鹩,是一种鸟,叫声婉转,善于模仿其他鸟叫。玉林兴业当地俗称鸟为“鹩”,把凤凰称为“鹩”。鹩剧最初由新年活动中演出的“引凤”歌舞发展而来,因此得名“唱鹩”。
鹩剧是广西特有的地方剧种,主要流传于广西中南部的钦州、玉林等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作为民间小戏,鹩剧被收入《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鹩剧音乐分卷》。
鹩剧以唱故事为主,唱词多为即兴而发,通俗易懂,内容为抒发春祈秋祷之意,多采用粤剧及地方各种戏曲元素,逐步形成行当齐全、曲目丰富的地方戏种。鹩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为唢呐(当地称为“大笛”,可吹高、中、低音)、大鼓、文锣、武锣、大锣、二胡、扬琴等。鹩剧的演出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服装道具是根据演出角色全套配备的。鹩剧的唱腔种类较多,分为文生唱腔、武生唱腔、花旦唱腔、丑生唱腔、媒婆唱腔等;调子分为【合唱调】【相思调】【才子调】等。
清末民初,“鹩舞”由纯歌舞发展为带坐唱形式。即演完舞鹩后,由一人或二人坐下唱古人,曲调是【开台歌】【日月秋】里的调子,号称【两句唱鹩】和【四句头】。民国期间,唱鹩艺人为了丰富唱鹩的音乐和表演,把地方民歌如“采茶”“麒麟”“竹马”等部分表演精华和乐曲糅进唱鹩之中,出现了由鹩公(须丑)、鹩娘(男旦)二人边舞边唱,一人扮多角的“两小”时期,乐曲增加【叹花调】,并派生出一系列不同角色的不同唱腔和间奏曲。到民国十年(1921年)左右,唱鹩已初步形成戏曲雏形,能演出一些中小型的角色归类化的古典故事。1934年,许多省城粤剧班纷纷沿着西江、郁江进入六万山一带演出。粤剧中完整的唱本、唱腔、程式、行当、道具等,以及丰富的内容使鹩剧相形见绌,不少鹩剧艺人“弃鹩从粤”。(www.daowen.com)
●兴业鹩剧文艺团剧照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贯彻“百花齐放”方针,濒于衰落的鹩剧得到复苏。各地又纷纷成立鹩剧团,并吸收粤剧精华,改革鹩剧。1953年,出现行当齐全、有女旦的鹩剧团队,并吸收粤剧小曲【追信】【小开】【玉美人】【担梯望月】和采茶曲【十月红】【五更叹】以及民间曲艺【老杨公】的【棹船调】等,把鹩剧逐步发展成为具有12种鹩调、100多首小曲的民间小戏。1960年,改编后的鹩舞《头堂歌》参加广东湛江专区会演,获优秀奖。1980年,以鹩调为基调创作的《回乡谣》《金鸡银凤喜落山》《万山人民唱新歌》《十唱六万山》等歌曲,在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其中《回乡谣》是1983年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参赛歌曲。2005年,鹩剧《长恨碑》赴山东参加中国滨州·博兴小戏艺术节演出,获得“稀有剧种保护(发掘)奖”等4个奖项。
鹩剧是玉林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目前,活跃在玉林的鹩剧民间团体有9个。其中,比较活跃的团队有玉林市兴业县沙塘镇播基扬文艺队和兴业鹩剧文艺团,代表曲目有《新科状元》《文武状元》《双生贵子》《一家团圆》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