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茶学与茶文化发展的燃爆效应

中国茶学与茶文化发展的燃爆效应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0年后,也就是公元1141年,日本高僧茶西禅师到中国求禅,把《大观茶论》带回日本,把这四字翻译为清、和、澹、静,在日本传播。在宋代,和茶有关的诗词篇章半数以上在褒扬北苑贡茶,虽说这其中亦有某种时髦风气的成分,但是,它们也为现代研究茶学、茶文化的人留下了一笔完整的史料记载。

中国茶学与茶文化发展的燃爆效应

北苑成为皇家茶园之后,靠朝廷的支持,制作上的工艺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经过宋代的“前丁后蔡”(丁谓和蔡襄)之手后,更加到达一个工艺上的巅峰状态,龙凤团茶的大名直通朝廷,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里说:“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风头一时无两。

1.东峰镇桂林村的百年矮脚乌龙茶园

2.茶园旁的地已改种葡萄,远处被覆盖着攀藤植物的为当年的“驸马亭”

徽宗好茶,在他的带动下,在这个时期,中国茶学进入了系统化、科学化阶段,而主要的茶学专著,都是围绕着北苑作为研究对象的,已知的宋代20多部茶学专著里,三分之二说的是北苑。其中影响较大的包括丁谓的《建安茶录》、蔡襄的《茶录》、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周绛的《补茶经》、顾元庆的《茶谱》、范逵的《龙焙美成录》等,当然,还有宋徽宗本人的《大观茶论》。这种盛况,空前绝后。(www.daowen.com)

其次,随着茶学研究的深入,极大地促进了团茶制作工艺的提高,也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和向外传播。

宋徽宗皇帝又当仁不让地当了KOL(意见领袖),他在《大观茶论》里首次提出“清、和、澹、洁”四个字,在后来的岁月里被公认为茶道风范。在他提出茶道精神后,茶道之风在朝廷内外形成。30年后,也就是公元1141年,日本高僧茶西禅师到中国求禅,把《大观茶论》带回日本,把这四字翻译为清、和、澹、静,在日本传播。后来武野绍鸥、千利休等人将其进一步发展为和、静、清、寂,形成了日本茶道。

这种自上而下的茶文化传播,同时也让大量文人创作出关于饮茶的诗歌文章。在宋代,和茶有关的诗词篇章半数以上在褒扬北苑贡茶,虽说这其中亦有某种时髦风气的成分,但是,它们也为现代研究茶学、茶文化的人留下了一笔完整的史料记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