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娘戏又称“牛娘剧”,原名“牛戏”“长衫戏”“地戏”,流行于广西岑溪市及其周边地区,是一种由娱乐活动“舞春牛”发展起来的传统戏曲,集唱、念、做、打、舞为一体,通过演员在舞台上演绎剧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
牛娘戏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地方剧种,是岑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岑溪市和梧州市两级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岑溪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牛娘戏)之乡”。
牛娘戏历史悠久,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老的民间农事娱神活动“唱春牛”。相传元末明初,岑溪就已经有“唱春牛”的习俗。为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和五谷丰登,每年开春,当地农民群众都在村头平地“唱春牛”。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唱春牛”逐步演变为“舞春牛”,春牛由纸糊泥塑变为以人扮演。后来“舞春牛”增加了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内容,增加了一些唱词和道白,逐步有了乐器伴奏和表演程式,从而形成了牛娘戏。据《岑溪文化志》记载,史上最早的牛娘戏剧本是《春色太平歌》,由连城北科镇兵地罗应营(今梨木镇高围村)的“梁丽堂”戏班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演出。这一史实说明,清乾隆初期,牛娘戏就已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
牛娘戏分为两大类,即传统牛娘戏和现代牛娘戏。两者均具备牛娘戏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及情节、唱词、道白、音乐等独具特色。传统牛娘戏又称古装牛娘戏,题材多为才子佳人的故事,也有表现古代平民百姓生活和家庭伦理的故事。现代牛娘戏和传统牛娘戏在结构上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题材方面,现代牛娘戏表现的是现代社会生活,以歌颂新社会、弘扬好人好事、批判落后思想为主。可以说,现代牛娘戏是传统牛娘戏的传承和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经过长期的演出实践和打造磨炼,牛娘戏剧本质量不断提高,新创作的剧本不断涌现。
牛娘戏是以唱为主的民间艺术,唱腔独特,音乐曲调丰富、旋律优美。其唱腔音乐比较简单,但很有特色,一般分为上下两句。其显著特点是演唱时不分角色行当,男女同腔,便于演唱和普及。1949年前,牛娘戏中的旦角基本上是清一色的男性,因而演唱时生角多使用平嗓(平喉),给人以厚实粗犷、明快豪放的感觉。当时牛娘戏中的旦角为男扮女装,多用假嗓(子嗓),唱腔曲调委婉清亮。尤其是牛娘戏中唱腔的末句配上衬词“啰”或“呀”后,形成质朴、自然、甜美的拖腔,如行云流水。
“唱”是牛娘戏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和特有的艺术手段,也是牛娘戏的显著特点。牛娘戏的剧中人物主要是通过唱词表达思想感情和展现性格,观众则通过唱词了解剧情的发展和人物冲突。故其唱词多以简练的笔墨交代背景、叙述情节、展开矛盾冲突,以加强艺术感染力,给人以听觉上美的欣赏和感受。
根据中国古代“宫、商、角、徵、羽”的五音调式,牛娘戏的基本唱腔调式有徵调和羽调两种,少有宫调、商调和角调式唱腔。徵调式唱腔音列为“32165”,羽调式唱腔音列为“53216”,音域范围在六度之间。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牛娘戏艺人对牛娘戏的唱腔音乐进行了改革,唱腔乐句由上下两句发展成为四句或多句。牛娘戏音乐成功地用多种乐器伴奏。改革后的牛娘戏唱腔音乐吸收了采茶戏、鹿儿戏、南渡山歌等地方民间艺术精华,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新牛娘戏唱腔曲牌,使之增加到30多个,牛娘戏的唱腔音乐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牛娘戏的唱词一般以七字为主,也有少数三字句、五字句和多字句。