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网络社交中的问题与网络信任

网络社交中的问题与网络信任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上,这个问题并非一直存在于网络社交的整个发展过程之中。[11]这就衍生出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有学者认为,网络信任一方面产生于网络声誉,另一方面源于某种先验性的“预设性信任”,即网络社交的双方都会先验性地认为他人是可信的。此外,就现象的解释而言,“预设性信任”无法解释彼此陌生的人在从事网络活动时,为了自己的安全,所采取的小心谨慎的态度,或采取一系列的伪装手段来进行自我保护,例如,身份伪装、虚假信息等。

网络社交中的问题与网络信任

人天生就是社会动物,与他人交往、生活在一起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没有哪个人可以脱离社交而生存。[2]马斯洛(Maslow)看来,人具有社交需求,而且社交需求对后续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3][4]然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大大制约了人类的社会交往能力,使得人类的社交范围及规模往往受到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例如,地理距离、时间、语言等。其中,地理距离和时间一直是制约人类社交范围的重要因素,而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等的出现则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人类的社交范围,激发了人类的社交潜能。马车时代,人类的社交范围呈现为以城市为中心的团状。航海、航空时代,人类的社交范围扩展至洲际。文字的出现,鸿雁传书带来的是跨越时空的异步社交,而电子通讯则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同步交流。[5]网络时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实现了异地同步面对面社交,将人类的社交潜能发挥到极致。只要你愿意,足不出户即可交遍天下朋友,省时又省力。网络为人类的社交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进行着与现实世界类似的社会活动,借助网络进行人际交往已经成为人们使用网络的众多目的中的主要目的之一。[6][7]

在现实世界的社交活动中,社交双方近在咫尺,可以触摸到彼此,需要“身体在场,灵魂亦在场”,而对于发生于网络虚拟情境中的社交而言,我们无法知晓对方身处何地,更无法触摸彼此,“身体不在场,灵魂在场”是常态。在网络社交中,网民以全新的“虚拟自我”的身份与他人进行着“身体不在场的交流”。这种匿名交流不仅隐去了“我”的本来面目,掩盖了现实世界中“我”的道德底线及束缚等,而且借助把“我”的一切“简化”成“符号”的方式,使“我”进入一种开放、无所顾忌、为所欲为的生存状态之中,这与发生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活动呈现出极大的不同,也就衍生出了很多问题。例如,我们该如何判断对方的可信性?实际上,这个问题并非一直存在于网络社交的整个发展过程之中。

互联网发展的初期,由于网络只针对特定人群开放,网络社交只是现实社交的补充与延伸,网络社交对象就是现实社会中的熟人,人们无法以“虚拟自我”的身份进行互动,这就省却了很多麻烦。人际关系是在现实社会中形成的,只是借助网络进行了迁移,因而在网络社交中也就没必要判断对方的可信性,放心大胆地交流互动便是了。然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这种情况已经彻底不复存在了,大量的人群涌入互联网世界,现在互联网已经构筑了一个极度逼真于现实世界的环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功能齐全、政治化的自由社会,不仅吸引了不同生活背景、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公民,而且也吸引了不少的坏人、诈骗犯和故意破坏分子。[8]因此,我们已经彻底无法知晓我们的网络社交对象是谁了,更不用说判断对方的可信性了,这无疑增加了我们与他人建立关系时的难度。“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正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这句话不仅描述了人们试图在网络上建立关系时所面临的关键困难,而且也基本涵盖了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点。

在虚拟社会中,人们“相见不相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交往的选择与取舍,这为网民之间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基础,极大消除了现实世界中的社交障碍。例如,帕克斯(Parks)和弗洛伊德(Floyd)就认为人与人在互动中形成的关系在网络情境中非常常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互动频率的增加,还可能会发展到其他情境之中。[9]如此看来,在网络空间中,人们似乎可以跨越现实社会人际信任危机的羁绊,更容易建立信任关系。

