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家庭伦理剧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道德失范、家庭责任感缺失、情感放纵的尴尬境地,出现了诸如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最多是“戴着镣铐的舞蹈”,小三“名正言顺”进而“登堂入室”,原配与“二奶”“和平共处”,“傍大款”人人艳羡,“老少恋”正在流行等问题。这些最初源于制造激烈冲突、产生话题等目的的剧情处理,却有可能误导观众的伦理价值判断,造成极其负面的社会影响。特别是部分家庭伦理剧为了迎合观众的猎奇心理,吸引观众眼球,对超越婚姻家庭关系的非常态恋情进行大肆描摹,浓墨重彩地表现个人情欲,而且宽容、怜悯甚至肯定、赞赏主人公的情感放纵和道德缺失,这种缺乏基本道德是非判断、逐渐走入误区的家庭伦理剧,不仅影响了电视剧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对当下中国新型家庭伦理道德体系的构建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之所以家庭伦理剧会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由现阶段我国的社会道德现状造成的:一方面,市场经济和文化全球化带来文化环境的日益多元与复杂,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形式意义上的家庭道德和伦理规范体系逐渐弱化,而现代家庭道德和伦理规范体系尚未完整地建构起来,造成了传统伦理道德无力给中国人提供行为的“合理性”标准,而现代家庭道德正在逐步形成中,也难以提供有力的价值依托。所以家庭伦理剧中,“婚恋家庭从主要满足个人的生理要求和传宗接代需要向主要满足个人的感情需求及自身利益的方向转变”[18],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甚嚣尘上,家庭责任感缺失、婚外情、家庭破裂广泛流行。
例如2009年下半年,一部名为《蜗居》的电视剧在全国范围内变得“炙手可热”,不仅仅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焦点话题,更是各大网站、贴吧的热议头条。一部电视剧何以引发人们如此强烈的关注与热议?主要是因为该剧着力表现了宋思明和海藻两个人的婚外恋情。但令人吃惊的是,不少观众对海藻和宋思明表示认同,甚至有网友说:“看了《蜗居》后都想做二奶。”之所以会有如此后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该剧的整体叙事比例存在问题,描写宋思明和海藻非常态恋情的段落比较精彩,篇幅也较多;而描写常态婚姻爱情的段落则凸显了生活的乏味与困顿,且篇幅较短,这直接误导了观众的道德取向。如该剧大段描写海藻背着小贝和宋思明在一起的“欢乐”时光,宋思明“英雄救美”帮海藻脱身于老板安排的种种“应酬”并护送其回家,两人别墅幽会的激情时刻,等等。相较之下,宋思明和妻子的生活则在沉闷和乏味中度过,姐姐海萍和老公苏淳则因为本分、坚守道德而穷困潦倒,甚至苏淳因为泄漏公司商业机密而被公安机关羁押时,还需要宋思明出面疏通关系聘请律师,才得以化解危机。篇幅比例的失调和叙事的倾向性偏差,使不少观众对宋思明和海藻产生了认同。
其次,作品对宋思明形象的塑造过于“正面”,使作品基本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底线变得模糊不清。该剧对宋思明的塑造比较细致,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但是对其缺点的塑造,在电视剧特定的文本环境中却“看上去很美”。如他对妻子和家庭的背叛是出于对海藻的“真爱”,他对结发妻子一再宣称会“负责”到底,他对女儿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愧疚和关爱等,这都在无形中消解了他“恶”的一面。
