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剧的剧目浩如烟海,据1956年统计,已搜集到的整本戏有171出,小杂戏有351出,如果加上整本戏中可独立演出的折子戏314出,去芜存菁,目前桂剧剧目有836出。桂剧剧目大多与京剧、祁剧的剧目相同,其中多数为外地传入,少数为宋、元、明杂剧演变而来,只有个别剧目是根据本地题材创作的。如唐景崧编辑的《看棋亭杂剧》,欧阳予倩在抗战时期所编的桂剧剧本,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新编的近百个剧目。
桂剧的剧目中,有正本剧、散折剧、连台大戏,以及少量由演员现编现演的“搭桥戏”;既有传统剧目,也有少数现代剧目。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因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创作、改编了不少新剧目,如《梁红玉》《木兰从军》《胜利年》《桃花扇》等,加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移植、改编、创作的大量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新剧目,桂剧剧目已有近千出之多。较出名的剧目有《八珍汤》《白蛇传》《背娃进府》《草桥关》《打棍出箱》《打金枝》《开弓吃茶》《人面桃花》《三岔口》《十八相送》《拾玉镯》《思凡》《天女散花》《瑶妃传奇》《玉堂春》《斩三妖》《昭君出塞》等。桂剧剧目的内容包罗万象,但万变不离其宗。颂扬真、善、美,批判假、丑、恶,始终是中国数千年来审美意识上不变的主题,只有这样的故事,才能使观众在汲取历史知识的同时获得审美的愉悦,实现心灵的净化。
●桂剧《开弓吃茶》剧照
1977年后,我国文学艺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其间,桂剧既接受了国内、国外戏剧思潮的种种影响,也从传统的戏曲中吸收了丰富的养分,并突破了传统桂剧的一些风格和表现手法的羁绊,形成了具有广西特色的创作风格与艺术特色。
新时期,桂剧在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的迅速提高,主要体现在对桂剧传统戏的继承与革新、恪守与超越两个方面。1984年,参加广西第一届剧展的桂剧《玉蜻蜓》,1986年参加广西第二届剧展的《人面桃花》《老虎吃媒》《打棍出箱》3个桂剧传统折子戏,以及桂剧《秦英小将》就体现出了新时期桂剧对传统戏思想性和艺术性继承与革新的努力。
《打棍出箱》为桂剧优秀传统剧目,讲述宋代书生范仲禹上京应考,不料妻子被抢去。范仲禹赴葛府索妻,却被葛太师命人暴打之后装入木箱,企图抛尸荒野。幸遇二公差路过,无意中开箱查看,范仲禹才“死”而复生。这出戏在很多剧种里都有,其中以桂剧的“出箱”“甩发”堪称一绝。扮演范仲禹的演员从箱内跳出数次,动作快捷又利落。
1991年,广西桂剧团演员卢浩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再次对桂剧《打棍出箱》进行了改良,将该剧处理为“三跌四出”的绝活。最后,该节目被评为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二等奖。
1991年的《瑶妃传奇》和代表21世纪桂剧优秀作品的《大儒还乡》(2005年),同样体现了新时期桂剧对戏曲传统的恪守与超越,体现了新时期桂剧艺术的继承与革新。舞美设计、布景、灯光等方面的大胆创新,是这一时期桂剧艺术成就斐然又一重要因素。除《瑶妃传奇》《大儒还乡》外,像桂剧现代戏《漓江燕》《风采壮妹》、新编历史题材剧《泥马泪》《风雨南关》《血丝玉镯》《七步吟》《灵渠长歌》、无场次现代桂剧《警报尚未解除》、古装剧《深宫棋怨》《茶情缘》《梁祝情愫》等,都是新时期桂剧艺术革新的代表之作。
