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共建方式助力校本课程建设

共建方式助力校本课程建设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区域共建可以集中区域内各种优质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优势,高质量地完成校本课程的建设。区域共建同样适合学科类的校本课程建设。目前已完成了各类实验微课校本课程16个样本,并逐步形成了系列。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大部分学校确立了学校的品牌和特色,但缺少校本课程建设的跟进,这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障碍。

共建方式助力校本课程建设

由于校本课程的内容丰富多样,各层面的需求也不同,所以在不同区域范围,在不同内容和需求下,可采用适合自身的共建形式,组成共建团队开发校本课程。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金山区形成了区域共建、校内共建以及校际共建等多种形式的共建方式,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1.区域共建为助推区域特色发展发挥可持续动力

区域共建是指以区域层面组织开展校本课程共建。它适合区域特色课程,以及区域内有共同需求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区域共建可以集中区域内各种优质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优势,高质量地完成校本课程的建设。

目前区域共建在金山区特色课程的建设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如在“崇文通理 成就人生”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金山区形成了“琴棋书画”特色课程。这种有着共同需求的区域特色校本课程,采用区内组团共建打造校本课程的方式,会很快收到良好的效果,对我区的特色课程深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区域共建在解决区域专题教育课程建设难点时起到了突破作用。如金山区的公共安全教育,教院附小及金卫小学两所试点学校集中区内骨干教师,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了整个专题教育的实施方案及所有教育内容的活动设计,并通过精心梳理,汇编了适合小学阶段的《公共安全教育教师指导手册》,为公共安全教育在我区全面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共建同样适合学科类的校本课程建设。如体育学科的大课间活动校本课程及体育教学游戏化课程的实施。通过集中各校体育教师,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了金山区大课间活动课程指南及有区域特点的体育活动系列化课程(包括各类球类游戏等80多个)的开发,后续的开发正火热进行中。

自然学科面对各校专职师资力量配备不足、学科专业素养不够,从而影响实验类教学开展的现状,通过区域共建形式,集中区域内优秀教师开发实验教学微课课程,有效缓解了教学资源与教学需求的矛盾。目前已完成了各类实验微课校本课程16个样本,并逐步形成了系列。后续的课程开发,在区域整体规划下不断丰富完善,为提高我区自然学科的实验教学发挥了作用。

2.校内共建助推学校品牌建立和特色的发展(www.daowen.com)

校内共建是指某一所学校组织教师开展的校本课程共建形式,它适合学校品牌打造和特色课程的建设。在二期课改初期,金山区在打造“琴棋书画”区域特色的同时,要求所有学校形成“一校一品”特色课程。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大部分学校确立了学校的品牌和特色,但缺少校本课程建设的跟进,这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障碍

在区“共建共享”课程建设的成果推广应用下,我区多所学校尝试运用“校内共建”形式打造学校特色课程,同时通过区域“一校一品”课程评比,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质量的学校品牌课程。如张堰小学通过校内共建,完成了“围棋启蒙”三个层级课程建设,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学校通过对围棋特色课程的再构,在学校特色发展的同时,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技能得到了培养,形成了普及与提高共同发展的良好势态。

又如朱泾二小的“朱泾花灯”系列特色课程、金卫小学的“民族技艺”群课程,都是通过校内组队共建,打造校本特色课程。通过团队共建,学校的特色课程很快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结构体系,课程资源有序增加。同时,在打造品牌特色课程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特色成果不断显现。

3.校际共建帮助校本课程走向精品化

校际共建是基于学校间有相同或类似课程的开设,又有课程建设的需求而形成的学校间自由组合式的课程共建形式。由于拓展型课程门类多、范围广,各学校既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也有普适性较强的课程。对于普适性较强的课程,学校间就可以组成共建团队开发校本课程,一方面可以集中各校教师的智慧和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课程的质量,加快课程建设的速度,形成优质资源共享的局面。像朱泾地区及松隐小学联盟共建团队,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有共享价值的校本课程。

总之,采用什么样的共建形式是由课程的性质、团队的特点以及学校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对于校本课程的建设,各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共建形式来打造精品课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