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能以歌代言,这与壮族的歌圩习俗有很大关系。歌圩是壮族每年春、秋两季举办数次的定期民歌集会,届时方圆几十里的人们盛装赶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歌圩上演唱的内容有盘歌、情歌、叙事歌、农事歌等,形式上有独唱、二重唱、三重唱,歌体上有“二句歌”“四句歌”“勒脚歌”“嵌句欢”“排歌”等。
壮剧是以当地壮族音乐为主,广纳博收,融合其他剧种音乐的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地方特点和民族特点非常鲜明。壮剧音乐就是在丰富多彩的壮族民歌基础上产生的。
壮剧的主要唱腔有【平板】【平高调】【叹调】【采花调】【喜调】【诗调】【马隘调】【哭调】【寒调】【思赶调】【扫板】【高腔】等。其中:【平板】【叹调】属慢板类;【喜调】【采花调】属中板类;【诗调】【哭调】【寒调】属散板类;【高腔】属快板类,有板无眼,曲势比较高亢、雄劲。
壮剧曲牌,南、北路壮剧各有不同的过场调,在开台和剧中角色上下场时配合演员做身段动作,烘托舞台气氛,如【梳妆调】【拜堂调】【化装调】【孔雀调】【挑担调】等。
●南路壮剧《白鸟衣》中的师爷
●北路壮剧《文龙与肖尼》中的西辽大王
古时壮剧常用的乐器“五大件”是马骨胡、竹胡、葫芦胡、三弦和笛子。其中,主要乐器是马骨胡,配合乐器是土胡(又叫母胡,用梧桐木挖空做琴筒和板面,音色浑厚)。北路壮剧曾用葫芦胡与马骨胡配合,风格特异。
另外,南、北路壮剧各有一套开台锣鼓,其中包括各种长短点子。近来南、北壮剧吸收了一些壮族师公戏的锣鼓点子,特别是师公戏的横鼓(壮话叫“恩岳”),用陶器做鼓身,羊皮做鼓面蜂腰,一头大一头小,声音沉厚,很有特色,鼓点较为复杂。
壮剧的乐器伴奏分为正反线的公母音,分工如下:马骨胡和小竹胡为一对,一正一反;土胡和葫芦胡为一对,一正一反;笛子和秦琴为一对,奏正带反。(www.daowen.com)
随着壮剧艺术的发展,如今乐队的编制有了很大变化。
●《宝葫芦》是壮剧传统剧目,1955年3月到北京演出并获全国优秀节目奖。图为广西右江壮剧团演出《宝葫芦》剧照
绵延数百里的左、右江沿岸的壁画,是壮族古代文化艺术的杰作。广西各地出土的铜鼓,鼓腹上有羽人纹、翔鹭纹等纹样。这些纹样,至今还被运用在服饰、头饰上。逢年过节壮族人民唱春牛、抛绣球、打扁担和其他表演时穿的各种带有鸟兽纹样的服饰,以及模拟鸟兽动作等,孕育了壮剧表演艺术。
壮剧产生之初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角色没有细分行当,只有简单的角色称谓,如普冒(男青年)、勒肖(女青年)、老布(老头子)、老亚(老太婆)、布仙(仙翁)、肖仙(仙女)、普贼(强盗)等。从北路壮剧第四代艺师黄从善起,北路壮剧开始有生、旦、老、丑行当之分,但分得很简单。从北路壮剧第七代全师黄永贵起,北路壮剧才仿邕剧的行当作了细分,具体分为生、旦、武、丑四大行当。生行有小生、文生、穷生、公子、中生、老生、文武生等,旦行有小旦、正旦、花旦、摇旦、中旦、婆旦、彩旦等,武行有小武、武生、老武、山王,丑行有小丑、老丑、文丑、武丑。
●壮剧《春草闯堂》剧照
壮剧演员的出场走台有严格的程式规范。演员从马门出台、自报家门、转身、走台,到中幕前落座,都有一定的程式、步法、路线可循,各个角色行当有不同的走台模式,不允许出格。
角色在舞台上行走的程式主要有5种:一人走“之”字、双人走“八”字回合、三人走穿花、四人穿针、五人以上走圆场。
“文不离扇、武不离刀。”壮剧表演用的道具分有文戏道具、武戏道具和文武戏共用的道具3种。文戏道具多用折扇(花扇)、团扇(圆硬扇)、拂尘、拐杖、花篮、背篓、扁担、锄头、菜刀、柴刀、花朵、木箱、碗筷、茶盘、茶杯、书包等日常用品;武戏道具常用马刀、关刀、尖刀、长枪、长棍、长斧、弓箭等兵器;文武戏共用的大小道具,如中幕前的桌椅、板凳及文武官员用的马鞭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