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言/张社字
今年普通高等学校的扩大招生,在使更多的莘莘学子圆了大学梦的同时,也使靠高等教育拉动一方内需的设想成为可能。然而,对一些生源本来就已经非常紧张的中等职业学校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冲击,职教战线的广大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开始积极思索战胜困难、迎接挑战的良策。试办综合高中,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建议之一。
虽然对大多数国人来说,综合高中还是个十分陌生的概念,但许多专家预言,它在不久的将来便会成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我们国家的现行学校系统中,尚没有综合高中这类学校。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综合高中还是个十分陌生的概念。搞教育研究,尤其是搞外国教育研究的人都知道,综合高中是欧美一些国家高中阶段教育的主要形式,绝大多数初中毕业生都要进入综合高中学习。
从目前欧美各国综合高中教育情况看,尽管它们在办学形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尚有一定的区别,但从总体上看却是大同小异,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兼有进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学术性升学准备教育和职业教育三种职能。其修业年限一般为三年,在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必须修满若干学分才能毕业。其中三分之二学分对应的是普通文化知识教育中的文理课程,学生今后无论在哪个方向发展,都必须学习这类课程,并修够规定的学分。另三分之一学分对应的是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个人的意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职业性课程、生活常识类课程及超出必修课范围的文理课程。
在各国综合高中的职业性课程中,既有职业常识、职业道德、求职技巧等一般性职业课程,也有机械、电子、计算机、汽车修理、会计、农业技术等专业性课程。对于一般性职业课程,学生无论今后想在哪个方向发展,都必须选学够一定的学分,所以这类课程也叫必选课。至于专业性职业课程,学生则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决定学不学和学什么。
我国在1922年新学制颁布之后,也曾效仿美国在高中阶段实行综合学制,但由于当时我国的经济还比较落后,加上受传统观念影响,绝大多数学生读到高中后都想上大学。这样,综合高中制仅实行一年便被取消了。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大,以及人民大众对于文化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普及高中教育和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已经成了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但是,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应该如何扩大,在现阶段的高中教育中应该如何处理好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比例关系,仍是一个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尚未解决好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一些专家、学者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办综合高中的设想,并预言在不久的将来,综合高中将成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原国家教委职教司副司长孙震瀚先生在其《应当关注综合高中的发展》一文中指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迎头赶上,经济发展必须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既要完成以往未完成的工业化,又要完成为知识经济作准备的知识化、信息化。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只能采取波浪式梯度推进的方式。首先在发达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改造传统产业,推动整个产业结构升级。因此,要相应加大教育事业发展的力度,大力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这样就引发了中等教育结构是否变革的问题,如果仍然坚持职教与普教结构比为6:4或7:3,就必然与人们希望上高中升大学的社会心理发生冲撞,也不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解决矛盾的唯一措施是重新调整教育结构,实施职业教育后移,发展综合高中,使高中阶段成为三元教育结构。”
我国著名职业教育专家高奇教授认为:“近20年来我国的教育发展很快,到2000年将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开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满足受教育者的多种需要,发展部分综合中学是适时的、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她指出,“什么地区可以办综合中学,这当然不是绝对的,但有两类地区更需要一些。一是经济发达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地区,这些地区生源充足,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教育都比较发达,升学和就业的选择余地大,可以推迟分流。一是经济欠发达的十分贫困的地区,这些地区初中升学率低,高中阶段生源少,普、职一分,各校形不成规模效益,又分散办学经费,结果是哪类学校也办不好。已经有贫困县提出要将县高中和县职中合并,再加上成人学校,集中人力、物力,办成综合性的中等学校,不失为一种选择。”
发展综合高中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能把它狭隘地理解为仅仅是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条出路。
综合高中在我国教育史上经历了几十年的沉寂之后如今重新被提起,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密不可分的。尽管目前职教界人士对办综合高中甚为热衷,甚至把它当成了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条出路,但从各国综合高中产生、发展的历史看,它的出现并不是为发展职业教育寻找一块新天地的权宜之计,而是从社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对中等教育所进行的一种整体性调整,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求的积极回应。
