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臂丛神经本身解剖的复杂性,其损伤类型也可按照不同方法形成多种分类。根据臂丛神经损伤的节段不同,可以分为神经根性损伤、神经干损伤、神经束损伤和神经支损伤,其中根性损伤根据损伤位置与脊神经节的关系,又可分为节前、节后损伤。根据损伤范围,可以分为全臂丛神经损伤、上臂丛神经损伤(C5、C6或加上C7的联合损伤)、下臂丛神经损伤(C8、T1或加上C7的联合损伤)。还可以根据神经损伤经典的Seddon 分类法或者Sunderland 分类法对臂丛神经损伤进行分类。臂丛神经按照节段的分类,有利于神经损伤定位的准确判断和功能障碍的准确评价,因此掌握臂丛神经不同损伤节段的分类,对于法医学鉴定实践中有非常实用的价值。
(一)臂丛神经根性损伤
臂丛神经根性损伤按照损伤节段与脊神经节的关系,主要分两大类:一类为椎孔内的节前损伤;另一类为椎孔外的节后损伤。
神经根节前损伤,是指神经根在脊髓部位的丝状结构断裂(位于脊神经节和脊髓之间),是臂丛神经损伤中最为严重的类型。电生理检查时由于感觉神经节在丝状结构的远端,感觉神经纤维仍然能从神经节中的神经元获得轴浆流,因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仍存在,但体感诱发电位(SEP)无法引出。节前损伤均在椎管内前后根丝状结构处断裂,不仅没有自行愈合的能力,也没有通过外科手术修复的可能。因此一旦诊断确定,应争取及早进行神经移位术。但是由于移位的神经纤维含量有限,再生途径过长,因此神经根节前损伤的预后最差。
节后损伤的性质与一般周围神经相同,应区分为神经震荡、神经受压、神经部分断伤与完全断伤。区分方法依据受伤性质、日期、主要功能丧失程度及肌电、神经传导速度的不同变化而确定。治疗方法依据不同病理状态而定,可保守观察治疗或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减压缝接及移植)。
臂丛神经根性损伤节前与节后损伤,治疗方式、治疗时机不同。节前损伤的唯一治疗方法是尽早进行神经移位,节后损伤除证实为完全性断伤以外,均可保守治疗观察3个月左右。因此,应当尽早进行鉴别诊断。而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最重要和最困难的鉴别也是节前和节后损伤。在此,将臂丛神经节前和节后损伤的鉴别要点列于表2-2。
表2-2 臂丛神经节前和节后损伤的鉴别
(二)臂丛神经根、干、股、束、支部的损伤
臂丛神经根(节后)、干、股、束、支部损伤,主要根据不同节段各自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及相应的神经电生理检查进行鉴别。
1.臂丛神经根(节后)损伤 从理论上分析单一神经根损伤,乃至断裂可不发生临床症状及体征,这是因为臂丛的每一神经根都非独立组成上肢的周围神经,因此只有相邻两神经根同时损伤时才可见临床症状与体征,医学上把这种现象称单根代偿现象与双根组合现象。为了叙述方便,在此将臂丛神经根分为上臂丛及下臂丛,上臂丛包括C5、C6、C7神经根,下臂丛包括C8和T1神经根。
(1)上臂丛神经损伤:上臂丛神经根(C5~C7)受伤时,腋神经,肌皮神经,肩胛上、下神经以及肩胛背神经发生麻痹,桡神经与正中神经发生部分麻痹,因此,上述神经支配的肌肉,如三角肌、肱二头肌、肱肌、肩胛下肌、大圆肌、冈上肌、冈下肌、胸大肌锁骨部、格侧腕伸肌、旋前圆肌、肱桡肌、旋后肌出现瘫痪,以及上述神经支配的某些肌肉如背阔肌、伸指总肌有部分瘫痪现象。
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肩关节不能外展与上举,肘关节不能屈曲而能伸,腕关节虽能屈伸但肌力减弱。上肢伸面感觉大部缺失,拇指感觉有减退,2~5手指,手部及前臂内侧感觉完全正常。检查时可以发现肩部肌肉萎缩,以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为著,上臂肌肉菱缩以肱二头肌为著。另外,前臂旋转亦有障碍,手指活动尚属正常。
上述症状与臂丛上干(C5、C6)损伤类同,是否合并C7损伤,主要检查背阔肌、伸肘肌及伸指总肌有无麻痹现象。如果有斜方肌萎缩,耸肩活动受限,以及肩胛肌出现麻痹时,临床检查可令患者双上臂前屈后,肩胛骨脊柱缘可抬高,即表示上臂丛神经根在近椎间孔处断伤或节前撕脱伤。
(2)下臂丛神经根损伤:下臂丛神经根(C8、T1)受伤时,尺神经、前臂及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内侧根出现麻痹,正中神经外侧根与桡神经出现部分麻痹。因此,下述肌肉如尺侧腕屈肌、1~5指屈肌、大小鱼际肌群、全部蚓状肌、骨间肌出现瘫痪,而肱三头肌与指伸肌出现部分麻痹现象。(www.daowen.com)
