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歌戏亦名“牛戏”,源于唱“牛歌”与“舞春牛”。民间艺人把两者进行整合,演绎故事,形成了带有角色划分、故事情节、表演行当和声腔,并配有锣、鼓、镲等打击乐器伴奏的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广西地方戏曲剧种。牛歌戏流传于广西东南部粤语方言区的藤县、容县、平南县、北流市等地的农村地区,辐射广东郁南县、封开县、信宜市等白话方言区,受影响区域人口达1000多万。藤县南部乡镇是牛歌戏主要发源地之一,也是牛歌戏流传的核心区域。2008年,牛歌戏被列入广西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牛歌”到“牛歌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通过传统的牛歌戏,观众可以感受到不同时代人们生活的风貌,触摸到历史的痕迹。
藤县牛歌戏起源甚古,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史料记载,秦统一六国后,把“恳卒”人(史称“百越”人)征发到古藤县,他们带来的中原语言与百越语言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方言——藤县白话。当地人用藤县白话唱山歌、指挥牛干活,歌词由驱牛人自编自唱,这是最早的牛歌。
牛歌戏音乐由当地山歌演变而来,与藤县主要的舞春牛歌、山歌、上灯歌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上述三种民歌有一个共同特点:不是独唱,有对唱。舞春牛歌是对唱。山歌斗歌时两人或多人对唱。上灯歌分两边唱,有唱有答,所以也被称为“偶歌”。民间艺人在戏剧表演时就以“偶歌”为主要唱腔,因此得名“偶歌戏”,后来渐渐变成“牛歌戏”。所以,牛歌戏音乐包含以上三种民歌的音乐特点。
牛歌戏用藤县白话演唱,念白只是作为唱之不足的补充。牛歌戏的唱腔多以唱词的自然音节、韵律、音调、情绪变化为基础,演唱时与唱的自然腔调接近;牛歌戏以藤县白话道白,大量运用方言俚语。
牛歌戏的唱词生动形象,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常运用比喻、借代、比拟、夸张、排比、双关等修辞手法,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厚,备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如问双方姓名时会唱:“犁头有是上(姓)?水底点灯是河明(何名)?”牛歌戏的唱词结构一般采用上下句对偶的形式,以四句为一组,以对称结构为主,每一句的字数是相等的。
牛歌戏的唱词对高低、长短变化的字词、词句安排得当,便于记忆,易于与唱腔结合,常见的唱词有三字句、六字句、七字句、八字句、九字句。牛歌戏的衬词由虚字构成,常根据内容、行腔的需要使用,以适应语言的自然腔调和节奏,增强唱腔的音乐性。牛歌戏的衬词包括:字头衬词,如“(道)可恨我娘亲佢心冇正,(哪)总是我年幼(道)无法出(呀),(道)真真急坏我小苍娃”;句尾衬词,如“只因我丈夫早去世(呀),我(都)拍掌心头都会气难消(呀),黄茅炖蛤佢会咁(都)吊腰(呀)”。
牛歌戏的音乐结构一般只分上下两个乐句,每两句之间加锣鼓间奏,循环反复,结构比较简单。牛歌戏的声腔以【牛歌调】为主,曲调以宫、徵、羽调式为主,偶尔用商调式。牛歌戏以不同的唱腔语气来塑造角色:文生演唱得缓慢且流畅,语气上起伏不大,行腔平稳;武生则要唱得有力威武;旦角的唱腔要含蓄,花腔较多,注重心理变化的描写;奸、杂、丑角在表达身份的唱腔里,多数用一种既断又续的唱法,让人听起来有一种奸诈滑头的感觉。
●牛歌戏伴奏乐器
过去,牛歌戏队基本上和舞狮、舞龙队一起演出,没有梆子伴奏,以打鼓边代替。后来,象棋乡的龙凤村、同乐村,金鸡乡的镇安村的牛歌戏队对锣鼓进行了改革,加入了木梆子;再后来,由于大锣、大镲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而日渐少用,就改为小锣、京镲、鼓等。
20世纪80年代初期,牛歌戏演出中有时会唱“插调”。所谓“插调”,主要是由民间流行的小曲和采茶戏音调、黄梅戏唱段等构成,如《叹五更》《点茶》《摘茶》《梁祝》《夫妻双双把家还》。这些“插调”由于音域较广、偏音较多,需要二胡、扬琴、笛子等管弦乐器定调伴奏,当时的乐队编制曾出现管弦伴奏乐器,如笛子、二胡、中胡、扬琴、锣、鼓、梆子等。牛歌戏演员大多来自农村,嗓子条件有限,于是部分戏队就开始慢慢减少“插调”的使用。
发展到现在,牛歌戏的伴奏乐器只有锣、鼓、镲这些简单的打击乐器,无管弦乐器。可以看出,藤县牛歌戏的音乐独树一帜,牛歌戏演唱时不用管弦乐伴奏,只以锣、鼓做过门或间奏,跟广西其他地方剧种有较大差异。
