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网络信任:数字化环境下的人类行为与体验

网络信任:数字化环境下的人类行为与体验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他的解释,人类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里应用数字技术从事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这便是“数字化生存”。本研究认为,“数字化生存”是一种社会生存状态,也就是应用数字技术,在数字空间工作、生活与学习等全新的生存方式,是在数字化环境中所发生的行为的总和及其体验与感受。

网络信任:数字化环境下的人类行为与体验

本研究旨在从社会学、心理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尝试结合多种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以“90后”大学生为例探讨网络社交中的人际信任问题。研究思路如图0-2所示。

图0-2 研究思路图

在研究实施过程中,主要涉及如下内容:

首先,研究伊始即围绕网络信任问题描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反思了当前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的突破点。相对于百年的传统信任研究而言,网络信任还是个崭新的研究领域,鲜有学者涉足其中,值得借鉴的成熟研究相对不多。不过,网络世界的信任与现实世界的信任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部分既有的信任理论依然适用于网络情境之下,可以作为本研究的参考。以史为鉴,可以更深层、系统地认识与思考网络信任问题。因此,在综述国内外已有的网络信任研究现状之前,本研究根据问题所界定的范围简述了社会学及心理学领域中的经典信任研究。厘清关于信任的既有研究,对于已有信任研究的把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网络信任问题,清晰分析网络信任所涉及的相关问题。

其次,本研究在借鉴与修订舒尔茨“情境信任结构模型”研究基础之上,构建了“网络信任情境结构模型”,并详细剖析了模型中网络信任的四个构成要素——“谁信任谁”“何种信任”“何处信任”“为何信任”。其中,“谁信任谁”分析的是网络信任关系的主体;“何种信任”剖析的是网络信任的类型及维度;“何处信任”涉及的是网络信任的发生情境,即网络信任关系的客体;“为何信任”论述的是主体建立网络信任的原因。网络信任的施信者与被信者都是有目的的行动者所创建出来的虚拟角色。因此,网络信任关系的建立绝非是网络社交双方头脑发热、一时冲动的结果,而是主体在网络情境中,在一定目的驱使下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不同的网络社交对象会对应于不同类型及不同维度的网络信任。

再次,本研究在访谈的基础上就网络信任的建构过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网络信任并不是先验性地存在于网络互动个体之间,而是网络社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网络信任的建构过程中,信任双方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及与信任相随的风险是前提条件,而双方在互动过程中的相互熟悉则是网络信任得以建立的基础。网络信任大致经历了建立关系、维系与深化(或破裂)等发展阶段,有的甚至会发展为现实信任。网络信任的建构是网络社交双方多次博弈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涉及双方的认知与判断。由于个体的差异性,网络信任每个发展阶段的转折点也因人而异。同时,在不同的网络社交发展阶段,网络信任的类型及程度也不同。

最后,在有关“网络信任建构过程”的实证调查基础之上,围绕“网络信任的构成要素”,聚焦从理论层面探讨人、情境及媒介三种因素在网络信任建构过程中的不同影响作用。本研究尝试以社会学家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为研究视角,详细论述了施信者及被信者的角色形塑如何对网络信任的建构产生影响作用;以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相关理论为出发点,尝试分析了现实社会因素及网络情境因素对网络信任的影响作用并探讨了交流媒介的不同属性的影响作用。在论述过程中,本研究并未论述所有因素的影响作用,而是以具体因素分析其影响作用。

【注释】

[1]“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最初由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Negroponte)在其1996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根据他的解释,人类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里应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从事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这便是“数字化生存”。本研究认为,“数字化生存”是一种社会生存状态,也就是应用数字技术,在数字空间工作、生活与学习等全新的生存方式,是在数字化环境中所发生的行为的总和及其体验与感受。

[2](美)威廉·麦孤独.社会心理学导论[M].俞国良,雷雳,张登印,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译序8.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27.

[4]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35.

[5]谢英香.非言语信息在网络视频交流中的功能与尴尬处境[J].开放教育研究,2012(6):33-39.

[6]Kraut,R.,Patterson,M.,Lundmark,V.,et al.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9):1017-1031.

[7]Bonebrake,K.College Students,Internet Use,Relationship Formation and Personality Correlates[J].Cyberpsychology &Behavior,2002,5(6):551-557.

[8]鲁兴虎.网络信任——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挑战[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4.

[9]Parks,M.R.,&Floyd,K.Making Friends in Cyberspace[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6(46):80-97.

[10]Sproull,L.,&Kiesler,S.Connections,New Ways of Working in the Networked Organization[M].Cambridge,MA:MIT Press,1991.

[11]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19.

[12](美)克里斯·布洛根,朱利恩·史密斯.信任代理[M].缪梅,译.北京: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11:74.

