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场戏是在桂林曲艺文场清唱(坐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简称“文场”,又名“文唱”“文玩子”,流传于桂北官话地区,包括桂林市、柳州市、贺州市、河池市和梧州市辖区的近40个市县,其中尤以桂林、柳州、宜山(今属河池市宜州区)、平乐、荔浦等地最为盛行。
“文场”是与清唱桂剧的“武场”相对而命名的。其来历可上溯到明末清初。明崇祯末年,许多王孙宗室纷纷逃亡至长江以南,将大量的宫廷乐曲、乐谱、乐章带到了南方。
清初,广西人去江浙一带做官或经商,之后将这些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的乐曲带回广西。这些曲调经与桂林一带的奇山秀水及独特方言融合后,丰富了地方色彩与民间语汇,由此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艺——文场。
清咸丰年间(1851—1861),桂林就有人开班带徒和挂牌清唱文场。至清末,文场臻于成熟,成为独具一格的地方曲种。1935年,当时文场名家金紫臣编著了文场传统唱腔曲牌与剧(曲)目集《新式琴弦曲谱》。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部文场专著,它为文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促进了文场的普及。当时,桂北地区文场的演出活动十分频繁,俗称耍“玩子”的人遍布城镇乡村。专业的和业余的文场演唱者形成了两个艺术流派,前者声腔多彩华丽,后者风格质朴深沉。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文艺工作,文场因此获得了新生。1959年,广西唯一的专业曲艺队伍——桂林市文场戏曲训练班开办(后改称桂林市曲艺队、曲艺团),为文场的普及与提高、继承与发展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演员。“文化大革命”期间,曲艺队撤销。改革开放后,文场艺术恢复了生机,新曲目不断涌现,并相继获得省(区)市级及中央一级大奖,影响日渐深远。如今,文场日益引起音乐家和圈内有识人士的关注,被誉为中国曲艺百花园里的一颗明珠。
文场自诞生以来已有200年以上的历史,是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积淀,是广西曲艺史、广西音乐史、广西戏曲历史传承的一支血脉。文场孕育在广西秀美的山水之中,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情风俗的特殊载体,以其独特的方式侧面反映了桂林历史文化名城200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文场的艺术特色:
一是词曲高雅,音乐旋律清新优美、婉转流畅、细腻抒情,表演形式简单灵活。
作为一种清唱类型的曲艺形式,文场的演唱形式既有数人合演的“坐唱”兼司伴奏乐器,又有以唱为主,由一人或数人演唱的“立唱”;还有唱、做结合的“走唱”。此外,文场的演唱形式还有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人物化妆、穿服装演出的文场,称“文场挂衣”。
二是文场音乐包括大调唱腔、小调唱腔,大小过门、引子、尾子和过场音乐。
文场大调唱腔有【越调】【滩簧】【丝弦】【南词】四大调。四大调是文场的基本曲调,能表达不同情感、不同内容,塑造人物形象,多用来演唱有故事、有人物,有唱、有白,韵散结合的成套脚本和单出唱本。文场小调唱腔有【马头调】【打扫街】【骂玉郎】【寄生草】【跌断桥】【虞美人】【叠落金钱】【银纽丝】【乙板】【四大景】【浙江红】【瓜子仁】【扬州红】【四小景】【小四景】【剪剪花】【步步娇】【倒板桨】【夜深沉】【碧玉箫】【采荷花】等50多个曲牌,原有100多个,现仅存70余个。这些小调多系明清俗曲。由于数量多、色彩丰富,每个曲调均有其艺术特色和表现功能,因此,小调的使用较大调更为广泛、灵活。文场音乐还有器乐演奏的曲调即器乐曲牌20余个,如【一枝花】【大八板】【柳青娘】【懒梳妆】【水龙吟】【夜行船】【扬旗令】【浪淘沙】等。