不仅如此,近些年桂剧还多次走出国门,把独具风采的桂剧艺术带给国外观众。如广西桂剧团曾携《拾玉镯》《断桥》《柜中缘》《三娘教子》《虹桥赠珠》《打棍出箱》等剧目赴新加坡、法国、越南等国家演出,桂林市桂剧团曾携《龙宫寻宝》《三岔口》《穆桂英挂帅》《天女散花》等剧目赴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约旦等国家演出。这不仅有效地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而且对让世界认识桂剧、为桂剧走向世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还为开拓桂剧演出市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桂剧《打棍出箱》剧照
桂剧折子戏《拾玉镯》讲述:明代陕西孙家庄少女孙玉姣在门外刺绣,被来买雄鸡的少年世袭指挥傅朋看见,两人产生了爱慕之情。傅朋临走时故意丢下一只玉镯,以表心意。孙玉姣拾起玉镯时,恰巧被邻居刘媒婆看见。于是,刘媒婆就以探望为名,问出了孙玉姣的心事,并答应代为撮合。此剧为桂剧常演的做工戏,用北路弹腔演唱。此剧主要特色是花旦的大串模拟动作,喜剧色彩浓厚,极富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桂剧《拾玉镯》剧照
《瑶妃传奇》为桂林市桂剧团创作并演出的新编经典历史剧,1993年入京参加第三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评比活动,获文华新剧目奖和文华表演奖,这是广西首次获得的全国戏剧最高奖项。该剧根据明朝瑶族女子、明孝宗的生母纪妃的故事改编而成,通过纪氏入选皇宫、巧遇皇帝、被册封为妃、被打入冷宫等事件,歌颂了瑶族同胞纯朴善良、刚正无畏的性格,弘扬了瑶、汉民族团结精神。
《大儒还乡》讲述:年逾古稀的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陈宏谋将取道运河回广西桂林老家养老。回桂林之前,陈宏谋到他曾任职的陕西还一笔积在心底的“账”,没想到竟发现自己引以为豪、皇帝嘉许的桑政工程,其实是坑农害农的假政绩。陈宏谋离任后所创下的“秦绢”名牌,成了后继官员的“面子工程”、造假工程。陈宏谋痛定反思,就此演绎出一场君臣、师生、亲情大碰撞的好戏。该剧本曾获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大奖、第六届广西戏剧展桂花金奖。
在桂剧发展史上,涌现了一批名家、名伶,如唐景崧、欧阳予倩、蒋晴川、林秀甫、蒋金凯等。
唐景崧(1841—1903),字维卿,广西灌阳人,清同治四年(1865年)考取进士。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因中国战败,从台湾回来后唐景崧便一直隐居桂林,在家中办了一个戏班,取名“桂林春班”。
唐景崧除醉心于听戏、看戏之外,还亲自撰写剧本,指点“桂林春班”排演。他先后写有《晴雯补裘》《芙蓉诔》《黛玉葬花》《看花泪》《绛珠归天》《宝玉哭灵》等40出剧目,合编成《看棋亭杂剧》一书。可惜该书在抗战中已经佚失,目前只有16个剧本存世。尽管这样,《看棋亭杂剧》仍是桂剧独有的第一本剧目,是一份宝贵的桂剧艺术遗产。唐景崧丰富了桂剧剧目,对促进桂剧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贡献:一是组建了“桂林春班”,招收了30名女学徒,使桂剧从此有了女演员;二是编写了40多个剧目,而在此之前,桂剧是没有自己创作的剧目的,因此唐景崧可称作桂剧历史上第一位剧作者;三是在改造桂剧唱腔、表演、化装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总而言之,唐景崧对桂剧艺术的发展功不可没。
欧阳予倩:湖南浏阳人,我国著名戏剧、戏曲、电影艺术家。1938年春天,正是抗战期间,他受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之邀,从当时被称为“孤岛”的上海经香港辗转来到桂林,担任“广西戏剧改进会”的会长,着手桂剧改革。从1938年到1944年桂林沦陷,前后一共7个年头,欧阳予倩几乎把精力都放在了对桂剧的改革上。其间,他先后组建了桂剧实验剧团,筹建了广西艺术馆,创办了广西戏剧学校,同时还编写和整理了一大批桂剧的新、旧剧目,培养出一批著名的桂剧演员。欧阳予倩对桂剧的改革,在桂剧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使桂剧从内容到形式都焕然一新。桂剧因此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民党统治区革命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发挥了宣传抗日、动员民众战斗的作用。同时,欧阳予倩对桂剧改革还提出了具体的做法:
