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弦戏又称“宾剧”“思贤戏”“宾阳丝弦戏”等,流行于宾阳及上林、马山、都安、来宾、忻城、武鸣、邕宁等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根据其起源传说来看,丝弦戏与桂剧颇有渊源。至于丝弦戏因何得名,较为常见的说法是丝弦戏的伴奏乐器以二弦为主,在乐队演出时它的声音最为响亮,起停转接都以它为准,丝弦戏由此得名。
在宾阳县,丝弦戏班多在节日时演出,如农历二月二、端午节和中元节等,其中最热闹的是中元节,一个戏班往往要到几个地方演出。农历九月、十月后,戏班演出就更为频繁了。由于秋收即将结束,各地开始办庙会,因而戏班也被请到各地庙会去唱戏,常常一唱就是“一会”(即唱三天三夜),往往一个庙会会请两个戏班去唱“对台戏”。还有一些地方会请戏班唱到“两头红”,即从日落开台演出直至次日中午。
丝弦戏的行当中生角有老生、文生(即小生)、武生、文武生;旦角有老旦、正旦(文旦)、花旦、小旦、武旦;丑角有文丑、武丑、小丑;花脸有大花脸、二花脸;等等。新中国成立前,丝弦戏全是男演员演出,旦角都是男扮女装。丝弦戏服装、台本、表演程式等与桂剧相似,以文戏为主,武戏较少。
丝弦戏演员演戏是没有戏本的,班主只有戏目(戏的目录),演员在排戏时只能靠师傅口授,自己用心记。当时的丝弦戏戏本就以这样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据说当时“庆丰年”班的黄秉合是一位背戏绝才,凡是师傅口授的戏本,他都能牢记于心,号称“肚藏三百本”。其他的头牌演员也都是“肚藏百本”的好手。正是有这些丝弦戏艺人的努力,才能把丝弦戏的经典剧目一部部地流传下来。
1949年以前,丝弦戏所演剧目大多移植于桂剧,有神话类、民间传说类、传奇演义类等题材。经常上演的剧目有《平贵别窑》《男斩子》《女斩子》《狮子楼》《战洛阳》《泗水关》《秦香莲》《穆桂英挂帅》《梁山伯与祝英台》《长坂坡》《反唐周》《平贵别窑》《孝子闹京堂》《陈世美不认妻》《穆桂英招亲》等。
丝弦戏的曲调属皮黄系统,板腔体系结构为上下句,演唱重语言本色。唱不同字词时采取“问字要音”“随字行腔”的方式。句数可多可少,但必须是双数,每句多为7字或10字。唱腔分南路和北路。南路平和、深沉、优美,有首板、滚花、二流慢板(即平板或慢板)、忧腔、阴调、断弓、一字板、流水板等;北路活泼、高亢、挺拔,有首板、滚花、二流、慢板、断弓、高腔等。此外还有一些小曲,如大流水、小流水、曲云天、串珠连、马淘铃(马摇铃)、单金莲等。
●丝弦戏《平贵别窑》剧照(www.daowen.com)
丝弦戏的乐器以二弦为主,它是一种特殊形制的胡琴,外观上与京胡类似。二弦的琴筒用坚硬的木料制成,种类有酸枝木、黄杨木和格木等。琴筒外形前后相等,直径为6厘米,琴筒内侧一边口子大,一边口子小,蒙上蛇皮。此外,二胡、秦琴、唢呐等也是丝弦戏常用的乐器,有的戏班在演出时还会使用笛子。丝弦戏常用的打击乐器有战鼓、板鼓、苏鼓(脆鼓)、文锣、武锣、曲板、木鱼等。
丝弦戏的发展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剧团和科班,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要数“声翠意”科班和“庆丰年”科班。
“声翠意”组建于1872年,班主廖四五。这是宾阳县最早的专业的丝弦戏科班,主要演员有陈六一、陈六二、封二、封三、廖胜灵、竹筒蚂等。每年只有4月、5月、6月休息,其他月份均在演出。后该科班由于班主廖四五逝世,于1905年停止活动。
“庆丰年”组建于1908年,班主廖胜灵,班娘巫氏,主要演员有陈六一、陈六二、封二、封三、特东、黄六四、刘文开、陈四弟(陈六二之子)、廖如然、丁弟、石年等36人。“庆丰年”属于专业剧团,于1943年停止活动。该科班常受邀到外地演出,被人们称为“宾州班”,对丝弦戏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还有太守乡的“太平春”科班,宾州镇的“三联街丝弦”科班,新桥乡的“尚武街业余丝弦戏剧团”、“新村业余丝弦戏剧团”、“社会镜”科班等。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难深重,丝弦戏的观众锐减,戏班难以维持。丝弦戏因此停止演出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