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广西戏曲:桂剧的蜕变与崛起

广西戏曲:桂剧的蜕变与崛起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桂剧和其他剧种一样,同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桂剧在与全国各兄弟剧种的融会交流、博采众家之长的过程中日臻成熟,并最终进入中国十大剧种行列。新中国成立后,桂剧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951年桂林市成立了市级桂剧团。改革开放时期亦是桂剧发展的辉煌时期。

广西戏曲:桂剧的蜕变与崛起

桂剧和其他剧种一样,同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桂剧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时期:

明末清初时期是桂剧的萌芽时期。当时桂林作为广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大批中原文人南来,一些艺人戏班也随之而至。

清乾隆到同治年间是桂剧的雏形时期。清乾隆至同治年间,湖南祁剧艺人大量流入桂林,搭班演唱。清同治、光绪年间,正式的桂剧班子已在桂林出现。这期间,以桂林为中心的桂北各地相继开办了桂剧科班,培养造就了不少艺术人才,出现了被观众称为“戏状元”的蒋晴川以及技压众芳、外号“压旦”的林秀甫等知名演员

说到早期的桂剧,不能不提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唐景崧。唐景崧,桂林灌阳人,清同治年间进士,曾任台湾巡抚。1895年,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唐景崧出于无奈返回桂林,居榕湖南岸。免官赋闲后的唐景崧只能将毕生的才情与抱负寄托于桂剧之中,他组建了“桂林春班”,并撰写了《看棋亭杂剧》。该书是桂剧自己独有的第一本剧目。

桂林抗战文化城时期是桂剧改革繁荣时期。桂林抗战文化城时期,全国各地一大批作家戏剧家、理论家、学者齐聚桂林,当时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应著名教育家、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博士的邀请,两次来到桂林,领衔桂剧改革工作。1939年,桂剧实验剧团成立,欧阳予倩亲自担任团长,主持桂剧改革工作。不久,又开办了桂剧学校,培养青年演员,并造就了“后四大名旦”谢玉君(如意珠)、尹羲(小金凤)、方昭媛(小飞燕)、李慧中(金小梅)等一批优秀桂剧演员。

●桂剧群英谱(www.daowen.com)

1944年2月至5月,盛况空前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在桂林举行,3个月共演出话剧23部、评剧29部、桂剧9部。作为地方剧种的桂剧在该戏剧展览会上大显身手,共上演了《木兰从军》《桃花扇》《人面桃花》等9部桂剧。桂剧在与全国各兄弟剧种的融会交流、博采众家之长的过程中日臻成熟,并最终进入中国十大剧种行列。

20世纪50年代是桂剧的黄金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桂剧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951年桂林市成立了市级桂剧团。1953年,广西桂剧艺术团成立,以尹羲、谢玉君、颜锦艳为主的著名桂剧艺人离开桂林,前往南宁。经过近60年的发展,广西桂剧团成为国内较有实力和影响力的艺术团队。

20世纪50年代初,桂剧传统剧目《拾玉镯》赴京参加首届全国地方戏调演,引起较大轰动。该剧演员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此后,《拾玉镯》还被拍摄成戏曲电影,在国内外上映,桂剧这个古老的剧种因此从桂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时期亦是桂剧发展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桂剧精品剧目,如《瑶妃传奇》《风采壮妹》《金猴出箱》《砸酒坛》《漓江燕》《泥马泪》《风雨南关》《商海搭错船》《大儒还乡》《灵渠长歌》《何香凝》等,先后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梅花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全国十大精品剧目奖。桂林桂剧团还是广西桂花奖和广西铜鼓奖的五连冠单位,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著名文化表演艺术团体称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