上海市教科院职教所的黄克孝先生对发展综合高中的理解是:“高中阶段教育的综合化是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个体发展对教育所提出的必然要求。”“综合高中产生和发展的推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各产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由于生产技术中科学含量的急剧增加,使各产业生产的工艺(运作)过程和生产手段等各方面都产生了质的变化,从而也对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第一线或基层的体力、智力操作人员及技术运行、管理人员)在专业技能、文化素养和技术理论方面提出了比以往技术阶段更高的要求。这种需求必将直接或间接地要求和影响高中阶段教育两类学校的改革。”
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但对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社会上的其他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要求的突出特点是:要有宽厚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终生只从事一种职业。据统计,现在欧美各国平均每人一生要转换6次工作。因此,必须具备从一种职业尽可能快地转向并胜任另一种职业的适应能力。这种职业适应能力一方面要求人们要有宽厚的科学文化基础,因为它是知识和职业能力迁移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要求人们要有必要的职业知识和谋职技能,要有自主择业的意识和在职业上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生存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否则再有知识再有能力,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但从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情况看,无论是职业高中、中专、技校,还是普通高中,都很难满足这一客观要求。相当数量的职业高中、中专和技校专业口径过于狭窄,培养目标脱离社会实际需要,基础课教学过于简单,专业课教学和实验、实训手段设施陈旧落后。而普通高中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综合素质和自主精神的培养,学生缺乏起码的职业常识和自主择业意识,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能力的问题。
要克服上述弊端,职业高中应加强基础课教学,增加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普通高中则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常识教育,培养其做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具有良好的求职心态和较强的求职能力。这就是一些学者提出的“职业教育普通化”和“普通教育职业化”。作为这“两化”的必然结果,可能就是催生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综合高中。(www.daowen.com)
有专家认为,综合高中将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绝大多数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都将改为综合高中。还有专家认为,我国未来的高中教育,将像一些欧美国家那样,只存在综合高中和专业技术学校。综合高中是主要办学形式,90%以上的人都将在综合高中毕业后才选择其未来发展方向。专业技术学校则是综合高中的一种补充,它将为一些特殊行业的特殊工种培养具有精湛技艺的专门人才。
实行综合高中不是削弱了职业教育,而是加强了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校数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职业教育地位的降低。在未来社会中,每一个人在其人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将接受职业教育。
对于发展综合高中,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与国外情况不同,中国人口众多,学校分类发展仍可达到一定的规模效益,只要顺应社会发展要求进行改革,照样可以适应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求;单一类型的学校便于管理,适合我国目前的政治和经济体制、社会运行机制以及学校的师资、设施和管理水平。一些职教界的同仁还担心,在传统教育思想还相当有市场、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还远未转变的社会环境中,兴办综合高中很可能对基础还相当薄弱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造成不良冲击,或者说普通高中可改、职业高中不宜改。
上述担心应该说不无道理。兴办综合高中,必然会使职业技术学校的数量相对减少;而在综合高中的学生中,想升学的也可能会占绝大多数。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即使不办综合高中,职业技术学校的数量也会减少,而且已经在减少。对此,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一位对中外职业技术教育史颇有研究的学者指出:“从发展的观点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量的减少是不可避免的。但职业技术学校数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职业教育地位的降低。职业教育并不是职业技术学校的同义语,职业教育事业也并不是从事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这一利益群体自己的事业。我们应该以更广阔的胸怀,站在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职业教育。我们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愿望或从狭窄的群体利益出发来确定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而只能是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使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他还说,“就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看,职业教育从整体上说不但不会被削弱,而且应该进一步得到加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数量和招生数虽然在减少,但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数量和职业培训学校的数量却会有所增加。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全体公民进行的职业常识、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将会被正式提到日程。在未来的社会中,每一个人在其人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接受职业教育。”