最后,由于创作者对演员选择的出发点是不搞脸谱化,致使剧中张嘉译饰演的宋思明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李念饰演的海藻温柔多情、单纯可爱,二位演员真实生动的表演,使两个原本被批判的人物却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追捧。
所以,虽然《蜗居》的结局是“善恶有报”:海萍终于住进新房,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中文学校,宋思明车祸身亡,海藻也因为流产而丧失了生育能力,以表明创作者的主观意图是要否定宋思明不顾及家庭责任的出轨行为,批判海藻追求安逸、破坏别人家庭的错误价值观和人生观,但是,由于作品在叙事上存在的上述问题,致使作品的效果事与愿违。由此可见,家庭伦理剧要保持其道德的引领作用,必须在叙事上小心谨慎。
新世纪以来,虽然仍有部分家庭伦理剧囿于情感欲望的泥淖中停滞不前,但还是出现了大量的优秀家庭伦理剧作品,强烈地谴责了道德失范和人性退化的错误倾向,对情感欲望等问题做出了明确的道德是非判断,扭转了之前的不正之风,承担起了引领道德风尚的重任。这些作品坚持这样一种朴素的真理:“美丽迷人只不过是一阵过眼烟云,只有真正的敬意才能维持爱情的持久,所以培养情操和提高品德才是爱情与婚姻的最好的保障。”[19]诸如《媳妇的美好时代》《金婚》《夫妻那些事儿》等很多新世纪优秀的家庭伦理剧“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始终坚持美的德行与爱的情操,各美其美,兀自芬芳着。具体而言,这些作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较为出色,充分发挥了家庭伦理剧的道德引领作用:
首先,优秀的家庭伦理剧在处理情感放纵问题时,往往会赋予剧中人物明确的道德判断,从而使作品具有一定的道德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由于广大电视剧观众的文化层次、判断力高低不一,家庭伦理剧又承担着维护社会良知、教化民众、弘扬正义、捍卫真理等重任,所以主创人员必须担负起媒体的责任,赋予电视剧作品明确而积极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导向。客观上,生活中确实存在情感放纵与背叛、家庭破裂与伤痕等问题,家庭伦理剧的创作也不能简单回避问题、粉饰太平,而应该“接地气”,正视现实问题,表现真实生活。所以在处理情感放纵问题时,家庭伦理剧可以适度展现这些负面情感,但是不要过度渲染,还可以通过剧中人物的态度来进行客观的批判。很多家庭伦理剧在设计人物面对诱惑和激情的场景时,会给主人公一个理性的反思机会,由于“每一个人在大舞台上按自己占统治地位的品性而行动时,他同时也就被一种秘密的冲动所驱使,要在思想上采取一种自身以外的立场,以便判断自己的行为所具有的形象在旁观者的眼中看起来显得如何”[20],而这种秘密的力量就是道德的约束力。
比如电视剧《夫妻那些事》中,苏珊因为七年前对唐鹏的一见钟情,主动应试来到唐鹏的公司成为他的助手,并使出浑身解数对唐鹏展开了猛烈攻势。但即便如此,当唐鹏面对苏珊热烈的爱情和真挚的告白时,他也还是理智战胜了情感,将对家庭的责任和对林君的爱放在首位,表示了拒绝。甚至在唐鹏与林君离婚的那段时间里,唐鹏也没有接受苏珊,反而在林君面临困境的时候,主动卖房帮助其渡过难关,让苏珊知难而退。唐鹏一直在坚持自己的道德原则,“这些原则不是思辨的规律而是一种感觉的意识,它就活在每个人的心中。它就是对人性之美和价值的感觉,这样说就概括了它的全部”[21]。所以这个人物才变得可爱而可贵,也由此提升了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www.daowen.com)
其次,在叙事上,家庭伦理剧的道德引领作用还可以通过缩短情感回归的历程和转移情感放纵的戏份等方式来实现。
