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肢体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及肌肉畸形

肢体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及肌肉畸形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同的肢体周围神经有各自支配的肌肉,损伤后的运动功能障碍各不相同。当神经在接近脊柱椎间孔的神经根部损伤时,该神经支配的运动功能将全部丧失。肢体周围神经损伤后出现的肢体畸形,主要原因是一组肌肉功能障碍,仅拮抗肌起作用,肢体维持正常姿势的平衡被打破。

肢体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及肌肉畸形

不同的肢体周围神经有各自支配的肌肉,损伤后的运动功能障碍各不相同。同一根神经在不同的节段损伤,所表现出的运动功能障碍也各不相同。当神经在接近脊柱椎间孔的神经根部损伤时,该神经支配的运动功能将全部丧失。受损伤神经支配的所有肌肉出现麻痹,失去张力,伤后8~14天,肌电图改变无明显意义,但可能在针刺时出现明显的纤颤电位。在伤后2~4周可能出现正尖波、纤颤波等失神经电位(又称自发电位),同时失去神经支配的肌肉开始发生萎缩。如果肌肉持续失神经支配,萎缩逐渐缓慢发展,伤后2个月,萎缩程度可达50%~70%,同时纤维结缔组织成分开始在肌肉内增多。运动终板可保持12个月以上,等待神经的再支配。如果完全失去神经的支配并持续至伤后3年,肌肉将发生纤维化,肌电图上将看不到失神经电位,取而代之的为电静息。

神经损伤后的运动功能障碍还可以表现为肢体典型的畸形。如正中神经在肘上损伤可出现猿手畸形;桡神经在上臂中部损伤可出现腕下垂;尺神经在前臂损伤可出现爪形手畸形;腓总神经在腓骨颈平面损伤可出现足下垂等。肢体周围神经损伤后出现的肢体畸形,主要原因是一组肌肉功能障碍,仅拮抗肌起作用,肢体维持正常姿势的平衡被打破。例如,腓总神经损伤后,负责踝关节背屈的肌群(如胫前肌)出现功能障碍,不能维持踝关节背屈,而胫神经支配的负责踝关节跖屈的肌群(如腓肠肌、比目鱼肌等)仍然发挥作用,从而将踝关节维持于跖屈位,久而久之,踝关节周围韧带、关节囊等发生挛缩变性,最终导致踝关节处于跖屈位僵硬。熟悉不同周围神经损伤后可以引起的肢体特征性畸形,不仅有利于临床上采取正确的对症治疗,例如,腓总神经损伤后早期佩戴踝关节支具,维持中立位,待神经再支配后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还有利于鉴定人准确地鉴别神经损伤及其节段。例如,尺神经损伤后引起的爪形手畸形,神经损伤节段更低时(环小指屈指肌肌支以下),一般规律是运动功能障碍更轻,但实际上爪形手畸形程度更重,其原因是环小指屈指肌肌支以下节段的尺神经损伤,环小指屈指肌肌支及该肌群功能正常,而更低节段尺神经支配的第3、4蚓状肌(作用为环、小指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功能障碍,从而导致环、小指处于屈曲畸形。(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