“在高中阶段实行综合性教育,既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多数过去需要三五年时间的岗位培训,现在只需要几个月甚至是几个星期就行。这就使得相当数量的三年制职业技术学校变得毫无意义。另外,从人的个性发展来看,仅凭初中阶段表现出来的能力倾向来决定其终生的发展方向也是不科学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剥夺了其今后选择和发展的权力和机会。这也正是目前职业技术学校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美国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在高中阶段大规模实行综合性教育,日本和欧美其他发达国家,也都随后实行了这种教育。”
他强调,“对目前在我国实行综合高中教育持反对意见的人,大多数都对教育的经济和社会作用缺乏深刻的理解。他们只看到教育是一种消费,却忽视了它的使劳动力资源增值和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在当前我国各行各业普遍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特殊历史时期,适当延长青年人受教育年限,延缓其分流和就业时间,不但是非常必要和完全可能的,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未来经济的发展具有其特殊意义。”
发展综合高中教育虽然是非常必要的,但它目前尚不会成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唯一形式。发展综合高中也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它需要在各地政府的统筹安排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和调整的关键时期。此时实行综合高中教育虽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而且已经被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近年来部分地区的教改实践证明是一条行得通的措施。但有关专家却普遍认为,综合高中目前尚不会成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唯一形式,在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专业,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还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仍将是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只是在数量上会相对减少。
综合高中在近几年内虽然可能会有较大发展,但在前进的道路上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为此,一些专家就如何发展综合高中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
孙震瀚同志指出:“发展综合高中,应当在原有教育基础上稳步发展。可以在普通高中增加职业选修课;大多数可能是在职业高中提高普通教育水准;职业课程的教学形式,由刚性的必修课改为柔性的选修课;有的则可以两者合作办学。至于发展综合高中的政策法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和选修课的具体设置方法,招生、升学、就业等问题,只有在实践中逐步解决。”
黄克孝同志认为:“鉴于国情、区情的差别以及众多外部制约因素之影响,实行高中综合化的模式可以多样化,不必强求划一,更不能一哄而起全办综合高中。”“要防止为提高升学率以‘筛选’的指导思想办综合高中的现象,以及由此引起的职高的变性。”
华东师大教育系的刘德恩同志认为:“综合高中的实质是每个接受高中段教育的学生都有机会自由选择普通课程或职业课程。至少有两种途径可以达到这一要求。一种途径是一所学校同时开设普通科(班)和职业科(班),而且学生进入一种科(班),兴趣与愿望变化了,还可以重新选学另一种科(班)。另一种途径是虽然同一个学校只开设职业科或普通科,但学生可以在这两类学校之间转换,转换后,学生在前一所学校学得的学分受到认可。
“必须明确的是,办综合高中只是中等职教走出困境的一种策略,此外还有其他策略,如:(1)把职校改为高中,而进行高中后职教;或者职教重心从职前移至职后,把职校改办成社会性的成人培训中心等。(2)把职教渗透于中小学和大学,普遍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义务教育。这两种策略与综合高中策略相比,需要变动的幅度更大,而综合高中更需要高教改革做保证,三种策略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作保证。我们认为应当“三管齐下”,综合各种策略之长,鼓励进行多种探索,而又要根据宏观教育与就业政策的变动和各地、各校的具体情况,选择自己的改革重点。
国际上办综合高中有成有败,发达国家成功的多,发展中国家失败的多。主要原因是前者是普教、职教的强强综合,而后者则是弱弱综合。目前我国的情况已经不同于六七十年代的发展中国家,普职教都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可以进行适当的综合。”
从三位专家的建议中不难体会到,尽管发展综合高中是大势所趋,但真正实施起来,肯定会遇到许多问题。因此,各地在发展综合高中的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地预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切忌追求时髦,一哄而上。有关人士强调:由于综合高中的发展既涉及到职教问题,又涉及到普教问题,所以需要政府部门的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各地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使高中阶段各种类型学校形成一个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够实现最佳整体效益的有机系统。不能盲目追求数量和搞小而全,要讲求校际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特别是在实验、实习设备的配置上,可集中一个地区的力量办一二个实验、实习中心,使有关学校资源共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