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龙井和普洱产区的喧哗相比,另外一些贡茶产区如今却相对落寞,究其原因,很可能是产区地处偏远,加上品牌形象欠缺所致。“安徽的茶都很不错,比如涌溪火青,创制于明末清初,清朝时已是入贡的名茶,但如今却碍于交通不便,既卖不出好价钱,人们也越来越不想做茶。”叶荣枝说。
涌溪火青的产区在安徽泾县黄山东南余脉下,茶园土壤为乌沙土,涌溪汇聚了72条山溪,如此地理环境孕育了优质的原料,它更曾被邓小平称之为媲美黄山毛峰、西湖龙井,但如今在市场接受度、知名度、价格等方面都无法与后两者相提并论。
在大众消费市场上,蒙顶黄芽也遭遇了与涌溪火青相似的落寞。事实上,“蒙顶山上茶”就出自雅安的蒙顶皇家茶园。而如今的蒙顶山的茶旅似乎做得不错,除了皇家茶园,还有世界茶文化博物馆、川西最大生态有机茶园等景观。然而,雅安到底距离成都、重庆等大城市颇有距离,作为产品的蒙顶黄芽,“走出去”之路,除了物理距离还有心理距离,毕竟如今在四川境内,它尚不算人人皆知。
环观这些贡茶产区的喜与哀、困境和探寻,我们回归到一个“品”字。贡茶产区的“品牌”效应从来都是存在的,凭借先天优势,纵然再不提一个“贡”字,但要树立和维持“品格”才是这些产区的长远之路。如今,某些产区集约化生产对成茶“品质”有所影响,但这些行为更深远的影响却是对整个茶区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摧毁。精工细作和限量出品的传统价值遭到挑战,人们在利益面前纷纷动摇,如果不能迷途知返,影响的必是整个产区的品牌价值—而品牌,则是在三“品”中贡茶产区最依赖的一“品”,如何能伤?(www.daowen.com)
徽宗也罢,乾隆也罢,都不再为任何产区护航了。把他们的名字挂在嘴边,除了能做茶席上的一点谈资以外,并不能替杯中物增添任何风味。越是有祖荫的地方,越不能丢了祖宗的脸。贡茶二字的精神,不在于“贡”,而在于“茶”。
云南景迈山茶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