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巴彦浩特岩画:自然环境揭秘

巴彦浩特岩画:自然环境揭秘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巴彦浩特岩画的存在与贺兰山紧密相连。作为这里最古老的重要地理环境标志,它赋予了巴彦浩特岩画更多的自然与人文内涵,是我们深入分析和解读巴彦浩特岩画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参照。经历沧海桑田的变迁,今天的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重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界山。贺兰山地势巍峨,巴彦浩特岩画分布的贺兰山中段西麓地区,降水量200毫米,无霜期为120天左右,与山顶的400毫米和180多天相比,有明显的垂直带差。

巴彦浩特岩画:自然环境揭秘

巴彦浩特岩画的存在与贺兰山紧密相连。作为这里最古老的重要地理环境标志,它赋予了巴彦浩特岩画更多的自然与人文内涵,是我们深入分析和解读巴彦浩特岩画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参照。

元古代中期(距今约15亿年)至古生代晚期(距今约2.5亿年),今天的贺兰山地区经历了南北向裂谷发育和海陆交互阶段。中生代早期(距今约两亿年),贺兰山地区完全隆升成为陆地。自此,盆—山体系不断发展,贺兰山在燕山运动的作用下不断抬升。新生代早期(距今约6500万年),强烈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贺兰山地区形成东西断裂,西部褶皱抬升形成现在贺兰山的基本形态,东部断裂沉陷,形成宁夏银川盆地。第四纪(距今约200万年)以来,依然不断上升。

经历沧海桑田的变迁,今天的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重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界山。它阻遏了西伯利亚寒流汹涌东进的势头,阻挡了腾格里沙漠前进的脚步,也阻止了湿润的东南季风,使得贺兰山东西两侧气候、水源、植被有着显著的差异,成为中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水岭,是温带荒漠草原与荒漠、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也是半农半牧区和牧区的分界线。

贺兰山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长约200公里,平均宽度约30公里,平均海拔2500米,山间分布着许多东西向的山谷,素有“七十二处隘口”的说法。其中,正谊关、三关将山脉分为北、中、南三段。山脉主体位于中段,植被茂密,山势险峻,山体巍峨,海拔较高,主峰巴音笋布尔海拔3556米,东西宽度可达50公里;北段山体裸露,以花岗岩为主,物理风化强烈;南段同样山体裸露,山势相对和缓;东侧山势陡峭,分布有黄河、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西侧地势和缓,连接着阿拉善高原。

贺兰山地势巍峨,巴彦浩特岩画分布的贺兰山中段西麓地区,降水量200毫米,无霜期为120天左右,与山顶的400毫米和180多天相比,有明显的垂直带差。与东部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的银川平原相比,这里靠近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风大沙多,气候干燥,降水量稀少,主要集中在7~8月,蒸发强烈,年平均蒸发量在2100~2337毫米,为降水量的8~10倍。(www.daowen.com)

贺兰山西坡土壤垂直变化明显,基带海拔2000米以下为草原化荒漠山地灰漠土,向上海拔2000~2400米为山地荒漠草原,典型的草原与山地棕钙土、栗钙土,再向上海拔2400~3100米为山地森林,灌丛与山地灰色森林土,最上部海拔3100米以上为高山灌丛,高山草甸与山地草甸土。

贺兰山西坡山区沟系发达,地表水丰富,有13条沟系常年清水溪流,水质甘甜,近似矿泉水,20年平均径流量为3320万立方米,约为东坡平均径流量的一倍,是巴彦浩特镇乃至阿拉善地区水资源的主要源头。

贺兰山西坡中段现为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产丰富,森林面积58.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7.3%。维管束植物788种,如青海云杉油松、青杨、山杨、榆树丁香、山里红、黄柏树、山葡萄、野玫瑰、黄刺梅、四合木、沙冬青、蒙古扁桃、野大豆、革苞菊,等等;脊椎动物352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7种:黑鹳、金雕、白尾海雕、胡兀鹫、大鸨、马麝、雪豹。二级保护动物有51种:马鹿、岩羊、猞猁、免狲、石貂、苍鹰、雀鹰、松雀鹰、鸢、兀鹫、鹊鹞、短趾雕、猎隼、游隼、燕隼、红脚隼、红隼、兰马鸡、雕鸮、长耳鸮等,还有青藏高原牦牛。山地上部的亚高山灌丛与草甸是良好的夏季牧场。山麓向西地带,有山地向荒漠过渡的广阔荒漠草原多度地带,植被密集,泉水丰富,亦是良好的牧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