牛歌戏是由民间的唱“牛歌”与“舞春牛”发展进化而来的,虽然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动作较为简单,但是基本形成了特有的表演风格和固定的表演程式。藤县牛歌戏有生、旦、净、丑四大表演行当,各角色有固定的台步、动作等表演程式。牛歌戏的表演特点体现在唱、念、做三个方面。
牛歌戏各种角色有固定的动作程式:生角台步是八字脚、提襟手;旦角行慢碎步,边走边扭手花;老生的台步是踱方步;杂角(丑角)在舞台上的表演动作则较为随意。(www.daowen.com)
牛歌戏演出所需场地不大,舞台设置简陋,演员以唱为主,做手、台步、圆场等简单演出动作。
牛歌戏演出所需的道具不多,旦角用手巾、生角用扇子、武生拿一条棍子(或刀枪),其余角色一般空手上场。旦角戴头盔,穿花布大襟衫,围一条红裙;生角扎花布头围,身穿花布长衫;其他角色多穿唐装。根据剧中人物需要,牛歌戏的脸谱大多借鉴粤剧的脸谱。牛歌戏演员一专多能,既能扮演多个角色,也会运用锣、鼓、镲等打击乐器。
原始的牛歌戏演出并没有剧本,而是先由一个“点场人”,向演员讲述剧中的故事情节和扮演的人物角色,再由演员自己思考并设计所扮演角色的台词和唱词。如今的牛歌戏已有剧本,演员只需要按照剧本的内容演出即可。由于受条件的限制,牛歌戏演员无法掌握复杂高难的演技,这些简单的做手、台步、出入相、圆场等固定动作就逐步形成了牛歌戏的表演风格和表演程式。
牛歌戏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兄弟剧种的一些表演程式来丰富和提高自身的表演方式。牛歌戏有一套仪式完整的演出习俗,内容体现人们的生活经验、伦理道德,一般在春节或做寿、结婚、小孩满月、乔迁等喜事时演出。
1875年,在金鸡镇镇安村“兆丰年”龙会上演出的《阿赖卖猪》最早被人们称为牛歌戏。1877—1947年是藤县牛歌戏繁荣时期,该时期出现了“同庆堂”(1897年)、“群英乐”(1923年)、“群英社”(1946年)等影响力较大的牛歌戏班,一些牛歌戏艺人到周边地区传授牛歌戏技艺。在周边其他剧种的影响下,藤县牛歌戏不断发展变化,从无剧本的爆肚戏到有剧本演出,从只有男演员到1946年开始有女演员加入。
●牛歌戏演出后台
牛歌戏的鼎盛期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当时藤县有牛歌戏队270个、剧目283个,县、镇、村都有演出场地。1986年,牛歌戏被认定为我国地方剧种之一,入选《中国戏曲志·广西卷》。
牛歌戏作为广西的地方剧种之一,是宝贵的民间艺术,反映了当地民众的艺术品位和审美趣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牛歌戏以其丰富的内涵、鲜明的特征以及独有的艺术魅力,成为浔江流域和北流河流域有影响力的优秀民间艺术。牛歌戏至今仍保留有尊师敬贤、正剧演完后“贺封包”(当地话叫“猜物儿”)、演出结束后全体演员列队唱谢幕词送观众等良好习俗,且其剧本多为讲述家庭伦理、弘扬优良社会道德等内容,自觉地发挥着弘扬主流文化、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功能。
牛歌戏的剧目多取材于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牛歌戏经典剧目有《阿赖卖猪》《伶花抢婚》《双甲状元》《骨肉重逢》《冯边月》《秀珍弃家》《李旦落难》《三美奇缘》《彭车》《文武臭球》《老嫩鸳鸯》《乞儿得福》《两表为仇》《智毁芳容》等。
牛歌戏的代表人物主要包括:
马顺和:1876年出生于藤县岭景乡(今岭景镇)。“同庆堂”牛歌戏队创始人。20岁时,马顺和只身去北流县(今北流市)拜师,学习“舞春牛”和唱采茶,也学习拉二弦、舞狮等。回到家乡后,马顺和、覃二记、林一公三人组织了由13人组成的牛歌戏队“同庆堂”进行演出。马顺和男扮女装,饰演茶旦,并担任舞牛主角。马顺和等人组织的“同庆堂”沿着泗罗河到平南大新和容县一带进行演出。初期,“同庆堂”演出剧目主要有《十二月采茶》《卖杂货》《佳人算命》,以及春牛舞狮舞,后来才开始演出故事情节较长的剧目,如《全家福》《三代英雄》《三合明珠宝剑》《五虎平南》《龙凤再生缘》《水浒传》《林冲雪夜上梁山》《万花楼》等。
李文利:藤县新庆乡(今新庆镇)高田人,新庆“昌明班”牛歌戏队班主。1894年出生。1949年前,李文利是新庆乡大路圩的小商人,开设“文利号”洋杂店。半商半艺的李文利,对推动新庆群众戏剧活动贡献不小。1945年,李文利和卢启元组成牛歌戏队,仍叫“昌明班”。李文利善演文戏,年轻时主演小生、花旦、武脚,1949年后,改演老汉、家丁。李文利参加演出的剧目有《石上七星梅》《庄周试妻》《仗义还妻》《双凤朝阳》《仕林祭塔》《天姬送子》《三尸入木》《三娘挨磨》等。“昌明班”先后演出60多本戏。
魏泰秀:又名魏焕光,绰号“调优三”,藤县金鸡乡镇安村人,“兆丰年”戏队的创建人。1885年出生。他少时读农村私塾,一表人才,声大圆润,既能演戏,又会打锣鼓、拉二胡,主要扮演状元、公子的角色。他先后演过《康汉玉别母上京》《天姬送子》《智送汗中》《夜送寒衣》《契女拜年》等剧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