缩短情感回归的历程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大多数家庭伦理剧在处理情感放纵问题时,一般都会在最后给出一个所谓公正的善恶奖惩,但是由于前面有大部分篇幅都在呈现情感放纵和由此获得的所谓自由和愉悦,极容易将观众的感情倾向引向歧途。所以针对这一情况,缩短情感出轨的时间,压缩主人公情感回归的历程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如电视剧《金婚》中的佟志也曾徘徊在情感与责任之间,但是他内心深处,妻子和家庭仍排在第一位,所以在人生最关键的选择点上,面对李天骄的情感诱惑,佟志还是选择了家庭,选择了亲情。该剧通过19-22集、29-32集,共8集,约占总集数50集1/6的篇幅,表现了佟志和李天骄从“工作相处”到“彼此暧昧”再到“情感表白+幡然悔悟”的婚外暧昧情感历程。其中,佟志对李天骄的表白时刻也是他最终决定回归家庭的时刻,让主人公在真正出轨以前及时悬崖勒马,是该剧在处理情感问题时的高明之处。与《蜗居》中大量呈现宋思明和海藻的情色场面相比,《金婚》的处理极大地削弱了情感放纵的恶劣影响,并通过佟志回归家庭的选择给人以内心的温暖感。
此外,转移情感放纵的戏份也是一种方式,可以将情感出轨、道德缺失的情节设置在非主要人物身上,这样不仅减少了这部分内容的呈现,而且可以通过次要人物和主要人物的情感态度与最终结果进行对比,让观众自己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例如《媳妇的美好时代》主要讲述的是毛豆豆和余味的婚姻故事。该剧将情感放纵的内容转移到次要人物毛豆豆的弟弟毛峰身上。毛峰在与潘美丽结婚后,与前女友龙瑾旧情复燃,并多次骗美丽说自己晚上有应酬,实则去与龙瑾幽会。美丽发现了毛峰的私情之后,质问毛峰,毛峰矢口否认,不知悔改。最终,毛峰在龙瑾的蛊惑下拿了亲戚朋友的钱去投资做生意,没想到全被龙瑾骗走了,几十万元都打了水漂。情感的出轨最终让毛峰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和教训。与此相对的是,毛峰的姐姐毛豆豆和余味的感情却一直非常好,虽然豆豆的前男友非常阔绰,多次邀请她加盟自己的公司,希望能有进一步的感情发展机会,但是均被毛豆豆严词拒绝。最终,两个人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通过毛豆豆和毛峰的情感经历的对比,其是非对错便不言而喻。
当以个体幸福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伦理甚嚣尘上的时候,当某些家庭伦理剧还为那些不顾家庭、“以爱为由”肆意妄为的情色镜头而沾沾自喜于商业收益时,新世纪却有这么一些家庭伦理剧在默默地关注着一些平凡而伟大的人:这些人可以忍受贫困和辛劳,但是不能够放弃基本的道德原则,他们可以倾其一生的努力,但是绝不放弃自己的亲人和爱人,他们甚至可以为了成全他人而牺牲自己毕生的幸福,他们就是新世纪家庭伦理剧中的护士何美丽(《美丽的事》)、大哥冷大虎(《八兄弟》)、媳妇韩姗(《家有公婆》)、大姐孙雨欣(《亲情树》)等最美丽的人。康德说,“最高的美乃是与善相结合、相统一的美,而最高的善亦然。道德高尚必须伴有美好的情感,美好的情感也不能缺少道德的高尚。美,说到最后,更是一种道德美而不是什么别的。美的地位,就这样被提高到一个人类思想史上所空前未有的高度。”[22]虽然这些人物没有出众的外表,但是他们克己为人的实际行动却昭示了他们最美的心灵。
电视剧《美丽的事》塑造了一个收养多个孤儿的伟大母亲形象——何美丽。该剧讲述从“文革”后期到20世纪90年代,一个叫何美丽的妇产科护士,无儿无女,却收养了9个孤儿。最初,她把产妇遗弃在医院的男婴“十七床”抱回家收养,遭受了众人对她未婚抚养的非议,后来“十七床”当兵意外牺牲,她又含泪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钻心之痛。何美丽不计前嫌地接受了往日情敌白腊梅的临终托孤,收养了白鹤鸣,但也因此让她失去了与相恋多年的情人袁航结婚的机会。