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广西戏曲:侗戏的活化石

广西戏曲:侗戏的活化石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侗戏,不仅是侗族现存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侗族居住地区的农耕稻作文化类型的典型代表之一。在侗戏中,观众既能认识侗族音乐和侗族习俗,又能看到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对侗戏的影响。2006年5月20日,侗戏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侗戏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

广西戏曲:侗戏的活化石

侗戏,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贵州省黎平县和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等地,最早产生于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侗戏,不仅是侗族现存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侗族居住地区的农耕稻作文化类型的典型代表之一。在侗戏中,观众既能认识侗族音乐和侗族习俗,又能看到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对侗戏的影响。

侗戏的主要曲调有平板和哀腔等。平板或称“普通调”,用于叙事性唱词,前有引子、起板;哀腔,或称“哭调”“泪调”。此外,在一些剧目中,花旦或丑还常采用侗歌、汉族民间曲调等。

侗戏的乐队包括管弦乐和打击乐两个部分。管弦乐器包括二胡、牛腿琴、侗琵琶、月琴、低胡、扬琴竹笛和芦笙。打击乐器则有小鼓、小锣、小钹等,但一般不用于唱腔,只用于开台和人物的上、下场。传统侗戏的伴奏乐器一般为二胡、铃、锣、鼓和小钹,新侗戏中增加了牛腿琴、琵琶、低胡、扬琴等。

侗戏基本的表演形式是以二人转或二人台为主,比较注重唱腔内容,不重表演,不像其他剧种那样讲究手、眼、口、身、步5法,除唱以外,也不注重做、念、打等功。侗戏在表演过程中如遇有3人以上在场时,也只有对唱的两人在过门中互走“一”字,其余的人原地不动。

侗戏的丑角有比较特殊的表演程式。侗戏中的丑角,多扮演各种诙谐或狡猾的人物,在剧中的主要任务是插科打诨、活跃气氛,没有本行的当家戏,表演比较自由、夸张。

侗戏的角色虽有生、丑之分,但并未形成定型的行当,一般是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来分配演员,只有小丑有些独特的表演。小丑动作滑稽可笑,以说白为主,蹦蹦跳跳,称为“跳丑角”,角色念白很少,以唱为主。(www.daowen.com)

侗戏的萌生、发展和最终形成,经历了100多年的时间,与侗族的民族史、文化史民俗活动息息相关。它生动地体现了侗族及其所居住地区的文化传统。

侗戏的出现,是以吴文彩先生(1798—1845)根据汉族传书《朱砂记》翻译改编的《李旦凤姣》和根据汉族传书《二度梅》翻译改编的《梅良玉》为标志的。其中,大约有10年时间(1828—1838)是侗戏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的侗戏剧目,不论剧本、表演、唱腔、服装、道具、舞美都极为简单粗糙。

1838—1911年,侗戏的发展传播经历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838—1855)以张鸿干的《金汉列美》出现为主要标志,其他代表作如《毛宏玉英》《刘世第》《刘高》《山伯英台》《陈胜吴广》《陈世美》等。第二个时期(1855—1911),《金汉列美》的出现使得一些卓有见识的戏师意识到它的价值和影响,也开始了学习借用民间叙事歌来创作改编侗戏。因此随着《金汉列美》的出现,一大批以侗族民间叙事歌为创作蓝本的侗戏剧目产生了,如《三郎五妹》《芝年流美》《甫桃》《花赛》《郎花》《郎俊》等。这批剧目的出现,说明这时侗戏的发展传播已经盛况空前。1911—1960年,是侗戏的繁荣高潮阶段。《珠郎娘美》的创作进一步完善,成为侗戏的代表剧目。1964—1979年,是侗戏的困惑阶段。这时期的侗戏作品政治性较为突出。侗戏新时期(又称侗戏的革新探索阶段),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侗戏开始了新的艰难探索,并出现了新的高潮和繁荣。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现代传媒的发展,侗戏在民众的娱乐生活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历史已经过去,如今处于消亡的边缘,成为亟待抢救和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题材来源狭隘和使用语言单一的问题。

2006年5月20日,侗戏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侗戏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一大批侗戏师得到普查和认证,并获颁证书,鼓励他们带徒传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