但实际上,在网络社交中,网民之间建立的关系常常因为缺乏足够的信任而显得很脆弱,随时都可能中断。早在1991年,斯皮罗(Sproull)和基斯勒(Kiesler)就特别强调了信任在网络人际关系发展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在网络上,人们注意力的焦点由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转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0]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网络的虚拟性、自由性来装扮自己,进行身份的伪装。不过,一旦这种伪装被戳穿,就意味着关系可能会走向终结,但这并不会带来多大的损失。这说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使得现实社会中形成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及运行机制并不完全适用于网络世界,现实世界中许多原有的观念和规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网络空间中的信任没有因稳固的社会关系而带来的义务关联,也没有因对方的身份、地位等背景特征而带来的信任保证。[11]这就衍生出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例如,在如此复杂的网络世界中,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是否可以信任?在信息大量缺失的情况下,人们如何决定在网络上是否信任他人?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们在网络上与他人建立起信任关系……

有学者认为,网络信任一方面产生于网络声誉,另一方面源于某种先验性的“预设性信任”,即网络社交的双方都会先验性地认为他人是可信的。但是,这种先验性的信任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受质疑与挑战。信任缘何会先验性地存在于人类的互动之中?因为信任既没有内置于我们的基因当中,也并非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习以为常的行为。事实上,直到200多年前,信任陌生人才成为人类的普遍行为。在此之前,谁帮助我们活下来了,谁就赢得了我们的信任。[12]即便信任陌生人已经在近来成为人类的普遍行为,但当前我国信任问题频发,大量的欺骗、欺诈等恶性事件再次促使我们在与他人互动时变得小心翼翼,并在内心构筑起一道厚厚的围墙,时刻告诫自己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如此,信任怎么可能先验性地存在于人类的互动之中呢?另外,如果信任先验性地存在于人类的互动之中,那么为何人类在进行各种社交活动的时候需要签署合同作为保障抑或者是需要作为监督机构的第三方介入?例如,淘宝之类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之中又为何需要“支付宝”作为支付中转,而不是买卖双方之间直接交易?此外,就现象的解释而言,“预设性信任”无法解释彼此陌生的人在从事网络活动时,为了自己的安全,所采取的小心谨慎的态度,或采取一系列的伪装手段来进行自我保护,例如,身份伪装、虚假信息等。(www.daowen.com)

实际上,即使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网络社交也难逃网络欺骗的魔掌。就人际交往关系的本质而言,网络社交是现实社交的翻版。网络空间从来就不是,也永远不可能是一片本质上有别于现实社会的干净的社交沃土。换句话说,网络是现实的延伸与映射,网络技术本身的虚拟特性放大了人类的某些邪恶。网络空间中不曾存在且将来也不会出现无条件的信任。网络上的信任是人们通过不断的互动,在彼此相互熟悉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是网络社交双方多次主观判断的结果,而且网络信任的形成与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据此,本研究试图解决以下三个具体问题。

第一,网络信任是什么?现实世界中的信任发生于真实的社会个体之间,而在网络上,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络社交主体发生了变化。除此之外,社交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这就引发了网络信任内涵的变化。因此,在探讨网络信任问题之前,有必要厘清网络信任的本质及其构成要素。

第二,网络信任是如何形成的?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交往平台,便捷了人们之间的交往,拓展了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然而,受到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网络社会秩序的滞后性及很多人为因素的影响,网络社交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信任问题便是其中之一。而信任却是网络社交关系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认为,网络信任并不是先验性的存在,而是网络社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网络信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与现实世界中的信任存在着相似性,也是建立在交往双方相互熟悉并对对方有所预期的基础之上的,也是一个“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过程。

第三,网络信任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与现实世界的社交活动不同的是,网络社交不是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也不是建立在直接的物质基础上的,因而影响网络信任关系建立的因素也就不完全相同于影响现实世界中信任关系建立的因素。在网络世界中,网民之间普遍存在着不信任,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网络信任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