首先,在剧目方面主张“编排新戏为主,同时也整理旧戏”。他认为这不仅能使新、旧剧目取长补短,而且能使桂剧班社保持经常性演出,维持艺人的生活。在艺术上,他主张既要注意保持桂剧的传统风格,又要敢于打破地域观念和保守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剧种艺术的长处,丰富桂剧风格。
其次,紧紧抓住剧目的创编和排演这两个中心环节。他到桂林后编排的第一个戏就是《梁红玉》,该戏写的是宋朝爱国将领韩世忠和他夫人梁红玉抗击金兵南侵的故事。整台戏突出了韩世忠与梁红玉以及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当时,《梁红玉》连续演了28场,场场爆满,这是桂剧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再次,就是努力培养演员。他要求桂剧实验剧团的演员们,除了排戏演戏之外,还要坚持练基本功,学习文化知识,学习戏剧理论。同时,他还想方设法克服经费不足、师资缺乏等困难,创办了广西第一所桂剧学校,亲自担任校长,并且担负一些教学任务。(www.daowen.com)
欧阳予倩不仅高度重视剧目的思想内容,而且在艺术表现上做了许多大胆而有效的改革。他来桂林以后,在剧团建立了导演制度,反复强调在排戏之前演员要熟读剧本,熟悉人物性格,演员在台上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板一腔,都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在舞台演出方面,他革除了过去台上演戏、台下摆酒的恶习,有选择地采用了现代话剧舞台的一些装置,以增强戏剧的艺术感染力。
如今,欧阳予倩改革桂剧的活动虽然已过去了70多个年头,但他的功绩依然是不可磨灭的,影响依然是深远的。他在改革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对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今天桂剧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蒋晴川:广西兴安人。他自幼学习桂剧,饰演旦行,清同治末年在桂林初露锋芒。为博采众长,他到湖南学习祁剧、湘剧,带回了昆腔《目连戏》《观音戏》《岳飞戏》《混元盒》几本大戏,丰富了桂剧剧目。
一枝花: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唐景崧组建的“桂林春班”的演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康有为来桂林讲学时,应两广总督岑春煊之邀观看了一枝花主演的桂剧《芙蓉诔》。康有为曾即席赋诗称赞一枝花:“九华灯色照朱缨,千里莺花入桂城;万玉哀鸣闻宝瑟,一枝秋艳识花卿。”
林秀甫:广西桂林人。他年少学戏,曾先后拜名旦蒋晴川、名小生蒋静川、名老生德全、名净曾老三为师,深得其师真传。林秀甫擅长扮演刀马旦、闺门旦、青衣旦,对背褡子等戏均娴熟于心。由于他戏路广,唱、念、做、打俱佳,名声遍及桂北、湖南,大有压倒所有旦行演员之势,故时人送他绰号“压旦”。
蒋金凯:广西兴安人。他出身桂剧世家,从小随父学戏,后又投荔浦马岭“金石声”科班。他勤学苦练多年,基本功扎实、懂戏多。20世纪30年代,他已驰名于桂剧艺坛,并常在桂林的西湖酒家、东旭戏院演出。桂剧传统保留剧目《柳刚打井》《清风亭》《打骡会友》《宁武关》等,皆为他的拿手戏。
蒋金亮:广西兴安人,蒋金凯胞弟。他从小便跟父亲学戏。其头大额宽、身材敦实、嗓音洪亮、唱做俱佳,具备了花脸的先天条件。20世纪40年代后期,蒋金亮在桂林三明戏院、群众戏院与桂剧名伶碧云香、王琼仙、颗颗珠等同台演出。《泗水拿刚》《秦府抵命》《马刚带镖》《李逵闹江》《鱼藏宝剑》等,都是他的拿手好戏。
桂枝香:广西桂林人。她于1913年进桂林和园女科班学戏,受教于名伶林秀甫。桂枝香先学小丑,后改学花旦,兼工花脸。她有真、假两副嗓子,擅于工戏。20世纪40年代前期与后期,她多在桂林的西湖酒家、三明戏院演出,饰《法场祭奠》中的王金媛、《二皇登殿》中的贺后、《梨花斩子》中的樊梨花、《杏元和番》中的陈杏元等角色。她念白与做工戏尤佳,唱腔更是字正腔圆、娓娓动听,为桂剧名旦之一。
