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家庭伦理剧可以超越以往任何一个阶段获得空前繁荣,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又有大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同时国家对文化事业的宏观调控,电视剧产业自身的发展成熟,以及电视剧创作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等原因,这些都为促成家庭伦理剧今天的繁荣盛景提供了有利条件。
安德烈·巴赞谈电影时曾说:“美国电影是一种古典艺术,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崇敬它最值得崇敬的地方,比如说,不仅是这个或者那个电影制作者的天才,而且还有这个体系的全面特征。”[22]新世纪中国家庭伦理剧的繁荣现状,有其背后的深层原因,而全面梳理中国电视剧的运作体制便是揭示答案最好的钥匙。新世纪中国家庭伦理剧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走上了法制化、松散规制化和市场集约化相结合的道路。
对于电视剧,国家开始实行规制化管理。
所谓规制,指的是“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规制者或规制机构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规制者(主要是企业)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与监督。”[23]在我国,主要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来行使宏观调控的权力。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专门设置了电视剧管理司,对电视剧进行专业化管理,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如《电视剧管理规定》《电视剧审查管理规定》等,确立并且不断完善我国电视剧行业规范,为电视剧制度的发展成熟提供了行业指导和政策保障,为新世纪中国家庭伦理剧的繁荣铺平了道路。
首先,采取了许可制度,有助于电视剧运营的制度化、法制化。2000年6月15日,国家正式出台了《电视剧管理规定》,提出:“电视剧制作、进口、发行等环节实行许可制度”,“设立电视剧制作单位,应当经广电总局批准。制作电视剧必须持有《电视剧制作许可证》”,“未经省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设立的电视剧审查机构审查通过并取得《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电视剧,不得发行、播放、进口、出口”。《电视剧管理规定》标志着“国家关于电视剧生产的法规建设基本完成”。[24]
其次,改规划立项为备案公示制度,以“无形的手”主动掌控电视剧市场,家庭伦理剧抢占先机。2004年,广电总局发布《电视剧审查管理规定》:“国家对电视剧实行题材规划立项审查和电视剧发行许可制度。”2006年,广电总局颁布《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管理暂行办法》,取消原有的“电视剧题材规划立项审批”制度,实行“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管理暂行办法”。此次调整完善了有关政策和管理手段,主要通过市场调节推动电视剧的产业发展,促进电视剧创作生产的进一步繁荣。家庭伦理剧作为低成本、受欢迎的电视剧题材类型,获得了更多电视剧制作机构的青睐。
最后,题材限制,对电视剧创作进行引导,家庭伦理剧独占鳌头。新世纪以来,广电总局严格限制了涉案剧、引进剧、合拍剧等的播出,直接缩减了此类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数量。更多的电视剧制作机构开始把创作重心转移到不涉及敏感内容,同时还有利于优秀道德传统的承继、和谐理念的构筑的家庭伦理剧的创作中去。这在客观上,为家庭伦理剧的繁荣提供了播出保证和创作方向的引导。
由此可见,新世纪家庭伦理剧规制化管理的进一步完善,促使家庭伦理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法制化、规范化的新时期,这为家庭伦理剧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客观上也为其在艺术上的探索创新、美学上的引领提升创造了宽松的体制环境。
新世纪以来,家庭伦理剧如大树一般枝繁叶茂地成长着,而给予其巨大能量的产业树根则盘根错节地迅速向土壤深处延伸开去。新世纪以来,我国家庭伦理剧的产业化运营已经初步形成,产业链初见规模,囊括了融资、制作、发行、播出、广告经营、衍生品开发等多个环节,涉及制作方、播出方、广告方和受众等多个群体。
首先,准入门槛降低,民营企业入驻家庭伦理剧市场。进入新世纪以后,制作许可制度有所放开。2003年8月,广电总局向8家民营电视公司颁发了甲种证[25],标志着民营企业终于获得了电视剧市场的准入证,民营资本开始进入。由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等宏大叙事史诗性的大制作往往由官方机构承制,鉴于题材的灵活性和投资的当量问题,民营企业往往把重点放在了家庭伦理剧的创作上。所以我们在荧屏上看到的很多优秀家庭伦理剧,它们的背后都站立着实力雄厚的“民营资本”,如深圳中视国际电视公司投资制作的《香樟树》,深圳市康达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亲情树》等。
