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末,星星又来爷爷家了,因为他想看看鹦鹉,鹦鹉学舌的样子太逗了。
到了晚上,鹦鹉终于累了,然后悄悄地睡了。然而,星星发现,鹦鹉居然站着睡觉,他赶紧跑过去问爷爷:“爷爷,爷爷,鹦鹉好奇怪,站着睡觉呢,它不会倒下吗?”
“不会呀,这是鸟类独特的休息方式。”
“那是为什么呢?”
“因为鸟类和我们人类不一样,我们需要进入深度睡眠才算是真的休息,而鸟类只是进入了‘安静’的状态而已,这样有助于保持警觉状态,随时应对外界的危险因素,而且鸟类的腿脚结构很特殊……”
的确,人类习惯于躺着睡觉,即便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能坐着入睡,但也总是睡得东倒西歪。不过鸟却大都是以双足紧扣树枝的方式“坐”在数米高的树上睡觉的,却从不会跌落下来。这是为什么?
据德通社报道,来自德国马普学会慕尼黑鸟类研究所的科学家日前揭开了这一谜底。鸟类学家京特·鲍尔解释说,他与同事们研究发现,人类和鸟类的肌肉作用方式有很大的区别,而在进行“抓”这一动作时,更是完全相反。
鲍尔说,两者相比较,人类是去主动地抓,而鸟儿却是被动地抓。“当我们人类想要抓住什么东西的时候,需要用力使肌肉紧张起来;而鸟儿只有用力使肌肉紧张起来,才能松开所抓住的物体。”也就是说,当鸟儿飞抵树枝时,其爪子的相关肌肉呈紧张状态;而当它“坐”稳之后,肌肉松弛下来,爪子就自然地抓住了树枝。(www.daowen.com)
鲍尔介绍说,不同的鸟类睡眠时间也大不相同,“鸫属的鸟基本只睡1~3个小时,而啄木鸟等穴洞孵卵鸟类则大约要睡6个小时,是睡得最长的鸟类”。科学家另外指出,同人类相比,鸟儿没有“深度睡眠”这一睡眠阶段,它们大多只是进入一种“安静的状态”而已,因为它们必须随时警惕可能出现的天敌,及时地飞走逃生。
更令人惊奇的是,人类似乎可以向鸟儿施行催眠术,让它按照你的意思睡觉。
如果你想验证一下,可以凑近鸟笼,把你的眼睛眯起来像一双催眠师的眼睛,也就是做出一副困倦不堪的样子,“眼睛越来越沉重”(别讲话),仿佛就要入睡。这时,你的小鸟便会跟着你入睡:提起一只脚贴在腹部下,把头蜷缩在翅膀下,很快就睡着了。
知识小链接
鸟类腿脚上的肌腱长得十分巧妙。从大腿肌长出的屈肌腱向下延伸,经过膝,再至脚,绕过踝关节,直达各个趾爪的下面。肌腱长成这个样子就意味着,鸟在休息时,身体放松,身体的重量使它自然屈膝蹲下,拉紧肌腱,于是趾爪收拢,紧抓住树枝。
鸟的这种腿脚结构显然十分有效,死去多时的鸟,甚至仍然可以用爪紧抓住树枝而不掉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