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茶源地理·贡茶古今:一亩田一块茶饼,完美传承

茶源地理·贡茶古今:一亩田一块茶饼,完美传承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自己圈竹模,到后来用木模,到今年用了金属模具,今年,是他第四次动手研制龙凤团茶。去年做的那次龙凤团茶,采的是一芽一叶用以研膏,但是研出来的茶膏有渣,达不到他的理想状态。今年的龙凤团茶是刘成龙最遵循古法做的一次。采的是芽头,10多个采茶工一起采,采一亩地的茶青,够做一个茶饼。刘成龙自己碾茶,“要碾好久啊,要碾几个小时,一亩地的芽,碾出来,一点点。”

茶源地理·贡茶古今:一亩田一块茶饼,完美传承

从自己圈竹模,到后来用木模,到今年用了金属模具,今年,是他第四次动手研制龙凤团茶。他说,史料记载宋太宗特地命置办的龙凤银模是存在的。有个未经证实的坊间秘闻是,其中有一对银模在当年发掘御焙遗址的时候都被挖了出来,却被一个挖掘队里的年轻人偷走了。后来,这个人因为其他案件被武夷山公安局逮捕了,交代案情的时候一并交代了出来。又传说,这对银模现在落在了武夷山某个政府机关里,建瓯想要回来,没成功。

第二次做,用的依然是成茶压饼的方式,在刘成龙心里依然跟真正的龙凤团茶相去太远。

去年做的那次龙凤团茶,采的是一芽一叶用以研膏,但是研出来的茶膏有渣,达不到他的理想状态。

今年的龙凤团茶是刘成龙最遵循古法做的一次。三月初,天不亮就让茶工去采茶,天亮就收工。采的是芽头,10多个采茶工一起采,采一亩地的茶青,够做一个茶饼

春茶头茬的茶芽是一亩地一年最精华的所在,之后出产的茶叶当然也能用,毕竟是没了顶级的材料。对刘成龙来说,就是“废了”。(www.daowen.com)

御泉井的水现在一片泥泞,自然是不能用来洗茶,于是洗茶和碾茶就用壑源的井水。采得的茶芽泡在井水里,可以防止断面发黑。

蒸茶和榨茶都在工厂里的品评室完成。刘成龙去乡下收了一个编织法很独特的竹篓,弹性极好,把蒸好的茶叶用布包好,放在竹篓里入榨。用来榨茶的“机器”也是他自己研究出来的,木头钉好的架子,支一条木杆。把包好的茶叶放在木杆下,把黄水榨干净。

碾膏用的茶钵倒正儿八经是宋代的茶钵,直径大约40厘米,非常厚重,来自当年北苑御焙遗址—在它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之前,这些宋代的陶瓷太容易被挖到了。

于是就按古书里说的,一点一点加水,碾到茶叶干了,再加水,再碾,碾到用手搓揉不见任何纤维,足够细腻才算合格。刘成龙自己碾茶,“要碾好久啊,要碾几个小时,一亩地的芽,碾出来,一点点。”为了固定碾钵,刘成龙又去给碾钵做了个固定的架子,这样,碾起来就少费一点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