其次,转企改制,上市融资,家庭伦理剧踏上新征程。2009年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转企挂牌为“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此后各省市地方的电视台的电视剧制作中心也开始纷纷转企,意味着包括家庭伦理剧在内的电视剧制作将以企业为载体,全面推向市场,也为家庭伦理剧的创作生产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而影视制作企业上市融资,则加速了家庭伦理剧的资本积累。目前,国内上市板块广电板块达到10家,包括“东方明珠、电广传媒、华谊兄弟、乐视网、光线传媒等等”[26]。电视剧制作机构上市融资后,在资本市场的有利支持下,电视剧制作能力显著提升,经济效益涨幅较快。如一向以拍摄战争军旅戏和谍战戏高居收视率榜首,拍摄过《我的团长我的团》《士兵突击》《风声传奇》的华谊兄弟,上市后不仅做好自己擅长题材的电视剧创作,还逐渐开始拓展电视剧创作领域,2011年推出了43集家庭伦理剧《我的孩子我的家》。该剧凭借紧凑充实、高潮迭起的剧情,充满生活质感的画面,加上一群有血有肉的小人物,收视成绩不俗。
整体上看,新世纪电视剧的产业化发展,让更多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加入家庭伦理剧的创作生产中来,它们开始了形式各异的家庭伦理剧实践探索,使家庭伦理剧的艺术样式更加灵活生动,美学风格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开始了网络新媒体的媒介尝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开创性。
家庭伦理剧的专业创作队伍逐渐成熟,为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支持。家庭伦理剧的创作与文学创作有所不同,它不能由一个人全程独立完成,必须是编剧、导演、演员、摄像、剪辑、宣传等一个团队精诚合作,才能够完成从策划、剧本撰写、拍摄、剪辑到发行等所有工作。最终作品也是属于团队的集体成果,而不仅仅是一个演员或者导演的个人创作。新世纪家庭伦理剧佳作频出,其中,人才的培养、团队的发展成熟是一个重要因素。大量从事家庭伦理剧创作的工作人员开始逐步走入大众视线,并且获得一致认可。如一些优秀的家庭伦理剧导演,因为拍摄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表现普通百姓生活状态的电视剧而广受好评:创作了《浪漫的事》《空镜子》《家有九凤》《美丽的事》《八兄弟》等作品的杨亚洲导演;摄制了《金婚》《金婚风雨情》《北京人在纽约》等的郑晓龙导演;完成了《结婚十年》《搭错车》等多部优秀电视剧作品的高希希导演;多年来陆续创作了《渴望》《过把瘾》《婚姻保卫战》的赵宝刚导演;完成了《有泪尽情流》《青衣》等的康洪雷导演;以及《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沈好放导演等。
还有一些编剧也因为创作了大量家庭伦理剧作品成为一线著名编剧:高满堂怀着一颗不肯媚俗的心创作了大量家庭伦理剧的佳作,如《家有九凤》《常回家看看》《漂亮的事》《错爱》《北风那个吹》《满堂爹娘》《真情错爱》等;一向追求“生活质感”的王宛平则用《金婚》《金婚风雨情》《真情年代》书写了一段段经典的婚姻故事;被称为婚恋题材“金牌编剧”王丽萍创作了《保姆》《错爱一生》《婆婆媳妇小姑》《媳妇的美好时代》《我的美丽人生》《叫一声妈妈》《谁懂我的心》《双城生活》等;王海鸰则凭借《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被称为“中国婚姻第一写手”。
韩剧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后进行了广泛传播。中国内地首次引进韩剧《嫉妒》是在1993年,此后我国又陆续引进了几部韩剧,但当时韩剧的影响并不广泛,也没有引起特别巨大的反响。直到1997年,韩剧《爱情是什么》(1991年制作)在中央电视台的午夜播出,由于吸引了大量的中国观众,收视率高达4.2%,而引发“韩流”。韩剧和韩国的电影、游戏、音乐等随后迅速风靡中国。中央电视台及各地方电视台在《爱情是什么》之后,陆续推出了《星梦情缘》《天桥风云》《夏娃的诱惑》《蓝色生死恋》《孪生兄妹》《冬季恋歌》《看了又看》《人鱼小姐》《明成皇后》《女人天下》《商道》《大长今》《医道》《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等大批韩国电视剧。2004年,韩剧在中国内地的播放权达到韩国进入中国家庭的顶点,韩剧的“文化份额”转化为“市场份额”,在全年有节目监测的450个频道中,中国内地播出国外电视剧258部,韩国电视剧以107部位列榜首,占当年播出国外剧总量的41.5%,并囊括了当年播出国外剧收视率最高的前6名。[27]这标志着韩剧由“韩流”到“韩潮”完成了“品牌”的打造[28]。
韩剧的引进为中国家庭伦理剧开阔了创作思路。首先,韩剧表面上都是光鲜靓丽、时尚前卫的明星面孔,但是它之所以能够在亚洲地区广泛传播,其根本原因是电视剧中蕴含了丰富的儒家思想,如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事实上,“韩国是把我们的文化精髓卖给我们,如同使用者向发明者收取了版权费”[29]。特别是在伦理问题上,如剧中人物遇到婚外情、第三者等问题,不论出于何种原因,总是当事人承担外界压力、道德谴责和内心愧疚,从而回归家庭。其明确的道德价值取向,不仅让观众和剧中人物一起体验了内心的冲突和困惑,又从中感受到了传统道德的脉脉温情。同时也启发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回归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发展方向之一。