牛娘戏的唱词生活气息浓厚,具有合辙押韵、讲究平仄、比兴对仗,内容风趣、通俗易懂等特点,有的唱词甚至是流行于当地的口头禅,如牛娘戏《小保管上任》中的唱段“阿公抽烟生老瘾,一时冇烧少精神”,就一度在岑溪广为流传,成为当地群众的口头禅。牛娘戏《鸡笼》中的唱词“辣椒细细得咐辣,侬儿细细呷呷声”,《碧桃锦帕》中的唱词“八仙台上放盏灯,只换油来不换芯”,这些唱词比兴押韵、风趣横生,每逢演出都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因为牛娘戏以唱为主,所以道白比较少。牛娘戏中的道白只是作为唱词的补充,一般用于演员自报家门、交代事件背景和演员上下场的因由等。道白一般分为演员独白和对白,又可分为押韵道白和不押韵道白。押韵道白包括诗白、口古、白榄,不押韵道白有口白、锣鼓白。牛娘戏的道白多为不押韵道白。
传统牛娘戏的角色行当分为生、旦、老、丑四类。因为牛娘戏是地方小戏,角色区分不是很严格,加之戏班的人员不多,演出时代角的现象比较普遍。除生、旦主角代角较少外,其他角色均可代角。一个演员往往可以在一场戏中扮演几个角色。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出于安全的考虑,旦角一般都是男扮女装。但这种习俗在1949年后就不再流传了。(www.daowen.com)
牛娘戏的器乐演奏分为两种:传统牛娘戏器乐伴奏和现代牛娘戏器乐伴奏。传统牛娘戏主要使用打击乐伴奏,乐器为鼓、钹、锣三种。一般是演员唱完一句即打一次牛娘鼓。牛娘鼓旋律独特,鼓点简洁明快、节奏感强,以鼓点的轻重缓急来体现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感情的变化。由于牛娘戏乐队人员少、乐器简易,便于普及演出,因此一直传承至今。牛娘鼓音乐伴奏适用于传统戏,而现代牛娘戏多采用改革后的牛娘戏音乐伴奏,在牛娘鼓的基础上增加了弦乐和吹奏乐,更有利于演员感情的抒发和剧中人物内心活动的表现,艺术感更为强烈。
牛娘戏的舞台美术比较简朴、实用,包括布景、演员化妆、服装道具等。布景可分为实景和虚景(意景)。实景是根据剧情设计适用于舞台演出的背景,而意景则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说。在演员化装方面,传统牛娘戏和现代牛娘戏各异。传统牛娘戏有生、旦、老、丑等行当。而现代牛娘戏演员的化装则趋于生活化,按照剧中人物的特点和身份来化装。牛娘戏的服装道具和其他剧种大同小异,具有简单和实用的特点。
牛娘戏是一种原生态的戏剧艺术,初期其表演者都是农民出身,所演内容大多是自己平时劳动和日常生活,故其表演程式具有写实性。牛娘戏的舞台调度大多是音乐伴奏时的简单换位。后来牛娘戏借鉴、吸收了粤剧、采茶戏等一些剧种的表演程式,从而逐步丰富和形成了自己的表演程式。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简朴化和生活化。
●牛娘说唱《人间处处真诚在》在中央电视台的戏曲频道播出
●岑溪市岑城镇龙井牛娘队参加迎春牛娘戏大联演
“牛娘爆肚戏”是牛娘戏的一种绝活。“爆肚”就是戏在“肚里”,即兴演唱,即使没有剧本,牛娘戏艺人也能根据心中想好的戏剧情节,搭个“戏桥”,然后踩“戏桥”唱戏。令人折服的是,“爆肚戏”不是“爆”一句或者几句,而是“爆”全场或者几场,内容都不重复。“爆肚戏”也不是一个演员“爆”,而是全体演员都能“爆”。“爆肚戏”不仅主题鲜明、戏剧情节环环相扣、叙事条理清楚,而且唱词言简意赅、风趣幽默、易唱易懂、朗朗上口。尤其是在“牛娘贺春”和“牛娘贺喜”中,“爆肚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演员见物唱物,见人唱人,演出现场往往掌声不断,喝彩声此起彼伏。但是,由于“爆肚戏”对演员的文化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正式的舞台演出尤其是现代牛娘戏的演出中,一般都不提倡“爆肚戏”,而是要求按照剧本演出。
牛娘戏的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二是“文化大革命”到20世纪90年代,三是21世纪的新时期。经过三个时期的发展,牛娘戏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表现在牛娘戏演出队伍不断增加,最多的时候达300个,有的一个行政村就有两三个。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含改编、整理)的传统牛娘戏和现代牛娘戏剧本有800多个,牛娘戏已经成为岑溪及其周边群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尤其是在节假日,牛娘戏演出遍布岑溪市城镇和乡村。
●2015年,牛娘戏《鸡笼》剧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