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应用的层次1.作为学习的对象:教会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2.作为传统教育的辅助工具:它强调信息技术与各科课程融合,找到它在课程的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的效果,能使教师和学生做到用其他方法做不到的事情。4.促进全面教改:基于信息技术对教育目标、内容、模式、组织形式做根本性的改革。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一)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应用的层次

1.作为学习的对象:教会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承认21世纪是信息社会的话,那么,21世纪的人才至少应具有和信息社会接口的能力。如果生活在信息社会中,你不会用计算机,不会用网络,那么你就无法和这个社会相融。中小学校设置的计算机课程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学习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帮助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教会学生如何收集、利用、交换、共享、制作、保护信息,使学生能适应信息社会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

2.作为传统教育的辅助工具:它强调信息技术与各科课程融合,找到它在课程的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的效果,能使教师和学生做到用其他方法做不到的事情。

3.构建新型的学习模式:创造新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探讨新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应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探究式、问题解决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突出多样化个性化的个体学习行为。

4.促进全面教改:基于信息技术对教育目标、内容、模式、组织形式做根本性的改革。

(二)校园多媒体网络教育系统的建设

1.多媒体综合教室:在该教室中可以实现多媒体组合教学。在该模式下,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操作,结合教学内容展示事例,创设情景,呈现过程,提供示范。该系统适用于各学科的班级教学,能较好地解决演示教学问题,有利于教师作用的发挥。缺点是学生只能看和听,而不能“做”,学生的反馈信息只能靠教师察言观色,设疑提问方式获得。

2.多媒体电子教室:在该教室中,无论任何形式的教学信息,如CD-ROM、CAI课件、计算机应用程序、教学录像、录音、投影、实物等,均能实时播放,实现教学演示、示范、讲解功能。广播过程中,教学信息可以同步传送给全体学生,或部分学生,或个别学生,实现了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教师可以不离开座位,观察任何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监听学生之间的讨论,使教师能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控教学进程。教师还能够对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进行远程遥控,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呼叫教师请求辅导。教师在监听、监看过程中,如发现问题,也可以接通学生机进行个别辅导。

3.校园闭路电视双向控制系统:在闭路电视系统基础上,增加若干台多媒体计算机及控制设备,可建成闭路电视双向控制系统,赋予每个教室多媒体综合教室的功能,实现多媒体组合教学。

4.校园网(网络教学模式)

(1)建网的目的

●教师可以方便地查询、浏览、存取网上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备课)和制作课件;调用网上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利用网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考查。

●学生可以方便地查询和浏览网上资源,实现远程学习,进行个别化学习或协作式学习等。

●实现办公与教学管理自动化。

(2)存在的问题

●我国校园网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已有学校建立了校园网,但真正用起来的不多。这里暴露了当前校园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重视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不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培训。出现了路上无车,车上无货,建网容易,用网难等一系列矛盾。由于网络利用率和效益不高,而硬件设备又逐年下降,造成设备闲置和浪费。

●缺乏总体规划,缺乏统一规范、要求。

(3)建校园网的原则(www.daowen.com)

遵循“依据需求,总体规划,适当超前,分步实施,成熟可靠”的基本原则。

●依据需求:指要把满足教与学需求,把教学改革需求作为校园网建设的出发点。

●总体规划:指校园网建设要服从学校的长远规划,要把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人员培训作为整体来统筹规划,制定出校园网的发展规划。

●适当超前:教师自身的信息化程度是校园网应产生的教育教学效益的必要前提。我们提倡,在校园网建设中,软件建设和人员培训应适当超前。

●分步实施:指根据经费情况,按不同的目标层次,分步、分期实施,逐步到位。

●成熟可靠:指采用经过实践证明先进、成熟的,适用、够用、好用的技术产品。

(三)教育软件资源库的开发

目前,缺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学网络化教育发展的“瓶颈”。实施网络化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当务之急,是加强教育软件建设。当前,急需开发适应素质教育需要,能够符合教育教学特点,能够发挥学生主动性和探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造能力、创新意识,能够充分发挥学科教师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的教与学软件。

1.教师用CAI软件。这类软件以辅助教师课堂教学为主要目的。它的特点是与学科大纲教材配套、同步,以知识点、能力点为片断,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为目的。通常采用动画、图片、声音等形式将教师难以表述的理论、需要模拟的微观世界或难度较大的课堂实验等编制成CAI软件进行模拟演示,为学生提供大量直观材料,从多角度表示相同的信息,辅助教师讲解,使学生容易形成概念、理解原理与法则。“模拟演示”是设计开发这类软件常用的教学策略

“教无定法”,可是当前的教师用CAI课件基本属于固定型的,既内容固定、情景固定、教学策略固定、运用程序固定,不适应灵活多变的教学情境,难以发挥学科教师的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我国学者提出了“积件型”软件开发思想,其目的是将软件合成的主动权交给学科教师,发挥学科教师的主导性和创造性,开发出适合不同教师风格不同教学情境的教学软件。“积件型”软件开发实现的必要前提有两个:一是要有现成的多媒体教学素材资源库,即以知识点为基础按一定检索和分类规则组织的文本、图形、动画、活动影像、声音等素材;二是学科教师必须掌握某种多媒体著作工具,用它能将各种多媒体素材,按教学要求进行合成。

2.学生用CAI软件。这类软件以帮助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为主要目的。在软件开发的指导思想上,应特别强调“问题解决”和“探究、发现”的学习策略。优秀的学生用CAI软件应能为学生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和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交互活动,在解决问题中去学习,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适应了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要求,使学生学习主动,增强学习兴趣。

学生用CAI软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让学生进行观察、操作、分析的“学习工具型”软件。这类软件通常是在计算机提供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自己操作得到知识,获得能力。它又分为下面几种:

●个别指导型。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要求,用计算机来代替教师的教学功能,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传递学科知识,进行个别指导,给予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操作、练习型。在计算机的支持和控制下,就某一单元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点、难点组织练习,采取交互问答方式让学生自己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各类练习,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模拟探究型。面向某一学科或某一类知识提供模拟操作环境,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操作改变其中的参数,观察参数改变后的变化,通过讨论,发现、探究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从而形成概念与规律,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类学生用CAI软件叫作“学习资源型”软件。这类软件通常包含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并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查询手段。它通常以数据库、多媒体资料库等形式出现,并具有超媒体结构的特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鼠标操作,选择不同的图形化工具,如按钮、热字、热键等,激活屏幕中的某一部分,打开窗口,以显示相关的图像、文字材料,学生还可激活多个窗口,逐层深入地获取更多更详尽的资料。学生自主对这些学习资料进行处理、分析,从而发展能力和掌握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