数字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其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似乎格外崇尚网络社交,更热衷于尝试与体验新的网络社交方式。他们可以与各类“聊得来”的陌生人交流,而不太在意他们的身份、性别等。对于他们来说,即使知道了对方在现实世界中的身份又能如何,那依然是其无法详细了解的一个陌生身份。与其花费大量时间纠结于真实身份的考证,不如将这些时间省下来用于了解其在网络世界中的虚拟身份。或许这在生于其他年代的人看来是件荒唐至极的事情,他们不能容忍自己与身份不明的人交流。可是,在“90后”的世界里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相逢何必相识”,而这也正是网络社交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他们熟练跳转于QQ、微信、微博等多种网络社交平台之间,电邮、论坛对他们而言已经太过古老了,及时、病毒式传播的网络社交方式才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才能让他们快速了解周围世界的动态信息。

“90后”普遍患有“信息饥渴症”,他们不停地刷新自己的网络社交账户页面,生怕错过关于“好友”的哪怕一丁点的新状态、新消息。他们不仅关注各种八卦信息,而且更热衷于关注各种时事新闻。网络这种“第四媒介”已经取代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他们随意浏览各种信息,在“坏消息心理”的作用下,更容易被那些以各种噱头来炒作的新闻吸引,更容易相信各种“负面新闻”。有时候,他们甚至会迷失在网络世界中,忘记了登录网络的初衷。对于那些不能合理利用网络的被试而言,网络正在一点一点地消费着他们的青春和精力,甚至吞噬着那些他们引以为豪的能标榜自己的某些特征。

从总体上看,“数字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越来越依赖虚拟世界,他们无法想象没有电脑、网络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他们似乎患上了某种强迫症,一遍又一遍地刷新网页,哪怕是短暂的断网也会让他们心绪不宁。在这样的一个网络时代,他们的注意力极易分散、记忆力严重退化,想象力创造力遭到极度扼杀。他们被网络诱人的海量信息吞噬着,被自己顶礼膜拜的信息技术所异化。[26]

在长达数年频繁接触各种技术的过程中,技术早已经深深融入“90后”大学生的生活,技术本身已经成为他们的个人财产与表达方式,他们置身于数字技术与屏幕媒介的程度,让他们成为社会中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27]研究结果发现,上网是每个被试每天的“必修课”。即使再忙,他们也会抽出一点时间上网。另外,几乎所有被试每天都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单纯用于网络社交,在此期间不做其他与此无关的事情,如图2-5左图所示。他们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网络社交,然而他们却并不喜欢与陌生人交流。近1/5的被试甚至从不与陌生人在网络上交流。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与陌生人打交道意味着不安全。他们宁愿花时间去浏览那些陌生人在微博、QQ空间、人人网等社交网站上发布的各种“莫名其妙”的帖子,但却极少针对帖子的内容给出自己的回复。当然,也有极少数的人会在尚未详细了解的情况下疯狂跟帖、回帖。相比较来看,他们似乎更喜欢与生活中的熟人分享、交流对各种新闻事件的看法。对于网络上的各种帖子,他们也只不过是看看而已,或者将其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几天过后,这些信息就在他们的脑海中淡化了。网络总是以惊人的速度制造着各种信息,而这些新鲜的信息很快就会替代先前的那些信息。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不管是新的信息还是旧的信息大都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因而也就更不会去深究那些“无关”事件背后的真相。在这点上,用“冷漠的看客”来形容他们一点也不为过。

图2-5 “90后”大学生网络社交概况

在网络社交对象的选择上,除了与“聊得来”的陌生人交流之外,他们似乎更愿意与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熟悉的人进行网络社交,维系现实世界中已经建立起来的感情。对此,近一半的被试宣称,网络社交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他们的现实社交。与使用网络社交之前相比,现在他们与熟人的现实社交无论是在社交时间上还是在社交频度上都大大减少了,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网络社交这种随时随地、省心省力的社交方式,如图2-5右图所示。不管身处何处,只要他们轻轻拨动手指,登录社交账户,就可以瞬间知晓自己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不会轻易错过那些精彩瞬间,而他们也更愿意在网络上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心情与最新动态。他们现在甚至已经想象不出,如果没有网络社交账户,他们该如何知晓自己的“好友”在做什么,又该如何告知自己的“好友”自己在做什么。

或许他们就是传说中的典型的“晒客”,对他们而言,网络社交的一大乐趣就是与圈中“好友”互相“晒”,“晒”这“晒”那,“晒”一切可以“晒”的东西。哪怕并不是一些什么“好”的东西,也要拿出来“晒”。然后,朋友之间相互“转发”或“评论”。很多时候,“转发”或“评论”的次数就代表了帖子的受欢迎程度。实际上,“晒”也是一种网络社交态度。“90后”已经将网络社交平台的各种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甚至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当然,也有少数“90后”被试表示,自己其实并没有那么依赖网络社交,只是因为自己的朋友们都在进行网络社交,如果自己不进行网络社交,那么彼此之间就失去了交流的空间。毕竟,网络社交是大部分“90后”生活的“主旋律”。在这点上,上述少数“90后”被试的举动似乎有点无奈。实际上,不仅是“90后”,其他年龄段的群体也非常热衷于网络社交,这种貌似“疯狂”的网络社交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服务商不断更新已有平台的功能,推出新的网络社交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