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校本课程建设:激发学生兴趣,共建共享共赢!

校本课程建设:激发学生兴趣,共建共享共赢!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述内容,由于采用了游戏化活动方式、简单任务驱动、个性化成果展示,以及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享受成功的喜悦,因此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实践兴趣。

校本课程建设:激发学生兴趣,共建共享共赢!

1.真实任务推动探究学习

“玩小车”的出发点是以研究性学习为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因此,“玩小车”校本课程建设始终坚持从研究型课程小学阶段目标的要求出发,围绕小车选取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实践水平的内容主题,以任务的形式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例如,我们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引进了磁力片小车,作为从一年级用七巧板拼平面小车到二年级做立体小车的过渡。学生在搭磁力片小车的过程中,通过对构成车身的各部分零件的组装操作,加深了对小车结构的了解,并在搭建不同形状磁力片小车的尝试中,发展求异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二年级第二学期“做一辆能动的小车”主题在实施过程中,先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使小车动起来;在接下来的展示活动中又请他们观察小车哪些部位在动,让他们在观察中认识轮动和轴动两种运动方式;然后引导他们在确定自己小车是哪一种运动方式的基础上,想一想如何把小车改装成另外一种运动方式;最后以“比一比谁的小车滑得远”比赛活动作为主题小结,也为三年级“玩滑坡车”主题开展让“小车滑得远”“让小车滑得直”研究做准备。

上述内容,由于采用了游戏化活动方式、简单任务驱动、个性化成果展示,以及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享受成功的喜悦,因此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实践兴趣。

2.融入学科增添学习趣味(www.daowen.com)

《上海市中小学研究型课程指南(试行稿)》明确了课程的知识技能主要是指体验性、实践性的知识和技能,是感性知识和直接经验,所以加强“玩小车”校本课程与基础性课程的融合,是我们推进研究型校本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们首先在与“玩小车”内容相关的自然和劳技学科教学中进行尝试。如吴念时老师在五年级《自然》“机器”章节的教学中采用了风轮小车演示实验。在学生观察到轴、齿轮传动和轴、圆盘、线传动两种方式及其特点之后,吴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能不能让小车倒着开?”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验解决问题后,他又提出一个问题:“能不能让同一辆车倒顺自如?”带着疑惑,学生们边玩边讨论,最终找到了答案:风吹小车,风轮转起来,滑轮跟着转并拉动线,线拉动轴,轴带动车轮,车就动起来了。因为是同一辆车,风轮转动的方向是一样的,线拉动的力方向也是一样的,但两次线绕圆盘的方向相反使得拉力的方向相反,车轮转动的方向也相反,所以小车行驶的方向有了倒顺之分。后来,学生们又开始了新的挑战,就是让同一辆车在一次行驶中倒顺自如,获得成功。还有二年级自然学科的“风帆”、五年级劳技学科的“开关”等章节,我们都用小车作为直观的教具进行演示教学。

在吴老师的启发下,四年级“做动力小车”主题在学生初步了解风力、磁力、橡皮筋电力等动力驱动小车的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开展如“风帆大小与车行距离”“风帆方向与车行距离”“橡皮筋根数和绕的圈数与车行距离”等关系的进一步探究。简便的制作,随处可做的实验,为高年级学生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提供了可能。他们在一次次追求更高目标的实验中不断积累经验、深入思考,同时提高了理性思维的品质,培养了批判质疑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课程注重学习态度、科学精神、合作和研究能力的评价也成为他们不断深入探究的“推进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