而白鹤鸣却并不领情,认为她是惦记自己家的大宅子,处处与她作对……何美丽前后陆续收养了9个孩子,曾经她也有机会生育自己的孩子,但是在处理孩子们的一次纷争时意外流产,丧失了生育能力。何美丽虽然不是孩子们的亲生母亲,但是她却付出了一生的美丽和无尽的爱去抚养他们、关心他们,甚至在失去工作、爱情和婚姻后,她靠修自行车、卖粥、糊火柴盒也要顽强地供养一家人的生活。步入老年,两鬓斑白的何美丽依然在为9个孩子奔波、操劳,最终9个孤儿无论是何种生活状况,总算各有归宿,或成家立业,或获罪入狱,或为国捐躯,抑或生母海外归来,认回骨肉。虽然该剧在剧情的处理上存在离奇化和过于悲苦的客观问题,但是塑造的何美丽形象却让人感动和震撼。导演杨亚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现在的影视剧,给眼睛拍的太多,给脑子拍的太少。商业化的趋势无可厚非,可我特希望那些关乎心灵、永恒、责任感,对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真正有用的东西能够尽快地商业化起来,而不要与快餐、跟风、短视的东西对立起来。”[23]也正是这种责任感,让杨亚洲导演塑造出了这个让人潸然泪下的感人母亲形象。
《家有公婆》则塑造了一个在危难之间勇于担当的媳妇形象——韩姗。该剧在一开始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突发事件:韩姗的丈夫高一飞做生意赔了钱,因为没有勇气面对100多万元的债务,于是制造了海南车祸假象,人间蒸发了。可是高一飞的“失踪”却将巨额债务的难题留给了家中的妻子和年迈的双亲。面对此情此景,高一飞的妻子韩姗原本可以选择解除婚姻关系,轻而易举地撇清债务。但出人意料的是,本可置身事外的韩珊义无反顾地选择继续支撑起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在外,她主动承担了丈夫的所有债务,并在借条上增签了自己的名字,拼命工作赚钱还债;在家,她照顾年迈的公婆和自己不能说话的女儿,任劳任怨。韩姗的这种担当让人钦佩和赞赏。这种担当不仅是针对债权人的,而且是针对家庭的。正是因为她的勇于担当,才让这个家没有分崩离析,才让这个家有了精神的支柱和强大的凝聚力。于是家人把房子卖了,挤在一套廉租房里,省吃俭用,努力赚钱,共渡难关,虽然生活清苦,但却十分温暖。
《亲情树》塑造了一个为弟弟妹妹无私奉献的大姐形象——孙雨欣。孙雨欣考取了北京大学,但就在报到之前,她的母亲死于一起看似意外的车祸,给她留下了两个妹妹和一个小弟弟。孙雨欣后来发现这3个弟妹都是母亲当年做监狱警官时收养的女犯人的孩子,于是决定把弟弟妹妹们送回到他们的亲人身边。但是,在送走了弟弟妹妹们以后,她却无意中发现了母亲生前的日记,得知母亲收养这些孩子的初衷就是让他们远离自己身世的真相和不幸福的生活环境时,雨欣一时间处于两难境地:一是去北大读书,二是放弃读书的机会,找回弟弟妹妹们并亲自抚养他们。最终她做出了决定,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和美好的爱情,牺牲了自己的前途和幸福来照顾弟弟妹妹们。该剧没有刻意塑造崇高的人物形象,雨欣的最终选择,动因充分:母亲生前高尚品格的感染和母亲临终的嘱托,日记中记载的弟弟妹妹们不幸的身世,平日里所积淀的生活回忆与手足之情,让雨欣无法割舍这份非血缘的亲情。该剧通过对孙雨欣形象的塑造,讴歌了人性中的博爱精神以及大仁大智的人文关怀。
虽然上述这些电视剧作品还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之处,但是它们愿意在这个物质、道德、伦理混淆紊乱的时代,用一汪清泉来涤荡人们的心灵,这种时代的责任感和担当是难能可贵的。虽然上述这些人物不一定年轻貌美,但是他们克服自己的欲望,舍己为人、舍己为家,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内心道德力量带来的崇高和优美,使之经历风雨和岁月的磨砺后更显人性魅力。也许这就是道德楷模带来的引领和示范,让人们心生崇敬并竞相效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