临床的主要表现为手的功能丧失或发生严重障碍,肩、肘、腕关节活动尚好,患侧常出现Horner 征。检查时可发现手内部肌全部萎缩,其中以骨间肌为著,有爪形手、扁平手畸形,手指不能屈伸或有严重障碍,但掌指关节存在伸直动作(伸指总肌的功能),拇指不能掌侧外展。前臂及手部尺侧皮肤感觉缺失,臂内侧皮肤感觉亦可能缺失。
上述症状与臂丛下干及内侧束损伤类同,如果有Horner 征出现,常提示C8、T1近椎间孔处断伤或节前损伤。若Horner 征阴性,胸大肌胸肋部萎缩者为下干损伤,胸大肌胸肋部未萎缩者为内侧束损伤。临床上除C8、T1神经联合断伤外,有时也可合并C7神经根同时断伤,这时临床上伸指总肌也有肌力减退的表现,感觉障碍平面可向桡侧扩大。
(3)全臂丛神经损伤:全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最为简单,即所有臂丛神经支配的功能均出现障碍。损伤早期时,整个上肢呈弛缓性麻痹,各关节不能主动运动,但被动运动正常。由于斜方肌功能存在,耸肩运动依然存在。上肢感觉除上臂内侧尚有部分区域存在外,其余全部丧失。上臂内侧皮肤感觉由臂内侧皮神经与肋间臂神经共同分布,后者来自第二肋间神经,故在全臂丛神经损伤时上臂内侧皮肤感觉依然存在。上肢腱反射全部消失,温度略低,肢体远端肿胀,并可出现Horner 征。在晚期,上肢肌肉显著萎缩,各关节常因关节囊挛缩而致被动运动受限,尤以肩关节与指关节严重。
2.臂丛神经干的损伤
(1)臂丛神经上干损伤:C5、C6神经联合构成臂丛神经上干,当上干受伤时,腋神经、肌皮神经与肩胛上神经即出现麻痹,桡神经与正中神经部分麻痹,其临床症状与体征与上臂丛损伤相似。
(2)臂丛神经中干损伤:臂丛神经中干由C7神经单独构成,其独立损伤临床上极少见,单独损伤除短暂时期内(一般为2周)伸肌群肌力和桡浅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受影响外,无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
(3)臂丛神经下干损伤:C8神经与T1神经联合构成下干,当其受伤时,尺神经、正中神经内侧根,臂内侧皮神经与前臂内侧皮神经即发生麻痹,正中神经外侧根与桡神经发生部分麻痹。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与下臂丛损伤类同。手的功能(屈伸与内收外展)全部丧失,不能执捏任何物件。
3.臂丛神经束的损伤
(1)臂丛神经外侧束损伤:臂丛神经外侧束受伤后所产生的临床表现非常稳定,熟悉臂丛外侧束的神经来源和支配功能的解剖特点,即可明确诊断。臂丛神经外侧束受伤后,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外侧根与胸前(外侧)神经发生麻痹,因此,下述主要肌肉如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与胸大肌(锁骨部)出现瘫痪。
临床主要表现为肘关节不能屈,或能屈(肱桡肌代偿)但肱二头肌麻痹;前臂能旋转(旋前方肌的功能)但旋前圆肌麻痹;腕关节能屈(尺侧腕屈肌及掌长肌功能)但桡侧腕屈肌麻痹。前臂桡侧缘感觉缺失。肩关节与手部诸关节的活动尚属正常。
(2)臂丛神经内侧束损伤:臂丛神经内侧束受伤后,尺神经、正中神经内侧根与胸前(内侧)神经发生麻痹,它们所支配的肌肉,除正中神经支配的桡侧腕屈肌与旋前圆肌外均出现瘫痪。
临床主要表现为由于手内部肌与指屈肌全部麻痹,致手指不能屈伸(掌指关节伸直),拇指不能掌侧外展,不能对掌、对指,故手无功能。感觉缺失主要限于上肢内侧及手部尺制。检查时可发现,手内部肌与前臂屈肌明显萎缩,手呈扁平手和爪形畸形。肩、肘关节功能正常。
内侧束损伤需与C8、T1神经根或下干损伤鉴别,后者有Horner 征,胸大肌(胸肋部)、肱三头肌、腕伸肌与指总伸肌部分瘫痪,前者则无此现象。
(3)臂丛神经后束损伤:臂丛神经后束受伤后,下述神经及其支配的主要肌肉如肩胛下神经支配的肩胛下肌和大圆肌、胸背神经支配的背阔肌、腋神经支配的三角肌和小圆肌、桡神经支配的上臂与前臂背面的伸肌群发生瘫痪。
临床主要表现为肩关节不能外展,上臂不能旋内,肘与腕关节不能背伸,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拇指不能伸直和桡侧外展,肩外侧、前臂背面和手背桡侧半的感觉障碍或丧失。检查时可发现三角肌、背阔肌、肱三头肌与前臂伸肌萎缩,无收缩功能,其他的关节活动正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