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土家族饮食民俗:丰富多样的咂酒与苞谷烧

土家族饮食民俗:丰富多样的咂酒与苞谷烧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咂酒作为土家族最富有特色的酒饮,其吃法也是很讲究的。相传土家族咂酒习俗与抗倭战争有关,是饮食民俗的又一异文形态。后来这种饮酒法成为土家族人招待贵客的一种饮酒方式。苞谷烧是土家族山民常饮的一种自制酒,酿制的原料为当地农产品苞谷,这种酒酒性较烈,入口烧喉。新婚之夜,新娘秀芝动了恻隐之心,将真相告诉向酒郎,并将向酒郎放走了。向家的苞谷烧名闻四方,广为流传,成为土家族人的“传家酒”。

土家族饮食民俗:丰富多样的咂酒与苞谷烧

土家族继承了巴人优良的酿酒技艺,聪明的土家族人能酿制出种类繁多的美酒,如咂酒、天锅米酒、燕麦酒、高粱酒、伏子酒、面面酒、麻糖水酒、苞谷烧、糯米酒、绿豆酒、堆花酒(实质也是一种烧酒,因为烧酒倒在碗里,冲起的泡沫经久不散,土家族人就把这种酒取名为“堆花酒”)等。

咂酒作为土家族最富有特色的酒饮,其吃法也是很讲究的。宴请客人时,在堂屋正中摆放两张一合的“厢桌”,取出酿存的咂酒,装在专门的坛内,放于“厢桌”的下席位,冲上滚开水,插入通节的细竹竿,酒就准备好了。用开水冲兑咂酒,要不欠不溢,刚满坛口,谓之“正好”,取圆满不亏之意,表达了土家族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饮用咂酒需要借助吸管,或一管众人吸,一人饮后,将吸管一抹,再传给下一人饮,依次轮转;或多管一起吸。因饮用时所用吸管材质不同,咂酒又可称为钩藤酒、藤酒、竿酒、芦酒。[1]白居易的《郡中春宴,因赠诸客》写道:“薰草席铺座,藤枝酒注樽。”又如清代何学清的《咂酒》写道:“芦酒钩藤名号旧,漫因苗俗错题诗。”

相传土家族咂酒习俗与抗倭战争有关,是饮食民俗的又一异文形态。明代土家族士兵赴东南沿海抗倭,为让壮士们临走喝上一口饯行的家乡酒,同时也不误战期,村中长者遂将酒坛置于道口,插上竹筒管,每过一个士兵咂上一口。后来这种饮酒法成为土家族人招待贵客的一种饮酒方式。[2]这种饮酒民俗表达了一种守家卫国的精神内涵和爱国热情。

咂酒与普通酒类的制作方法十分相似,区别仅在于制作咂酒时粮食蒸熟发酵之后不需要蒸馏,而是将酒糟和酒一起存储在密闭容器中备用。荞麦、高粱是人们最初酿造咂酒时所使用的主要原料,后来逐渐被玉米、糯米替代。(www.daowen.com)

图5-3 麻糖水酒

麻糖水酒也是宴酒的一种,为席上珍品(图5-3)。它是用苞谷加麻糖酿造而成的,一般为18~25度。首先挑选出颗粒饱满的苞谷放入甑子中蒸熟,冷却后拌甜酒曲发酵,直至有酒味时,装入土陶大坛内。再将鲜红苕(即红薯)煮熟加麦芽发酵捣烂,滤去苕渣,将苕水熬成较稀的饴糖倒入坛内,用桐子叶将坛口盖上,用麻线扎紧、稀黄泥密封,一个多月后开坛。一坛麻糖水酒用苞谷约150斤、麻糖水200斤,可贮藏三年以上。饮用时将苞谷渣滤去。麻糖水酒颜色金黄透明,口味绵甜幽香,还具有提神解乏、舒筋活血、强壮身体、增智益寿等功效。由于麻糖水酒能缓解疲劳,在农忙时最受欢迎。

苞谷烧是土家族山民常饮的一种自制酒,酿制的原料为当地农产品苞谷,这种酒酒性较烈,入口烧喉。关于苞谷烧的来历,还有个美丽的传说。说是土家寨有位姓向的老人,常年靠酿制苞谷烧为生。老人有个独生子,他从小跟着父亲酿酒卖酒,成为远近闻名的“向酒郎”。一天,向酒郎跟着父亲到澧州金凤寨卖酒,山寨寨主的女儿秀芝染上一种怪病,正愁无法医治。巫医怂恿寨主将向酒郎留住,并招他为上门女婿,这样,就能把女儿的怪病传染给他,寨主女儿的病就好了。如果治不好,就把向酒郎杀死,再把其尸当作瘟神送到蟒蛇洞让蟒吃掉。寨主依计而行。新婚之夜,新娘秀芝动了恻隐之心,将真相告诉向酒郎,并将向酒郎放走了。第二天,寨主见女婿逃走,大发雷霆,怒将女儿送到蟒蛇洞。秀芝呼天抢地,吓退了蟒蛇。秀芝趁机逃走,找到向酒郎。向酒郎与其父热情地收留了她,并用各种草药为之治病,仍未见好转。秀芝无意中喝了几天向家的苞谷烧,怪病竟然消失了。于是,老酒翁亲自做主,让秀芝和儿子重拜天地做了夫妻。从此,小两口恩爱无比,白头偕老。向家的苞谷烧名闻四方,广为流传,成为土家族人的“传家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