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戏中,每个人对指定话题进行回应时,虽然以玩偶为道具,实则为当事人自己的情绪反应,却要假装是玩偶的情绪反应。如此做,是为了防止有人在需要用负面情绪进行回应时,由于心存抗拒而不能够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假扮怀中的玩偶说话,可以起到有效的隔离作用。家长今后也可以借用这个方法来引导孩子。例如指着孩子床头的小布熊对孩子说:如果熊妈妈本来答应带熊宝宝出去玩,可是因为熊妈妈另外有急事不能带熊宝宝出去玩了,熊宝宝心里会怎么想呢?你是熊宝宝日夜相伴的好伙伴,只有你能够知道它心里想什么,请你跟我说一下,熊宝宝会对熊妈妈说些什么。
2.游戏过程中,不同的玩偶对同一事件表现出了不同情绪,而且还都是合情合理顺理成章的,这说明,造成人不同情绪的原因,不是某一诱发事件,而是我们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态度、评价、认知。也就是说,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情绪ABC理论”。
3.所以,人们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因为不是别人、不是所谓的坏事导致了你情绪不好,而是你认为那个人、那件事不好,是你自己对那个人、那件事持有不好的态度、看法、评价而造成的。我们的认知对我们的情绪负直接责任,我们的快乐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的悲伤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如何才能使我们保持更多的快乐、满意等积极正面情绪呢?那就需要我们不断发觉并消除内心的一些不合理信念,学会从积极角度看问题。(www.daowen.com)
4.从积极角度看问题,从而拥有良好情绪的经典案例:有一位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草帽,小儿子卖雨伞。两个儿子都很孝顺,照理说老太太应该很开心,可是她却每天愁眉苦脸,为什么呢?原来,雨天的时候,她愁大儿子的草帽卖不出去;晴天的时候,她愁小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于是她晴天也愁,雨天也愁。后来有一个人告诉她,你可以这样想,晴天的时候,你就想太好了,大儿子的草帽就有人买了;雨天的时候你就想太好了,小儿子的生意一定不错。后来老太太总是这样想,渐渐地就过上了快乐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