三是文场的伴奏乐器“五件头”以扬琴为主,加上琵琶、小三弦、胡琴和笛子,后来增添了调胡、二胡、高胡,并以阮代替了一度使用的月琴、秦琴。文场的击节乐器除鼓板外,还有碟子、酒盅、碰铃等。在“文场挂衣”时,沿用桂剧的打击乐,有板鼓、云板、大小堂鼓、锣、钹、镲、梆子、木鱼等。在演奏新作品时,为适应曲目需要,伴奏乐器增加了古筝、大提琴、低音提琴等。
●文场《双下山》剧照
四是文场传统曲目丰富,成套的唱本有《琵琶记》《西厢记》《红楼梦》《白蛇传》《玉簪记》《王老虎抢亲》《颜细娘》《审土地》《香罗帕》等,单折戏有《双下山》《王婆骂鸡》《翠莲对经》《东方朔偷桃》《葛麻》《陈姑追舟》《抢伞》《爱姑抚琴》《石蛋姑娘》《双报喜》等60出左右,段子有《武二探兄》《醉打山门》《贵妃醉酒》等近100个。其表现内容丰富,唱词工整典雅,讲究音律。一般来说,文场专业演员声腔多彩华丽,文场业余演员风格质朴深沉。(www.daowen.com)
五是文场注重唱功,“以声感人”。
文场长期在民间流传,其中大多是在流浪艺人中口口相传,这些艺人(其中不少为盲人)囿于自身的条件,只能“坐地传情”,以声腔打动听众;文场长期在桂林山水中流传,受桂林地方曲调影响,其曲调十分清新婉转、流畅动听、细腻抒情。
文场形成源远流长,其唱腔和唱词格调高雅、华丽,具有“皇家风格”“宫廷韵味”。
文场在发展中吸收了明清俗曲、江浙民歌和民间音乐、地方戏曲的精华,并与本地的方言、音乐相结合,独具美学价值。
文场音乐唱腔中大跳音程特别多。由于在其唱法上真假嗓子并用,加之发声方法比较科学,因而声区之间的衔接仍能保持贯通和流畅。
文场在唱、念上运用地道的湖广腔。这种语言带有地方风味,使观众感到亲切,同时富于情趣。
文场的代表性传承人主要包括:
金紫臣:广西桂林人。他在青年时期习就文武场的吹、拉、弹、奏、唱等技艺,清末在桂林四季园挂衣演出文场传统剧目,一时间艺术名声远播柳州、平乐、永福、阳朔、灵川等地。1911年前后,他任平乐县警兵队队长,与镇上文武名“耍家”交往甚密,技艺日进。1914年前后,他被调至荔浦县,数月后被解职,无固定收入,遂创立玩文武场的团社四合含馆开始了开馆教徒生涯。1935年,由他著的第一部规范地记录整理文场传统唱腔曲牌和剧(曲)目的书——《新式琴弦曲谱》公开出版发行。该书对文场艺术的传播、普及、继承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陶沛一:广西阳朔人。1890年他到桂林后,常与一班文武场“耍友”切磋技艺,吹、拉、弹、唱无一不精。1926年,他定居大圩,在摆摊、看地、占卦、行医之余每每自弹自唱、自娱自乐,吸引了许多年轻人习唱文场。新中国成立之初,为配合各个时期中心工作,大圩成立业余文工团,他受邀到文场组任教,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
李子忠:广西桂林人。他从青年时期起常跟名家一起玩耍弹唱。他天生一副漂亮的本嗓和子嗓,生、旦、净、丑各行当都能唱演,在同行中颇有威望。1925年,他在友人资助下编印了《文场曲集》。1926年,他到柳州当雇员,继续做文场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共编印十数集唱本,达20万字。20世纪30年代,他先后在柳州、融水、宜山开馆教徒,对文场艺术的传播、普及和提高作出了很大贡献。
蔡华圃:祖籍湖南,1903年生于广西鹿寨。5岁时他因病致残。他自幼喜好音乐,常到文武场听曲看演出,耳濡目染之下,吹、拉、弹、唱样样皆能。他受聘到一些文武场团社中去教馆,培养了一大批学徒。由于他的名声响亮,时人有“瞎派要数王仁和,光派要数蔡华圃”之说。
王仁和:祖籍湖南醴陵,1913年生于广西桂林。他1岁时患天花导致双目失明,9岁时入“玩子”行,拜名师阳顺关为师,习文场。他三年出师后,技艺与日俱增,文武双全。1926年后,他随戏班到柳州、桂林一带唱文武场,并崭露头角。1929年,他在融水、长安、罗城、南丹等地演唱,他所在戏班被喻为“穿山班”。1930年,他回到桂林,正式挂出“王仁和文武玩子”的招牌。年仅20多岁的王仁和,在桂林已成了“玩子”行中的头面人物,他的戏班子誉满桂林,故时人有“瞎派要数王仁和,光派要数蔡华圃”的评价。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桂林市曲艺改进会一分会中任学习委员,后被选为主任委员。1958年,广西艺术学院聘请他到音乐系教授文场。他所讲求的“以心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字正腔圆”十六字诀至今仍被后辈应用于艺术实践中。
●桂林文场的代表性传承人王仁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