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广西的其他剧种一样,粤剧同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粤剧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时期。
明中叶至清晚期是粤剧的孕育期。明中叶,弋阳腔、昆腔开始在广东流传。清初,高腔、京腔盛行。清乾隆年间(1736—1795),秦腔、楚腔、梆子、乱弹流行,各省的外江班在广西争奇斗艳,为粤剧的形成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粤剧在广西的发展受到经商和战争的双重影响。
早期出现在广西的粤剧,是先从广东传入梧州、柳州等地,然后逐步深入,一路传向广西其他地区的。清咸丰年间(1851—1861),李文茂率粤剧戏班弟子转战广西以及抗日战争时期许多广东艺人流落广西,都促进了粤剧在广西的传播。大量的外江班带来各种不同的声腔、大量的剧目和不同风格的剧种,为广西本地班的艺术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这样的并立和彼此合并,使广西本地班的艺术更趋于成熟,粤剧就逐步发展成独具风格、特点鲜明的大剧种。
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是粤剧的成型期。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粤剧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一是将舞台语言从桂柳话改为粤语;二是声腔结构的变化,把板腔、曲牌、说唱等音乐结构不同的曲调连缀成段,并在粤剧原有的高腔、昆腔、梆子、二黄的基础上,吸收了本地的民间说唱,后来还将原为器乐曲的广东音乐填词演唱,使得粤剧的曲调大为丰富。此时,粤剧进入了飞跃发展时期(也是南宁本地戏班的鼎盛时期),剧目越来越多,唱腔曲调越来越多元化,造就了一批名家和流派,为广西粤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广西粤剧吸收了各地剧种的做功和武打技艺,表演艺术更加丰富多彩,日趋成熟。后来,粤剧的舞台语言改用粤语并确立下来。在音乐方面,粤剧所使用的乐器有40多种,增加了一些西洋乐器,如萨克斯管、小提琴等,让音乐效果更为丰满。另外,粤剧舞台、服装都有了改良。
●新会书院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广西各地相继出现粤剧团体,这是粤剧向周边传播最快的时期。此前,广西原有的粤剧演出地区只有南宁、梧州、钦州、贵港、玉林等粤方言区,后来扩大到柳州、百色、桂林等非粤方言区。当时许多广东著名的粤剧演员先后来到广西,在广西成立了广西八和会馆、梧州八和粤剧职业工会等。不少广东粤剧名人在广西各地定居,给广西粤剧带来了一批优秀剧目,舞台、唱腔、音乐等方面在不断的交流中得到发展。桂东南的许多地方小戏,如牛歌戏、牛娘戏、采茶戏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粤剧的影响。(www.daowen.com)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粤剧的成熟期。新中国成立后,粤剧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当时国家为各剧种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加大了对戏曲发展的扶持力度,粤剧演员地位很高,艺人们的创作积极性高涨。粤剧界的艺术家们积极挖掘、继承粤剧优秀传统文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剧目、培养了一批人才,并对广西粤剧进行了改革,使广西粤剧有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这一时期,南宁、梧州、柳州、玉林、百色、钦州、北海、合浦、贵县(今贵港市)、桂平、横县(今横州市)、宁明、大新、龙州等地都建立了专业粤剧团,此外,数百个业余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大型新编历史粤剧《海棠亭》参加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荣获优秀剧目奖,黄俊成(右)荣获优秀表演奖
改革开放时期是粤剧的发展期。改革开放后,广西粤剧迎来了复苏,原有的粤剧团纷纷恢复建制。1983年,广西举办全区粤剧会演,有9个专业粤剧团体参加,演出了新创作的8个大戏和3个小戏。当时的粤剧得到了短暂的复兴。南宁市粤剧团、灵山县粤剧团、梧州市粤剧团、浦北县粤剧团、桂平县粤剧团、横县粤剧团、百色市粤剧团等专业团体都积极落实党的文艺政策,调回剧团艺人,恢复剧团建制,并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恢复了常态化演出。2014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粤剧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当前,广西粤剧基本保留传统质朴的古老排场和下乡必演的神功戏,后者以武打剧目为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广西粤剧的传统行当都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且角色细化,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独特的唱腔和表演程式。同时,广西不同地区的粤剧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和地方戏曲等元素,亦加入了现代流行元素的小曲小调。广西粤剧在舞台美术、场景布景上进行了革新,引入了声、光、电、化等先进技术手段,增加了粤剧的魅力,使其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
这一时期,广西粤剧涌现了《乾隆点状元》《阿牛相亲》《夕阳红》《刘永福》《双伞迎风雨》《春风杨柳》《刺桐花》《珠还合浦》《流星雨》《山茶花》《滨海潮》《孔繁森》等新创剧目,获得了广西戏剧展演优秀剧目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等多种奖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