周兰魁:湖南祁阳人。他12岁时入“兰斌小社”学须生,后改学花脸。20世纪40年代,欧阳予倩称他为“花脸王”。他长相魁梧、扮相大方、嗓音洪亮,念白字正腔圆,是桂剧净行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由于他擅长演曹操戏,时人称他为“活曹操”。
刘万春:自小被人称为“七岁红”。“刘万春”这个名字,更多的是与他在《拾玉镯》中扮演的媒婆刘妈妈联系在一起。刘万春以媱旦著称于世,他演的老旦活灵活现、滑稽有趣。此外,在其他角色表演上,他都有上乘的表现。
凤凰鸣:本名颜锦艳,广西桂林人。民国六年(1917年),入凤仪园女科班学艺。为“压旦”林秀甫的爱徒。在科班三年,勤学苦练,唱做俱佳,出科时便首演《断桥会》,饰白素贞,深得观众爱戴。之后随林秀甫在柳州、庆远(今属河池市宜州区)一带演出,其演出被誉为“百看不厌”“盛世之音”,时人赠她“旦脚状元”的称号。20世纪30年代初,凤凰鸣被誉为当时的桂剧“四大名旦”(凤凰鸣、如意珠、桂枝香、小桃红)之一。
此外,抗战时期产生了桂剧“后四大名旦”。经过我国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先生的苦心经营和锐意改革,桂剧从内容到形式都面目一新,再度辉煌。而在桂剧梨园中成长起来的“后四大名旦”谢玉君(如意珠)、李慧中(金小梅)、方昭媛(小飞燕)和尹羲(小金凤),更是桂剧艺苑中妖娆娇艳的奇葩。
谢玉君:广西桂林人,艺名如意珠。她8岁起开始学艺,历尽艰辛。在表演上,她突破桂剧的一些传统表演程式,创造了不少新的舞台形象。她嗓音清脆嘹亮,表演细腻熨帖,擅演花旦及背褡旦。她在欧阳予倩编导的《桃花扇》中饰演主角李香君,将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演得丝丝入扣,极尽哀艳凄婉、感人肺腑。抗日战争时期,她被誉为“后四大名旦”之首。
李慧中:广西桂林人,艺名金小梅。她出身梨园世家,拿手戏有《秦王吊孝》《背娃进府》等。后在欧阳予倩的悉心指导下,她参加新桂剧《梁红玉》《桃花扇》的演出,均担任主角。她善于领会剧中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情,嬉笑怒骂皆表演得合情合理、惟妙惟肖。其唱腔如滚珠跳玉、字正腔圆、声震屋宇、余音绕梁,深得观众喜爱。
小飞燕:原名方昭媛,广西桂林人。她从小被人收养,7岁学艺,9岁登台。她10多岁时就拜在欧阳予倩门下学习改良桂剧,早年在《黛玉葬花》中,成功地塑造了林黛玉聪明文静、多愁善感的形象。她还凭着嗓音优美的特点,在剧坛中崭露头角,得到桂林、柳州文化艺术界和广大观众的赞赏,被推举为桂剧“后四大名旦”之一。
尹羲:原名素贞,艺名小金凤,广西桂林人,著名桂剧表演艺术家,桂剧旦角艺术家。她4岁进桂林“小金科班”学武小生,后因跌伤改学旦角。她擅演青衣、花旦,其嗓音刚劲明亮、声情并茂。抗战初期,她曾主演欧阳予倩编导的《桃花扇》《木兰从军》《人面桃花》,并在《渔夫恨》《胜利年》等剧中扮演主要角色。20世纪40年代,她同谢玉君、李慧中、方昭媛并称桂剧“后四大名旦”。1952年,她以《拾玉镯》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并荣获表演一等奖。此后,《拾玉镯》被摄制成戏剧电影在全国播放。从此,桂剧走向了全国。
●桂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尹羲
筱兰魁:原名周明亮,国家一级演员。其导演和主演的《唐知县审诰命》曾得到国内外观众的高度赞赏。筱兰魁因主演《闹龙宫》一剧,被誉为“南方猴王”。他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剧传承人。
据统计,从20世纪3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仅在桂林、柳州等使用西南官话的地区,就诞生了50多个桂剧的班社、科班。这些班社、科班的诞生,直接促进了桂剧在广西各地的传播,从中我们可窥见当时桂剧的繁荣景象。
2006年,桂剧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