其次,韩剧在表现婚姻爱情题材内容时,多纯美、浪漫,往往以细腻温婉的风格、贴近生活的细节和具有表现力的人物、故事等博得观众的青睐。在这一方面,韩剧像试金石一般,以其“高引进率”“高播出率”“高收视率”揭示出中国当下电视观众的审美需求,对中国家庭伦理剧创作视听画面的美学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最后,家庭伦理剧占韩国电视剧总份额的比例最高,约50%,接下来是浪漫、纯美的爱情偶像剧占30%左右,讲述历史故事的历史剧约占15%等,而当时中国的家庭伦理剧数量则相对有限。通过与韩剧的对比分析,可见,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广阔的,这也激发了大量的影视制作单位投身家庭伦理剧创作。
此外,新世纪以来,行业协会的成立和日益完善,也有助于我国电视剧事业的发展壮大。随着我国电视剧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伴随产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电视剧行业之间存在着电视剧制作机构分散、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问题。为了能够组织协调各个电视剧制作主体之间的关系,并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意见,同时也为了适应政府需求,以更好地传达落实政府的相关政策等,行业协会便应运而生了。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委员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演员委员会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电视剧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行业化和国际化,对中国电视剧的创作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些电视剧的行业协会不属于政府的管理机构系列,是介于政府和电视剧创作主体之间的民间性组织,是政府与电视剧制作主体的桥梁和纽带。协会极大地聚合了民间创作主体的力量,如成立于1991年的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其团体会员涵盖了各类体制的电视剧制作机构,包括中直系统各电视剧制作机构、国有和民营电视剧制作公司、各电视台电视剧制作机构、各电影制片厂以及部队和公检法系统的电视剧制作中心。会员单位电视剧年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0%左右。
此外,电视剧的各个协会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主要包括:团结全国的电视剧制片人、导演、编剧、演员等,互通有无,进行艺术创作;及时公布行业内最新的政策法规;关注电视剧产业的发展态势,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提出项目建议,推荐优秀人才等。比如,导演工作委员会2010年5月11日举办了“2010中国电视剧导演(北京)论坛”,讨论了当时电视剧创作中出现的媚俗、低俗等问题,也涉及家庭伦理剧中的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的讨论,最终导演们一致认为,在今后的创作中要坚守自身的文化品格,引领大众的审美追求。2011年12月,四大协会联手举办了“中国电视剧产业20年群英盛典”,总结了近20年来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并分别表彰了对中国电视剧事业发展具有突出贡献的制片人、导演、编剧等,其中获得“突出贡献人物——编剧”奖的有:王海鸰(《牵手》《中国式离婚》)、王宛平(《金婚》)、王丽萍(《媳妇的美好时代》《婆婆媳妇小姑》)、高满堂(《家有九凤》)、谢丽虹(《姐妹》《老大的幸福》)等。能够获得协会颁发的奖项,是业界对这些长期从事家庭伦理剧创作的编剧们的肯定和鼓励,对编剧们今后的家庭伦理剧创作具有激励作用。
[1] 李斌,曹燕宁.电视剧产业与新媒体的融合[J].视听界,2010(2):44.
[2] 李少白.电影历史及理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66-67.
[3] 中国早期电视剧,指的是中国电视开创时期所生产的电视剧。它始于1958年中国电视诞生,止于“文革”之初的1966年,历时八年。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那一时期生产的全部是黑白直播电视剧。
[4] 许明,等.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52.
[5] 许明,等.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53.(www.daowen.com)
[6] 杨东.文化与政治的当代经验——90年代中国文化政治思潮概观[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2(5):49.
[7] 朱大可.流氓的盛宴[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3:58.
[8] 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16.