[13]谢英香.非言语信息在网络视频交流中的功能与尴尬处境[J].开放教育研究,2012(6):33-39.

[14]Bargh,J.A.,&McKenna,K.Y.The Internet and Social Life[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4,55(1):573-590.

[15]Abdul-Gader,A.The Impact of User Satisfaction o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cceptance:A Causal Path Model[J].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urnal,1996(1):17-26.

[16]Walther,J.B.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Impersonal,Interpersonal,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J].Communication Research,1996,23(1):3-43.

[17]Mann,C.,&Stewart,F.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A Handbook for Researching Onlin London:Sage Publication,2000.

[18]December,J.Units of Analysis for Internet Communication[EB/OL].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083-6101.1996.tb00173.x/full.[2011-10-20].

[19]Walther,J.B.Interpersonal Effects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A Relational Perspective[J].Communication Research,1992,19(1):52-90.

[20]Walther,J.B.Impression Development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J].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3,57(4):381-398.

[21]Castelfranchi,C.,&Tan,YH.The Role of Trust and Deception in Virtual Societies[EB/OL].http://ieeexplore.ieee.org/stamp/stamp.jsp?tp=&arnumber=927042.[2011-12-21].

[22]Riegesberger,J.,Sasse,M.A.,&McCarthy,J.D.Trust in the Mediated Interaction[A].Joinson,A.N.,McKenna,K.Y.A.,Postmes,T.,et al.(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ternet Psychology[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53-69.

[23]Castelfranchi,C.,&Tan,Y.H.The Role of Trust and Deception in Virtual Societies[EB/OL].http://ieeexplore.ieee.org/stamp/stamp.jsp?tp=&arnumber=927042.[2011-12-21].

[24]谢英香.非言语信息在网络视频交流中的功能及尴尬处境[J].开放教育研究,2012(6):33-39.

[25]Kappas,A.,&Krämer,N.C.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over the Internet[C].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ix.

[26]Husted,B.The Ethical Limits of Trust in Business Relations[J].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1988,8(2):233-248.(www.daowen.com)

[27]Corritore,C.L.,Kracher,B.,&Weidenbeck,S.On-line Trust:Concepts,Evolving Themes,A Mode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2003,58(6):737-758.

[28]鲁兴虎.网络信任——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挑战[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00-103.

[29]何明升,白淑英,等.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55.

[30]Castelfranchi,C.,&Falcone,R.Trust Theory:A Socio-Cognitive and Computational Model[M].Chichester:John Wiley&Sons Ltd.,2010.

[31]田虎伟.混合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中的新范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1):74-78.

[32](美)约翰·W.克雷斯威尔.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M].崔延强,主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12-13.

[33]Johnson,R.B.,&Onwuegbuzie,A.J.Mixed Methods Research:A Research Paradigm Whose Time Has Come[J].Educational Researcher,2004,33(7):14-26.

[34](美)约翰·W.克雷斯威尔.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M].崔延强,主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168-171.

[35]蒋逸民.作为“第三次方法论运动”的混合方法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9(10):27-39.

[36]Morse,J.M.Approaches to Qualitative-Quantitative Methodological Triangulation[J].Nursing Research,1991,40(2):120-123.

[37](美)约翰·W.克雷斯威尔.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M].崔延强,主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171-172.

[38]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76.

[39](美)肯尼斯·S.博登斯,布鲁斯·阿博特.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第6版)[M].袁军,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24,235.

[40]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81.

[41](美)F.菲利浦·赖斯,金·盖尔·多金.青春期——发展、关系和文化(第11版)[M].陆洋,陈磊,陈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6.

[42](美)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3.0[M].云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7-23.

[43]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

[44]胡泳.网络一代的兴起及其影响(上)[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6(46):56.

[45]1994年4月20日,我国在国际上被正式认可真正拥有全功能的互联网;1996年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提供服务。

[46]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997/10)[EB/OL].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200905/P020120709345374625930.pdf.[2012-06-27].

[47](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262.

[48](英)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M].刘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2.

[49](英)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M].刘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2-3.

[50](美)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M].周海涛,李永贤,李虔,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51]Merriam,S.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 in Education[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8.

[52]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2.

[53]Marshall,C.,&Rossman,G.B.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M].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1996.

[54]Merriam,S.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 in Education[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8.

[55](美)肯尼斯·S.博登斯,布鲁斯·B.阿博特.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第6版)[M].袁军,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06-123.

[56](美)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M].周海涛,李永贤,李虔,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46.

[57]Creswell,J.W.Research Design: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M].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1994.

[58](美)约翰·W.克雷斯威尔.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M].崔延强,主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146-147.

[59]Marshall,C.,&Rossman,G.B.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M].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1996.

[60](美)约翰·W.克雷斯威尔.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M].崔延强,主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51-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