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浩特岩画所处的贺兰山地区是我国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界地带。历史上曾有猃狁、匈奴、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吐蕃、党项、蒙古等民族在这里狩猎放牧,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古代北方游牧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贺兰山之名,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贺兰”一词最早见于《晋书·四夷列传》记载:“其(北狄)入居者有屠各种……贺赖种……凡十九种。”“贺兰山”一词最早见于《隋书·赵仲卿传》记载:“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赵仲卿出贺兰山,攻打突厥。”唐代《元和郡县志》记载:“山多树林,青白望如驳马,北人呼驳为贺兰。”宋代史学家胡三省于《资治通鉴》注疏:“兰、赖语转耳。”学者殷宪提出,“贺赖”是“破多罗”、“破多兰”简称“多兰”之音转,又异译为“贺兰”,均为鲜卑破多罗部族名和姓氏。故今多数认为,贺兰山之名源于鲜卑贺兰氏,而鲜卑贺兰氏又源于匈奴贺兰部。贺兰氏在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之后,融入汉族。
自夏起,至秦代,熏鬻(荤粥)、北羌、鬼方、林胡、月氏、匈奴等古代北方草原民族先后游牧于贺兰山地区。公元前272年,秦军击溃义渠戎,贺兰山地区始纳入秦帝国版图。其后,匈奴伺机入据河套及贺兰山地区。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遣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包括贺兰山地区)”。秦末,中原内乱,匈奴再次乘虚而入。
公元前127年,汉北击匈奴,其军事力量跨越贺兰山,到达其西北更广阔的地域。公元前106年,汉武帝设立北地郡廉县(今宁夏平罗县暖泉农场一带),中原政权在贺兰山地区设立了第一个行政建制,将其纳入政权统治范围。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贺兰山地区一度成为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的栖息之地。
唐代,柔然、突厥、回纥和吐蕃等草原民族先后活动于贺兰山一带。646年,唐联合回纥进攻突厥颉利可汗所属的铁勒人薛延陀,联军进驻贺兰山一带,《新唐书·回鹘传》记载:“突厥已亡,惟回纥与薛延陀为最雄彊。菩萨(回纥第二位首领)死,其酋胡禄俟利发吐迷度与诸部攻薛延陀,残之,并有其地,遂南逾贺兰山,境诸河。”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出逃四川,西部防务空虚,吐蕃趁机占领了陇右、河西大片地区。赤松德赞时期,吐蕃辖地扩张,东与唐朝以陇山为界,北到贺兰山,南以南诏为属国,极盛一时。(www.daowen.com)
五代时期,贺兰山以东为朔方节度使控制,以西为党项、契丹等少数民族游牧活动区域。宋朝时期,贺兰山地区为西夏所掌控,成为西夏王朝安于一隅、防御西北的一个重要屏障。1044年,景宗元昊时期,爆发了辽夏第一次贺兰山之战。辽兴宗耶律宗真统领十万骑兵出金肃城(今内蒙古准葛尔旗北),皇太弟重元领骑兵七千出南路,北院枢密使萧惠领兵六万出北路,三路进攻,于贺兰山北击败夏兵。元昊议和不成,遂退兵百里,后率兵反攻,大败辽军于河曲,俘虏萧胡靓等大臣数十人,再向辽请和,归还俘获。冲突结束。1049年,夏毅宗李谅祚即位次年,辽国乘机向西夏发动了第二次贺兰山之战,西夏大败,损失惨重,向辽称臣。
1205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进攻西夏,攻破了西夏在贺兰山西边的军事防线。先后五次对夏战争,有四次将攻略目标指向贺兰山,直接攻打驻防贺兰山的西夏军队,贺兰山成了蒙、夏政权交锋的历史见证。1227年,蒙古军队攻占中兴府,从此,贺兰山地区纳入元朝的版图。
明代,防线收缩,以长城为界,设九边,贺兰山以西成为边外之地。瓦剌、鞑靼长期活动于此。明朝时期,瓦剌、鞑靼常常突破贺兰山与明朝军队征战,1455年,瓦剌首领也先被杀,部落分散,逐渐衰落。另一支来自贺兰山西北侧的鞑靼开始了在贺兰山地区和明朝的较量。
1697年,清政府允准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屯牧贺兰山西,建立阿拉善额鲁特特别行政旗,授首领和罗理扎萨克印。1730年,陕甘总督岳中琦在贺兰山西麓今巴彦浩特镇所在地建立定远营,后赐予第二代扎萨克阿宝。民国时期顺应旧制,阿拉善和硕特旗历九代十王,直至1949年和平解放,定远营更名为巴彦浩特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