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中,“课程”(curriculum)一词是从拉丁语“currere”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 course),常见的定义是学习的进程,强调有系统、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课程理论家威廉·派纳则提出“在跑道上跑”的概念,认为课程是提供一种知觉、情感和思考的生活经验,是自我生命经验的建构。课程强调对教育情境、历程的体验和感知。
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唐朝孔颖达在其《诗经·小雅·巧言》作疏中所用“课程”与现在通常所说的课程的意思相去甚远。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的论述,即指“课程”是指课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人学识成长的过程。从长远看,“宽着期限,紧着课程”指学业的进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要安排紧凑和严谨的学习计划;从每一个阶段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指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精简,以使学生腾出时间和精力进行体验、领悟。这和现代课程观是不谋而合的。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文化皆课程,即以课程为载体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素质结构,并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学校的资源,支持教师自主开发独特的课程,体现学校的育人目标,突出人文与创新,呈现校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性、实践性、多元性和灵活性。1999年6月,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www.daowen.com)
过去金山区学校课程建设的状况是:学校重视特色宣传,轻视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建设缺乏统一评价标准,课程资源共享度不够;校本课程实施各自为营,区域互动交流不够;校本课程建设水平不均衡,校际落差较大。
2011年,金山区开始了“项目驱动,推进区域拓展型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课题试点研究,拓展型课程在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师资发展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区拓展型课程建设“共建共享、共同提高”的思路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校本课程成为承载学生素质培育的重要载体。但校本课程如何真正落地,成为直接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综合标志,需要进一步开展实践层面的研究。因此,我们着手进行“共建、共享、共赢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实践与研究”系列推广研究,以校内共建、校际共建和跨区域共建的方式,将共建内容逐步延伸到研究型课程及基础型课程,让共享更加方便、快捷和有效,形成“共享形成共赢、共赢促进共建”的学校课程建设新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