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恢复发展——《社会保障概论》书评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恢复发展——《社会保障概论》书评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8~1985年这段时期可以看作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恢复发展阶段。[46]与这种形势相适应,国家对“文革”中遭到破坏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进行恢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对于部分的社会保障对象实行全部免费医疗等福利待遇,这超越了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的直接目的是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水平。社会化保障退化为企业化保障。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恢复发展——《社会保障概论》书评

1978~1985年这段时期可以看作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恢复发展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6]与这种形势相适应,国家对“文革”中遭到破坏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进行恢复。比如,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社会保障问题作了原则规定,决定重新设置民政部;1978年颁布了《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重新恢复了退休养老制度。这个时期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有一个变化,就是突破了“高级干部终身制”的传统,完善了退休制度。其法律依据就是1980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1982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和1983年1月原劳动人事部发布的《关于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等。[47]其他一些在“文革”中遭到破坏的社会保障项目也逐步恢复起来。社会保障体系的恢复以及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为探索企业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提供了一定的前提条件。

虽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开始恢复和发展,但是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依然延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的做法,还没有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所面临的困境,社会保障制度的恢复和发展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8]第一,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制度条块分割情况严重。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保障的保障对象主要是城市劳动者,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狭窄。第二,给付水平差别过大与平均主义并存。根据单位所有制不同,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也不同,而在同一所有制内部形成了平均主义。第三,总体经济发展低水平下的局部高福利。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较慢、发展水平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对于部分的社会保障对象实行全部免费医疗等福利待遇,这超越了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第四,社会化程度低。社会保障的直接目的是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将部分责任转化到企业,由企业自行承担起对其职工的保障工作。社会化保障退化为企业化保障。(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