[9] 此外,第2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获奖的家庭伦理剧为:《嘿!老头》《平凡的世界》;第2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获奖的家庭伦理剧为:《老有所依》《咱们结婚吧》《父母爱情》《长白山下我的家》《我的土地我的家》《辣妈正传》;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获奖的家庭伦理剧为:《抬头见喜》《古村女人》《厂花》(《女人如花》);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获奖的家庭伦理剧为:《媳妇的美好时代》《老大的幸福》《北风那个吹》《女人的村庄》《中国往事》《王贵与安娜》《马文的战争》;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获奖的家庭伦理剧为:《金婚》《戈壁母亲》《喜耕田的故事》;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获奖的家庭伦理剧为:《搭错车》《美丽的田野》;第2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获奖的家庭伦理剧为:《浪漫的事》;第2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获奖的家庭伦理剧为:《激情燃烧的岁月》《空镜子》《不惑之年》。
[10] 此外,第30届飞天奖,获奖的家庭伦理剧为:《父母爱情》《嘿!老头》《虎妈猫爸》《老有所依》;第29届飞天奖,获奖的家庭伦理剧为:《温州一家人》,《我的土地我的家》《小麦进城》《全家福》《丑角爸爸》《独生子女的婆婆妈妈》;第28届飞天奖,获奖的家庭伦理剧为:《媳妇的美好时代》《我的青春谁做主》《家常菜》《师傅》《幸福来敲门》《老马家的幸福往事》《天地民心》《老大的幸福》《野鸭子》;第27届飞天奖,获奖的家庭伦理剧为:《戈壁母亲》《十万人家》《郭海的家事》《北风那个吹》《漂亮的事》《美丽人生》《金婚》;第26届飞天奖,获奖的家庭伦理剧为:《老娘泪》《都市外乡人》;第25届飞天奖,获奖的家庭伦理剧为:《守望幸福》《中国式离婚》《有泪尽情流》《大姐》《香樟树》;第24届飞天奖,获奖的家庭伦理剧为:《亲情树》《结婚十年》《浪漫的事》《好爹好娘》《当家的女人》《三连襟》;第23届飞天奖,获奖的家庭伦理剧为:《青衣》;第22届飞天奖,获奖的家庭伦理剧为:《空镜子》《激情燃烧的岁月》;第21届飞天奖,获奖的家庭伦理剧为:《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第20届飞天奖,获奖的家庭伦理剧为:《嫂娘》。
[11] 《老大的幸福》带来的思考——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专家研讨会综述[J].中国电视,2010(7):8.
[12] 《老大的幸福》带来的思考——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专家研讨会综述[J].中国电视,2010(7):10.
[13] 家庭伦理剧中的一朵奇葩——电视剧《幸福来敲门》研讨会综述[J].中国电视,2011(9):74.
[14] 《媳妇》开研讨会 黄海波后悔大学时没追到海清[EB/OL].(2010-04-11).http://ent.163.com/10/0414/22/6490NOQM00032KMI.html.
[15] 《媳妇的美好时代》海清出演80后“乖巧媳妇儿”[EB/OL].(2010-3-10).http://ent.qq.com/a/20100310/000108.htm
[16] 《媳妇的美好时代》海清出演80后“乖巧媳妇儿”[EB/OL].(2010-3-10).http://ent.qq.com/a/20100310/000108.htm
[17] 雷达.现在的文学最缺少什么[J].小说评论.2006(3):6-7.
[18] 贺艳,祝光明.试论受众的心理需求与家庭伦理剧的叙事样态之关系——以上世纪90年代的家庭伦理剧为例[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9.
[19] 白描.导演马进阐述《幸福来敲门》[EB/OL].(2011-02-11)[2017-02-19].http://dianshiju.cntv.cn/20110211/100016.shtml.
[20] 吴圣刚.当代家庭伦理剧的叙事经验与审美空间[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135.
[21] 杨亚洲筹拍《浪漫的事》[EB/OL].(2003-02-08)[2017-02-19].http://ent.sina.com.cn/m/2003-02-08/0939130567.html.
[22] 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M].冯欣,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8.
[23] 靳徐进,沈大伟.中国广电业的政府规制问题研究[J].新闻世界,2010(4):140-142.
[24] 王小鲁.中国电视剧五十年管理审查制度评价[EB/OL].(2008-08-31)[2017-02-19].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4af530100akb6.html.
[25] 电视剧制作许可证分为甲、乙两种:甲种证是长期的,一证可拍多剧;乙种证是临时的,一证一剧。
[26] 李岚.国家广电总局研究所所长李岚博士后讲话[EB/OL].(2011-08-26)[2017-02-19].http://media.sohu.com/20110826/n317479429_1.shtml.
[27]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上海电视节组委会.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2005—2006)[R].北京: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2005:166-168.
[28] 张子扬.传承主体文化拓展文化版图——打造国家电视剧生产旗舰[J].中国电视,2009(5):19.
[29] 郑世明.论韩剧在中国的传播——以《大长今》等剧为例: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3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